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式”教学设计方案?
?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
1.教学内容、学情分析
?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
??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包括“什么是化学式”、“化学式的意义”和“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这三部分内容。?
在前三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过一些物质在化学上的读法(如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四氧化三铁等),?同时教师也有给学生介绍过相应物质的化学表达方式(即O2、CO2、SO2、H2O、Fe3O4等),因此,对于化学式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透彻的基础之上。
可见,“化学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物质化学表示的一个总结,还为将来深入学习“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这是教学中的重点。?
【学情分析】
化学式是学生继学习了元素符号、离子符号之后的又一种化学用语,但物质的化学式学生早已接触过,如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等,?对于化学式概念的推导及理解应该非常容易,但是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确实有一定难度,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信会受到一定打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2.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从“课题3??水的组成”入手,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上我们用H2O来表示水这种物质;在前3个单元的学习中,知道了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等物质在化学上用O2、CO2、SO2、Fe2O3表示,学生通过对这几种物质的化学表示归纳出化学式的定义。?
第二部分学生通过自习归纳出化学式所代表的意义;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练习巩固,并归纳出当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以后就没有宏观意义,只有微观意义。?
第三部分让学生通过对教师在PPT上展示的常见单质、氧化物、化合物的化学式进行比较,归纳出单质、氧化物、化学式的读法;再由化学式读法反推出化学式的写法。
二、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
(2)学会化学式的读法与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观察,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方法。
(2)通过对化学式意义的学习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的组成。
(3)通过组内交流讨论,激发合作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语言独特的魅力,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喜爱。
(2)通过化学式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必须根据客观事实和化合物的组成书写化学式,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
(1)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以及化学式的意义。
3.教学难点
(1)化学式的意义及写法。?
4.课前准备
(1)完成学案上的预习导航。
5.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旧识、导入新课】
????在“课题3 水的组成”中,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中文上我们怎么表示水这一种物质?
????英文上怎么表示呢?
只有咱们中国人或者懂中文的人才知道“水”表示的是什么,只有美国人或者懂英文的人才知道“water”表示什么。有没有一种语言的表述能够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了的,在化学上,咱们用H2O来表示水这种物质。H2O就是水这种物质的化学式。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化学式”。
书写前面几个单元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对同学们来说应该不难,在前面的课上都有给大家介绍过。我们在前几单元学习过的物质有哪些?并试着书写它们的化学式。
?
?
?
中文:水
?
英文:water
?
?
?
学生回答
?
?
?
?
?
学生回答,并书写其化学式。
?
?
?
?
?
?
?
为了分散学生的记忆,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就已经书写过了,在这里只是复习巩固而已。通过学生的书写以导出课题。
?
【化学式的概念】 ??
同学们很厉害啊,基本上都写对了。但是到底什么是化学式呢?也就是化学式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从刚才写的化学式中推导出化学式的概念?
?
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如空气、氧气)?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如液态水、水蒸气、冰)?
?
?
学生分析总结化学式概念
?
?
?
?
学生思考回答
?
让学生明白元素符号可以表示元素,还可以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
让了解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
【化学式的意义】
一、[布置任务]
???学生自习课本83页“化学式H2O表示的意义”,分组讨论CO2表示的意义。
?
?
二、[归纳]
???教师结合学生分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1.表示该物质的1个分子
??????2.表示该物质1个分子的构成
三、[布置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讨论】1.下列符号各具有什么意义?
?
?
(根据学生所讨论出的结果进行适当讲解或纠正)
?
?
四、[课件展示]
五、[提问]
观察左边以及右边的符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六、[引导学生归纳]
①化学式前面没有系数时,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②化学符号前面有系数时,只有微观意义,即表示几个分子、原子或离子。
?
?
?
学生分组活动:说明化学式CO2表示的意义。
?
?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
?
?
?
?
?
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上【讨论】1.下列符号各具有什么意义:H、2H、H2、2H2、H+、2H+
各小组派代表说明下列各符号表示的意义:H、2H、H2、2H2、H+、2H+
?
?
学生观看并作记录
?
?
?
?
?
?
?
?
?
?
?
学生思考回答
?
?
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前加系数所表达的意义
?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
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涵义。同时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
?
?
?
?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之上,巩固旧知识。并能正确理解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学式的读法与写法】
学习了化学式的意义,如果给你一种物质名称,你能够写出它的化学式吗?或者给你一个化学式你会读吗?
[PPT展示]
?
?
学生回答
??
学生观察后交流讨论,总结出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及读法
?
??
?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过程中,激发学生合作参与意识,逐步学会合作互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
?
学生总结
【达标检测】
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达标检测”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
?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后展示成果,并相互订正
?
合作完成、共同提高
?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
?
化学式的学习是初中化学的一个基础,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对于化学式的意义、读法和写法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化学式意义、写法及读法的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物质,但是还不知道这些符号就是物质的化学式对化学式的意义了解不系统、不全面。为了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去熟悉课本,去了解本节课最基本的知识,“试着说出化学式‘H2O’表示的意义”是让学生借助课本初步认识本节课的重点,再利用课堂上的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等环节完成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
通过课堂上同学们的交流和教师的有效点拨,学生能够掌握课前准备环节中的相关知识。接下来让学生结合不同单质化学式的不同写法,总结出单质化学式书写时的规律。应该说让学生讨论化合物书写的问题时,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并且课堂上学生勇于发言、相互补充,课堂效果很好。接着由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并相互订正,培养合作互学的学习习惯。
在探究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时,提出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前面加数字的意义,并加以区分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最后对比化学式不同位置数字的意义,学生轻松解决。设计的习题更是重点知识的又一深化,突破了难点,多数学生能认真并准确完成,更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在描述化学式的意义时,部分学生对于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纠错、学生纠错占用了不少时间,导致整节课还是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