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9.1《数与代数》共2课时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9.1《数与代数》共2课时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18:4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 大数的认识
学科:数学 年级:五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大数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复习的是大数的认识,重点复习的是大数的认、读、写、大小的比较等。主要强调让学生依据十进制计数法,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 “四舍五入”法在本册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承前启后
大数的认识→复习巩固→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
2.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大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3.通过对大数的认、读、写和改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4.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复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重难点
重点:大数的读、写方法;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化解措施
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大数的读、写法→数的组成→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考点
出示题目
分析解答
同步检测
考点1:大数的读、写法。
读出下面各数。708060000780 
读作:____
3210456000
读作:____
分析:读大数时,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解答:七千零八十亿六千万零七百八十
三十二亿一千零四十五万六千
1.读出下面各数。
946200000
九亿四千六百二十万
4000400040
四十亿零四十万零四十
30104500500
三百零一亿零四百五十万零五百
写出下面各数。
三十八万九千零六十 写作:____
五亿六千万零四十
写作:____
分析:写大数时,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占位。
解答:389060
560000040
2.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2000000786
三千零三万零三百零三
30030303
考点2:数的组成。
由5个8和3个0按要求组成八位数。(同一个数中,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1)1个0都不读出来的数有哪些?
(2)3个0都读出来的数有哪些?
分析:要想1个0都不读出来,必须保证把3个0都写在每一级的末尾。要想3个0都读出来,必须把0写在每一级的开头(最高级除外)或中间,总之不能写在每一级的末尾。
解答:(1) 88888000,88808800,88008880,80008888
(2) 88080808,80880808
3.用2,4,5,7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同一个数中,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1)一个零都不读的数。
240005700(答案不唯一)
(2)只读出一个零的数。
200405700(答案不唯一)
(3)要读出两个零的数。
204005007(答案不唯一)
(4)约等于3亿的数。
275400000(答案不唯一)
考点3: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按要求填一填。
40000000=____万
56120000=____万
500000000=____亿
1500000000=____亿
500500000000=____亿
分析:先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4个0或8个0省略掉,再添上“万”字或“亿”字。
解答:4000万 5612万
5亿 15亿 5005亿
4.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1)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00000平方米。(40万)
(2)雨伞旗鱼的时速最快约是190000米。(19万)
5.判断。
(1)500000000≈5亿(╳)
(2) 1137000000000改写成用“亿”做单位是1137亿。(╳)
考点4: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765340357≈(  )亿
3674786≈(  )万
分析: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如果等于5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
解答:28 367
6.36743201933的最高位是(百亿)位,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367亿),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3674320万)。
考点5: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2509200○2509000 
350020○530020
165010○1650010
670960○670630
分析: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时,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就依次往下比,直至比出大小为止。
解答:> < < >
7. 比较大小。
50050050040  
207900208900
97824508792450
100个一千100000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 教师布置作业。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
读数:要先分级,读万级或亿级时不要漏读“万”字或“亿”字。
写数:从高位到低位,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用“0”占位。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比大小:位数不同 位数相同
培优作业
1.在□里填几最接近10亿?
/
2.天安门广场与故宫的占地面积都是一个六位数。
/
/
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占地面积各是多少?(单位:平方米)
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是440000平方米,故宫的占地面积是720000平方米。
(2)谁的占地面积大?
720000>440000,故宫的占地面积大。
名师点睛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忆知识并进行复习,把已学的、分散的知识纵横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整个数的认识过程中,十进制计数法贯穿于计数、读数、写数、数的大小比较之中。
第二课时 乘法和除法
学科:数学 年级:五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乘法和除法
课型
复习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的重点是乘法和除法的笔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利用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承前启后
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巩固→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会利用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灵活运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及商的变化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3.经历复习整理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通过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乘、除法的笔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化解措施
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积、商的变化规律→总价、路程问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考点
出示题目
分析解答
同步检测
考点1:三位数乘两位数。
计算下面各题。
145×23=
370×25=
301×20=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时注意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解答:3335 9250 6020
计算下面各题。
325×19=6175
410×60=24600
208×47=9776
/
考点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计算下面各题。
84÷40=
337÷56=
348÷46=
946÷22=
分析:根据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注意试商和调商。
解答:2……4 6……1 7……26 43
计算下面各题。
96÷30=3……6
326÷15=21……11
471÷29=16……7
300÷58=5……10
考点3:积、商的变化规律。
根据75×36=27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750×36=(  )   
25×36=(  )
150×18=(  )?
150×72=(  )
分析:与75×36=2700比较,750×36中第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要乘10;25×36中第一个因数除以3,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要除以3;150×18中第一个因数乘2,第二个因数除以2,积不变;150×72中的两个因数都乘2,积就要乘4。
解答:27000 900 2700? 10800
3. 算一算,填一填。
(1)350÷40=(8)……(30)
(2)3500÷400=(8)……(300)
(3)35000÷4000=(8)……(3000)
考点4:总价、路程问题。
先写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1)每份套餐15元,王叔叔买3份套餐需要多少元?
(2)小丽8分钟走了400米,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分析:(1)这是一道总价问题,要用到的数量关系是总价=单价×数量。(2)
这是一道行程问题,要用的到的数量关系是速度=路程÷时间。
解答:(1)单价×数量=总价 15×3=45(元)
(2)速度=路程÷时间 400÷8=50(米/分)
4.下面哪辆车车跑得快?
甲车3小时行了210千米。乙车2小时行了160千米。
210÷3=70(千米/时)
160÷2=80(千米/时)
70<80
乙车跑得快。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 教师布置作业。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在下面的/里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名师点睛
本节课把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集中复习,有利于学生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并进一步巩固两、三位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教学中,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回顾相关知识,有的放矢,逐个击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起到巩固与提高的双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