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索 乐 园
鸡 兔 问 题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95页—96页第九单元《探索乐园—鸡兔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问题”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鸡兔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体会鸡兔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问题的策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砍腿法中各步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导入
师:3只鸡2只兔一共几个头?一共几条腿?
生:3+2=5(头) 3×2+4×2=14(条)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是知道鸡、兔共几只,一共几条腿,求鸡、兔各几只?
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图形,把得到的信息提炼主干
生: 鸡+兔=22(只) 鸡腿+兔腿=70(条) 鸡、兔各几只?
二、合作探究,寻找策略。
1、列表尝试法
①猜一猜:笼子里可能有几只鸡?几只兔?
②说一说:他猜的对吗?要怎么知道他猜的对不对?
我试了( )次得出答案。鸡有( )只,兔有( )只。
⑤ 反馈交流
A、按顺序尝试,数一数试了几次?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B、取中或跳跃尝试,数一数试了几次?有什么秘诀?
⑥ 小结:用列表法解答不一定要一只一只地尝试,也可以2只或3只跳着尝试,这样尝试的次数就更少,就能更快地找到答案。
列表尝试法虽然繁琐,但它是解决问题一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列表尝试的方法初步体验在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也发生变化,为下面学习假设法和代数法做好铺垫。]
2、方程法
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22-x)只。
也可以设:鸡为x只,则兔有(22-x)只。(略)
师:在列方程解答时碰到什么困难?该如何解决?
方程解是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它解决鸡兔问题便于学生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3、假设法
①.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②. 小组讨论,说一说用假设法解答的算理
③. 汇报反馈
A.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一共有几只脚?
条件告诉我们几只脚,这样就少了几只脚呢?
为什么会少了26只脚呢?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少了几只脚?
那么几只兔看成鸡一共少了26只脚呢?
B. 假设笼子里都是兔,一共有几只脚?与条件比多了几只脚?
为什么会多了18只脚?一只鸡看成一只兔,多了几只脚?
那么几只鸡看成兔一共多了18只脚呢?
⑤. 让学生讨论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⑥. 思考:为什么假设全是鸡,先求出的是兔的只数?为什么假设全是兔,先求出的是鸡的只数?
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老师以列表尝试法为基础,放手让学生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学生从自主尝试到讨论汇报、互动,巧妙地将个人或集体的认知经验、思维过程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获得了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4、砍腿法
先把所有的鸡和兔每只都砍去一半腿,这时一共有70÷2=35(条)腿
这时剩下2条腿的兔和1条腿的鸡,再把22只鸡和兔都再砍去1条腿
35-22=13(只) 13是只剩下一条腿的兔。即兔的只数
鸡的只数 22-13=9(只)
此法算式比较简单,但道理很难理解。让学生讨论、交流、理解。
巩固练习96页练一练第一题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