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15:1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小试身手
1 [基础题] 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
2 [基础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 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
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3 [提高题]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1-12
A.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如图7-1-12中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接触更充分
C. 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 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4 [提高题] 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7-1-13
A. 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 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 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 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 [提高题] 如图7-1-14,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7-1-14
A. 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 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 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D. 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6 [提高题] 根据图7-1-15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图7-1-15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升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7 [提高题]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查阅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图7-1-16
[交流讨论](1)如图7-1-16所示,甲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若想熄灭图甲中燃烧的白磷,可采用的方法是 。
(2)与图甲比较,采用图乙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优点是 。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
直击中考
8 [南宁中考]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 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 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地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 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9 [广州中考]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10 [北京中考] 用如图7-1-17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设计B、D的目的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 2 的现象是 。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
11 [河北中考] 用如图7-1-18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图7-1-18
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橡胶塞;②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 ℃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④白磷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3)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

详解详析
1 A 解析 A选项为可循环利用材料的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无关。
2 C 解析 发现煤气泄漏后,如果开灯,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可燃性气体,引起爆炸。
3 C
4 B 解析 实验Ⅰ中倒置的烧杯使蜡烛与空气隔绝,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与空气充分接触,继续燃烧,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Ⅰ、实验Ⅲ、实验Ⅳ中蜡烛熄灭都是因为隔绝氧气导致的,不是因为降低温度或隔离可燃物导致的。实验Ⅲ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烧杯中的空气排出,使蜡烛与空气隔绝导致其熄灭。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 B 解析 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会改变。
6 C 解析 从水中白磷不能燃烧可以看出,水还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
7  [交流讨论] (1)升高温度和隔绝空气(或氧气) 用沙土盖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
(3)空气(或氧气)
8 C
9 B 解析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增大室内氧气含量,导致燃烧更加剧烈。
10 (1)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3)A
解析 (1)B与D对比,只有温度不同,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B中的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不燃烧;D中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白磷燃烧,故B、D对比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实验是C、D,现象为: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可燃物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B与D对比验证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与D对比验证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A。
11 (1)4P+5O22P2O5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小,气压减小
解析 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不燃烧,白磷露出水面后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后
燃烧,两者对比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