2.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P11例5)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5通过呈现2011年6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资源。然后提出问题,意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承前启后
亿以内数的读写→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亿以上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比较。
2.经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会比较位数相同的亿以内数的大小。
化解措施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课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大数,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3.揭示课题。
刚才同学们展示了搜集的大数,那么该如何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回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位数相同时,要从最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
2.学生汇报搜集到的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了解亿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1.填空。
(1)369874是(六)位数,最高位是(十万)位。
(2)44521230是(八)位数,最高位是(千万)位。
2. 比较2132,897,6352 ,5437的大小。
6352>5437>2132>897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5,组织学生观察,从图中获取信息。
2.引导学生从中任意选择两个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比较结果,并说一说理由。
4.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比较亿以内的两个数的大小?
5.师生共同总结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6.组织学生将例5中的6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 观察情境图,谈谈从图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任意选择两个数,并尝试进行比较。
3.展示交流自己的比较结果。
①608000<3658200,位数多的数大。
②606500<2116100,位数多的数大。
③2536300<4185400,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
4.明确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一种是位数相同,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
5.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将比较大小的方法用规范的语言总结。
6.尝试将6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3.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1)7666475664
(2)896209877
(3)451572543311
(4)6790500 6970500
4.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7060080 7006080
70060800 7068000
7006080<7060080<7068000<70060800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1.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并订正。
2.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用对齐数位纵向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
5.□里最大能填几。
424300<425300
7890412>7890411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几个大数进行比较时,可采用对齐数位纵向比较的方法。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用0,0,8,7,9,3这六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和一个最小的六位数。(同一个数中,数字不重复使用)
最大的六位数:987300 最小的六位数:300789
名师点睛
教学时,不仅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索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学会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归纳与整理的能力。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设计微课。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P12例6、P13例7)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6通过呈现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让学生在了解一小滴血液中含红细胞个数、白细胞个数的同时,掌握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例7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承前启后
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数的改写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3.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和概括的方法。
重难点
重点:掌握改写的方法,能正确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难点:理解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和依据。
化解措施
迁移类推、对比探究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课前收集的一些数据,组织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
①蜻蜓的眼睛是由20000多只小眼组成的;蜻蜓的眼睛是由2万多只小眼组成的。
②正常人的心脏一年大约跳42000000次;正常人的心脏一年大约跳4200万次。
2.谈话引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看课件,读一读其中的数,感受用“万”做单位的数表达更方便。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读数
(1)74000000读作:(七千四百万)。
(2)6500000读作:(六百五十万)。
(3)1235600读作:(一百二十三万五千六百)。
(4)21540021读作:(二千一百五十四万零二十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教学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1)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及信息,组织学生读出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
(2)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数的特点。
(3)引导学生尝试将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4)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组织学生总结整万数的改写方法。
(5)引导学生比较改写后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2.教学把非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读数。
(2)提问:你能很快说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吗?启发学生想到:用以“万”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3)介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4)组织学生尝试把1389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并将近似数改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5)讨论:为什么先用“≈”连接,后用“=”连接?
1.(1)汇报获取的信息:了解红、白细胞的作用和一小滴血中含有红、白细胞的数量。
(2)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明确这两个数都是整万数。
(3)小组内讨论改写的方法,并尝试改写,全班交流。
(4)总结整万数的改写方法:把整万数末尾的4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
(5)进行比较并交流:数值的大小没有改变,可以用“=”连接起来。
2.(1)观察情境图,同桌间互相读数。
(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用以“万”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3)认真倾听,交流对“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理解。
(4)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方法,订正答案。
(5)1389000≈1390000=139万,全班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先用“≈”连接,后用“=”连接的道理。(1389000是个准确数,去掉尾数后的近似数是 1390000,它们并不等值,所以用“≈”连接;139万是1390000的简便写法,它们是等值的,所以用“=”连接。)
4.把“=”或“≈”填入( )里。
(1)4200000(=)420万
(2)574505(≈)57万
(3)186000(≈)19万
(4)930050(≈)93万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2页 “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5.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1)764988≈76万
(2)69891≈7万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数的改写没有改变原数的大小,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用1,2,5,6,8,9这六个数组成一个六位数,这个六位数的近似数是57万,这个六位数最大是多少?
569821
名师点睛
进行教学导入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并合作整理、归纳。通过对“舍”与“入”的数位的定位,准确掌握省略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求近似数的方法”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