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只小鸟》教学设计
(7、6、5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有几只小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在计算中培养数感,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 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并正确运用“凑十法”,自主探究计算7,6,5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活思维
(1)做游戏: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同学们请仔细听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但是这两个数的和是10
师:我说9 生:我说1
师:我说8 生:我说2
师:我说7 生:我说3
师:我说6 生:我说4
师:我说5 生:我说5
(2)计算,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8= 9+6= 9+3= 8+5=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83页主题图。
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指名汇报。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说,加法、减法问题均给予肯定。
2.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呢?”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有几只小鸟
谁能列式计算?
学生汇报交流,师板书:7+6=
3. 动手操作,探讨7加几的算法
(1)同桌之间动手摆小棒,说一说可以怎样想?
(2)指名到展台前,边操作边讲解,师相机点拨并板书:
7 + 6=13
/
3 3
7 + 6=13
/
3 4
追问:为什么要把6分成3加3?分成2和4行不行?为什么要把7分成3和4?
(3)哪种方法最方便?为什么?提示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 用计数器拨一拨。
(1)师边示范边引导:先在个位上拨7个珠子,表示第一个加数7,;加6,只剩下3个珠子了怎么办?个位上满十了,可怎么办?刚才原来是要加6的,但只先拨了3个,还剩下几个没拨?怎么办?
(2)生跟着拨,也可拨6 + 7。
(3) 指名学生计数器演示,点评。
三、知识迁移,独立探究
1. 圈一圈,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你是怎么圈的?(进一步体会“凑十”的策略和计算过程。)
2. 想一想,填一填。
(1)先观察第一组的算式,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运用发现的规律接着完成第2、3组,集体订正。
四、 巩固练习,加深体验。(完成P84“练一练”)
1. 圈一圈,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圈?
2.看一看,填一填。
(1)学生独立完成,把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2)集体订正?
3. 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 学生自主完成。
5. 凑11。
用数字卡片师生、生生互动做游戏
五、 课堂小结,优化算法。
今天我们发现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计算7、6、5加几,能说一说这些方法吗?你觉得那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还有其他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有几只小鸟
7 + 6=13
/
3 3
7 + 6=13
/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