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用字母表示数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用字母表示数 青岛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07:4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 元 备 课
课题
第2单元 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得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4.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简易方程、乘法运算律、面积、体积的字母公式、小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基础。
教学
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
难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课 题
用字母表示数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共1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简历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由数过渡到字母,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新课导入
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 (指名回答)
生1:英语课本,学校的名字下面有英文字母。
生2:车牌号。
生3:…。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与交流,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的乐趣。】
二、进入情境
引导:(出示情景图)请观察这几句数学文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允许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但要从中提炼出“节水水龙头2分钟节水多少毫升?3分钟、4分钟……”
引导:这样的问题有无数个,我们先来解决几个吧!
教师让学生口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注意格式如下:
时间 (分) 节水量(毫升)
2 2×10=20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3 3×10=30
4 4×10=40
……
三、引入新知
刚才我们只解决了几个问题,类似的还有无数个,有没有可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出公平的评价,用赞扬的方式选出本节课需要的答案。
如果用口来表示流水的时间,那么口分钟节水量为口×10,
如果用△来表示流水的时间,那么△分钟节水量就是△×10。
引导: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通常用字母t表示时间,t分钟的节水量表示为10×t。
评价字母表示的优势,如各个国家通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等。(补充各种其他形式的例子)
引导:你能用字母解决这个问题吗?(小明家原来每年的电费是m元,现在每年节省电费150元。节约用电后每年的电费是多少元?)
引导: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让学生针对m-150这个答案,熟练口述出各部分的意义。
引导:当m=900时,现在每年的电费是多少元?
给学生自己解决,并板书(2-3人)
m-150
=900-150
=750 (说明这种情况不需要带单位)
【创设的情境符合学生实际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是密切联系着的。】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四、随堂练习
1.第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填写理由。
2.第10页第三题和第四题。
这是结合实物图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第二组题关系比较复杂,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说清图中的意思,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出结果。
3.第10页第八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练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大坝的高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水面到坝顶的高度,另一部分是水面以下大坝的高度。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用字母表示数
t分钟的节水量表示为10×t。
m-150
=900-150
=700




达标检测题
一、根据下面的条件写出式子。
一个机器人玩具50元,一架玩具飞机m元,一辆玩具汽车n元。
1.买一个机器人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 元。
2.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 元。
3.买一个机器人、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 元。
4.买2架飞机和3辆汽车,一共要 元。
5.一架飞机比一辆汽车贵 元。
二、要修一段路,平均每天修c米,修了6天,还剩s米。
1.用式子表示这段路的长度
2.当c=50,s=200时,这段公路的长
三、按要求列式:
1.小华有铅笔x支,小强比小华多3支,小强和小华共有 支铅笔。
2.学校买来一批篮球和足球。买来篮球12只,共用a元,买来足球b只,每只25元。
篮球的单价比足球贵多少元?
买这批篮球和足球共用了多少元?
课 题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共 2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3.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目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清洁、节能、高效、经济等优势。(出示一些电动汽车的图片)
【通过图片及教师介绍让学生了解现代随着电动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出现以及不断的发展和改进,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环保节能的功能给了我们无限的好处,所以环保时尚节能的汽车会是我们未来新的时代,那就是电动汽车。】
二、组织探究,解决问题
1.解析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上你看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有序说出电动汽车行驶的速度。)
2.提出问题
(1)根据信息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怎样用一个含有字母的的式子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回顾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通过课件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效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果,在数学海洋中进行探险,巩固了新知。】
(3)小组讨论,看看怎样用符号来表示。教师巡视,掌握学生不同的方法。
(4)汇报交流时对于学生怎样用符号表示速度、时间、路程,教师不要过多干涉。
同学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真不错。数学上,我们通常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你会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S=vt)这个式子就表示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5)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你认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有什么好处?(简单、方便)同学们说得真不错,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真正体现了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
4.拓展字母式
已知v和t,我们可以求出S,如果已知S和v,怎样求t呢?已知S和t,怎样求v?
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评价。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上面所学的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对字母表达与文字表达的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并对字母式加以拓展,提高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5.试一试
(1)黄河大桥全长S米,汽车通过大桥用t分钟。汽车行驶的速度V= 。
(2)黄河小浪底发电站平均每台机组每小时发电n千瓦时,m台机组每小时发电w千瓦时。用式子表示w= 。
【通过提供两道以黄河为素材的填空题,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中所牵涉到的三个量之间的理解。】
6.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板书完整课题和计算公式)
(2)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几何图形)
怎样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呢?(随学生回答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文字叙述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3)在平面图形中,我们一般用用C表示周长,S表示面
积,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用a、b表示,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你能表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学生尝试写公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出现的问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文字叙述,学生已经学过,在明确了长、宽、周长、面积的表示符号后,放手让学生动手,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抽象出字母表达的形式,完成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教学。】
(4)交流:学生出现的写法只要正确,就板书。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所说的公式。
明确: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习惯上:省略乘号,数字在前,字母在后。把不规范的写法在说明之后擦掉,留下C=2(a+b),S=ab;C=4a。
重点说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正方形的边长是a,面积是4a。( ),
读法:a的平方,  意义:2个a相乘,
巩固:X2、Y2、72、102的读法和意义。
区别:2a,表示2个a相加。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冲积而成的,这里土地平坦,肥沃,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请看:
1.一台拖拉机在耕花生地,如果用a表示工作效率, t表示工作时间,C表示工作总量,那么:C= ,t= ,a= 。
2.这块花生地收获了c吨花生,每吨花生卖x元,一共卖了y元。你能用式子表示出c、x、y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还有哪些方面有遗憾?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S =v × t
S =vt
S=a·a = a2 C=4a
S=ab C=2(a+b)




达标检测题
一、填一填。
1.苹果每千克a元,买3千克( )元。
2.一辆汽车t小时行了3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3.每袋面粉重a千克,每袋大米重b千克,8袋面粉和5袋大米共重( )千克。
4.手机专卖店在5月5日这一天,某品牌的手机十分畅销,上午卖出75部,下午卖出100部,已知每部手机a元。这一天一共卖出( )元。上午比下午少卖出( )元。
二、辨一辨。
1. a×4可以写成a4. ( ) 5.5xy就是5(x+y) ( )
2.b+2可以写成2 b. ( ) 6.1×a简写成1a ( )
3.b×2就是2b. ( ) 7.正方形的边长是a,面积是4a。( )
4.(b+a)×7就是7(b+a)( ) 8. a 2表示 a+a。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丁丁比平平小,丁丁今年a岁,平平今年b岁,2年后丁丁比平平小( )岁。
(1)2 (2)b-a (3)a-b (3)b-a+2
2.当a=5、b=4时,ab+3的值是( )。
(1)5+4+3=12 (2)54+3=57 (3)5×4+3=23
3.甲数是a,乙数是甲数年的3倍少b,乙数是( )。
(1)3a-b (2)(a-b)÷3 (3)(a+b)÷3
课 题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共 2课时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并能用这些式子解决问题。
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在节能减排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你的收获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我们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还从中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这节课咱们谁表现的最棒!
【由于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由复习引入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数学知识运用中,注重创设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课件出示黄河探险情境图)
活动一:咱们的第一站是沙坡头,但漂流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信心勇闯第一关吗?
课件出示:
1.请你开动脑筋做出判断,踢走这些绊脚石:
(1)正方形的边长是a,面积是4a。( )
(2)a元可以买15个足球,足球的单价是15÷a。( )
(3)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a2,那么边长是a。 ( )
【通过课件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在数学海洋中进行探险,巩固了新知。】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2.恭喜大家闯过第一个窗口,现在我们正以每小时11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驶,6小时行驶( )千米,9小时行驶( )千米,b小时行驶( )千米。
活动二:不知不觉咱们已到达青铜峡市,(课件演示青铜峡市风光)想到这里逛逛吗?欢迎来到青铜峡文具超市。
(1)自主练习第五题:
文具盒 钢笔 书包 练习本
x元
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已知钢笔的价钱比文具盒贵2元,书包的价钱是文具盒的5倍,文具盒的价钱是练习本的3倍。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钢笔、书包和练习本的价钱。
①5支钢笔用多少钱?
②用50元钱去买一个书包,还剩多少钱?
③如果文具盒的价钱是9元,钢笔多少钱?练习本、书包呢?
【这是一道结合实际巩固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综合题目。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其他物品价钱与文具盒价钱的关系,再解答。借助第四小题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的情况。】
2.填写下表:(每本本子x元)
数量(个)
6
a
总价(元)

30
b
如果x=2,那么买y本本子需要( )元。
【借助表格练习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进一步了解分别求单价、数量、总价时算式变换的方法。】
3.学校要买故事书35套、每套a 元,科技书b套、每套85元。
①1套故事书比1套科技书少多少元?
②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花了多少元?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活动三: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的探险队成功抵达麻黄沟,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为母亲河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之后课件出示自主练习4的题目)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对黄河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环节在完成习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四:经历了刺激的黄河漂流探险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活动的收获吧。
课件出示本节课练习中列出的算式。(根据算式编条件)
【这一环节以游戏形式加深理解含有字母式子意义的题目。练习时,重点让学生体会同样是一个式子,在研究不同问题时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应该让学生多说多体验。】
三、课堂总结
提问:同学们想的方法可真多,相信你们的收获也很多,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填写下表:(每本本子x元)
数量(个)
6
a
总价(元)

30
b
如果x=2,那么买y本本子需要( )元。




一、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12=    1×b=     a×b=    X×Y×7=
5×A=    2×c×a=    7×5=     a+a=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四年级二班有女生a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
(1)四年级二班有男生多少人?
(2)四年级二班一共有多少人?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a千米,上午行驶4小时,下午行驶了b千米。
(1)用式子表示这辆汽车行驶的千米数。
(2)当a=80、b=200时,这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3.李伯伯家有一片果园,如下图。

(1)李伯伯家苹果园和梨园的面积一共有多大?
(2)当a=12时,李伯伯家的苹果园和梨园的面积一共有多大?
达标检测题
课 题
我学会了吗?
课 型
复习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应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能够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进一步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3.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题组练习卡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知识梳理
意义:方便、简洁
数量关系:举例说明
图形公式: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
二、课堂练习
1.我学会了吗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2.综合练习:
(一)填空。
(1)一本作业本共有40页,已经写了a页,还剩(?)页。
(2)小华高a厘米,小兰比小华高7厘米,小兰高(?)厘米。
(3)停车场停着y辆小汽车,是货车数量的6倍,货车有( )辆。
(4)一张桌子a元,一把椅子23元,买m套桌椅共需(??? ? ?)元。
(5)食堂有煤a千克,烧了m天,还剩b千克,平均每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天烧煤(???)千克。
(6)小红每分钟骑车行x千米,她骑了20分钟,行驶了(????? )千米;她行驶a千米,需要(??????? )分钟。
(7)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是a,它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8)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厘米,周长为(???? )厘米,面积是(????? )平方米。
(9)比x的20多y的数是(??????? )。
(二)解决问题。
(1)某商店运进160条毛巾,卖了b箱,每箱20条,还剩多少条毛巾?当b=5时,还剩多少条毛巾?
(2)一个菠萝重x千克,一个西瓜比这个菠萝的3倍还重2千克,西瓜重多少千克?如果菠萝重2千克,西瓜重多少千克?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我学会了吗?
用字母表示数:
意义:方便、简洁
数量关系:如S =vt
图形公式:长方形的周长:C=2(a+b)
面积:S=ab
正方形的周长:C=4a
面积: S= a2




一、填一填。
1.a与b的差的3倍是(????? )。
2.东东今年a岁,比妈妈小m岁,再过c年后,妈妈比东东大(???)岁。
3.大桥全长s米,汽车通过大桥用t分钟,汽车行驶的速度v=(?? )。
4.一只白兔4条腿,一只公鸡2条腿,a只白兔和b只公鸡一共有(?? )条腿。
5.每千克苹果a元,7千克苹果(?? )元。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长是a厘米,宽是(??? )厘米。
二、请你当判官。
1.a2=a+a???? ?(? )
2.小红今年a岁,比小艺大2岁,小艺今年(a+2)岁。?(?)
3.a×a可以写成2a。?? (? )
4.m×6可以写成m6。?????? ( )
5.小明每分钟写x个字,6分钟写了6x个字。?( )
6.一个书包a元,用50元钱买一个书包,还剩50a元。?(? )
7.比m的3倍少12的数是3x-2.??????(? )
三、解决生活问题。
1.小华和小军参加长跑比赛,小华平均每分钟跑178米,小军平均每分钟跑153米。
(1)跑t分钟,小华比小军多跑多少米?
(2)当t=8时,小华比小军多跑多少米?
2.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千米/分,进站前,平均每分钟减速a千米。
(1)2分钟后,速度减少了多少千米?


(2)当a=2时,2分钟后,速度是多少千米/分?
达标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