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13:0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P47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背景,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估算方法。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所以这部分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承前启后
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化解措施
自主探究,迁移类推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6×25= 32×35=
46×22= 57×62=
3.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就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学生动笔独立完成,汇报计算方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口算。
20×15=300
12×20=240
100×6=600
70×60=4200
2.计算。
16×38=608
38×32=1216
17×33=561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引导学生列式。
师:你能用估算的知识猜一猜这个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吗?说说你的想法。
2.笔算。
(1)引导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尝试计算145×12的计算方法。
(2)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3)引导讨论:竖式中第二步计算得到的“145”的末位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
3.引导学生验算。
说明: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数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4. 组织学生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异同。
1.列式,思考估算方法,汇报结果:可以把145看作150,145×12≈150×12=1800;还可以把12看作10,145×12≈145×10=1450;也可以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145×12≈150×10=1500。
2.(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2)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方法一:拆分法。
①把12拆分成10+2,145×12=145×10+145×2=1740。②把145拆分成100+45,145×12=100×12+45×12=174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
(3)讨论笔算时积中数位对齐的问题:这一步算的是145×10 ,积是1450,代表145个10,所以“145”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
3.用计算器算出145×12 = 1740。
4. 讨论后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异同。
3.估算。
79×202≈16000
91×102≈9000
39×99≈4000
28×59≈1800
4.列竖式计算。(P77)
123×42= 5166
428×36=15408
168×17=2856
竖式略
5.改正下题中的错误。
改正:
6.学校为同学们定制校服。每套89元,买514套这样的校服,一共要花多少钱?
89×514=45746(元)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7.在用竖式计算176×23时,176与“2”相乘实际上是(C)。
A.176×2
B.2×176
C.176×20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齐。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三道计算题的答案分别是9991,2875,2561。你能不计算直接说出这三个答案分别是下面哪道算式的吗?请把结果写在算式后面的括号里。
1□7×13=(2561) □□5×23=(2875) □□3×97=(9991)
名师点睛
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