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可能性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可能性 青岛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2 17:4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教材安排在六年级上册。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等数学的教学范畴,对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以结果能否预知为标准,可以分为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两大类。确定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随机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可能性”单元是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开始。教材先让学生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1、例2),然后引导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例3、例4、例5)。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例1、2。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本节课以学生喜欢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各种游戏穿插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通过摸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结合教学活动渗透文明礼貌教育、丰富个人知识面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
2、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能用“一定”、“可能”与“不可能”来描述、解释生活中的事情。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袋子(13个),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球若干。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在教学设计的开头部分,从那篮球赛的输赢谈到们人生的许多考验,就犹如刚刚的球赛一般,有可能赢,有可能输,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付出努力,赢的机会就会多些。
通过猜球、摸球等游戏活动,既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又培养学生文明游戏的好习惯,文明排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都是文明的体现。通过放球游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汇报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欣赏别人劳动的优良品质。
在判断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环节,培养学生动脑动笔、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判断得正确与否与自己的经验、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鼓励学生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导引:创设情境,感知“可能性”
课件出示乔丹投篮的图片。
大家看过篮球赛吗?大家看,这是一场激烈的篮球赛,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乔丹投出了这关键性的一球。此时,全场都屏住呼吸,期待着这球的去向。大家猜,这一球会进吗?有的同学说会进,有的同学说不会进。也就是说这球的去向有存在两种可能,可能进,可能不进。这种现象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其实,在我们人生的许多考验中,就犹如刚刚的球赛一般,有可能赢,有可能输,但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付出努力,赢的机会就会多些。
二、内生:游戏活动,理解“可能性”
(一)猜球游戏,体验“一定”
1、猜球:老师这里有个游戏,想玩吗?这里有一个袋子,无论谁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球,我都能猜到摸的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想试一下吗? 请4位同学上来。(学生摸,老师猜。第4位学生的时候让下面的学生猜)
2、思考:厉害哦!老师的秘密这么快被你们发现了,谁来说说这个天大的秘密是什么呀?生:老师的袋子里全是黄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3、验证: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好,就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真的都是黄球呢?出示袋里的球。大家看,这里面装的的确全是黄球,那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会怎么样?摸出来的一定是黄球。(板书:一定)
【设计意图:有趣的猜球游戏,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知识的吸收在愉快的环境得到最有效的吸收。】
(二)摸球游戏,体验“可能”
1、摸球:老师这里还有个袋子,里面又是什么球呢?谁想来摸摸,请4位同学上来摸。(生1摸到黄色的球,生2摸到白色的球,生3接着摸,生4摸的时候让下面的学生猜。)
2、猜测:有的学生猜黄色,有的学生猜白色。
3、验证:很难猜对不对,猜不准对不对?为什么这么难猜?袋子里面有黄色的球,也有白色的球,(验证袋子里的球。)因此他能摸到什么球我们是不能确定,只能说他可能摸到黄的,可能摸到白的。(板书:可能)
【设计意图:猜猜第四个学生会摸到什么球,此处的猜测可以引导学生用“可能”解释摸球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可能”的理解。】
(三)放球游戏,体验“不可能”
1、要求:大家在刚才的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棒,现在老师也想来玩玩,你们能不能给老师设一个陷阱,不管怎么摸,总摸不到红色的球。
2、放球:小组合作,请3小组把放好的球拿来,师生合作摸球。
3、验证:你们真是太狡猾了,为什么老师总也摸不到红色的球呢?因为袋子里没有放红色的球,所以老师不可能摸出红色的球。(验证袋子里的球。)
(板书:不可能)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设计放球方案,可以使学生在理解“一定”、“可能”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可能”,而且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真正理解事件发生的3种可能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手、动口、动脑,使得学生对可能性的感受非常具体、生动。】
三、外化: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
在刚刚的放球游戏中,同学们都展现出了团结的合作精神和过人的集体智慧,相信大家在接下去的涂色游戏也会有不俗的表现,有信心吗?注意了,这里的涂色可不是乱涂的,是有要求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我来涂一涂
1、按要求涂一涂,课件出示数学书P108 第2题
【设计意图:涂色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现象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增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我来判一判
刚才我们通过摸球和涂色活动,学会了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下面我们运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判断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课件出示P105例2的6种现象,点名发言。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
  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
  明天夜间下雨。( )
  太阳从西边升起。( )
  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
2、独立完成P108练习四第1题,点名汇报。
花是香的。( )
月亮绕着地球转。( )
石狮子在天上飞。( )
3、发现生活中的可能性。
(1)师生游戏。师出题,学生判断可能性(课件出示)
母鸡说:我会下蛋。( )
公鸡说:我也会下蛋。( )
春天到了,雪人说:我们会融化吗?( )
跳远比赛,我能跳出1米70厘米的好成绩吗?( )
(2)生生游戏。2人一组,轮流出题判断。
【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判断这些生活中的事件,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把学生引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知识天地,激发了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热情。】
(三)自我提高,自我评价。
1、水果大餐游戏。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水果大餐,看看都有那些水果?(大屏幕出示:苹果、梨子、香蕉、草莓、桃子、葡萄、西瓜。) 在每个水果的上面都有一个序号,转动你手中的骰子,你转到几号,你就能吃到几号水果了,试试看吧!(学生转动骰子。)
谁吃到西瓜了? 为什么没有呢? 那老师非常喜欢吃西瓜,谁能帮老师设计一个骰子,让老师不管怎么转,都能吃上西瓜呢?(生设计一个骰子,让这个骰子的6个面上都是7。)
2、我们在玩中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教师准备的习题让学生出乎意料,而且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这是对教材资源的深层挖掘。转动骰子吃水果,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