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备课用纸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加法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程序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说一说
(1)2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个位是6,十位是8,这个数是()。
算一算
30+6= 90+9= 30+20= 60+10=
你们感觉春天美吗?怎样保持它的美?你知道行动中要做些什么吗? 学生回答:浇花、不随便采摘。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对学生加以表扬,对提出的问题加以总结,然后从易到难,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加以解决。。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1、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6+3=□(个) 2、小组合作: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也可以用以前学的知识试着解决)
小组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用展示一下你们的想法?
预设1:数一数
27、28、29
预设2:摆一摆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
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别的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预设3:拨一拨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6+3=9指的是小棒中的哪一部分,计数器中的哪一步?20+9=29又是知道哪部分?回想刚才的过程它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预设4:口算
引导学生探讨算法,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只要合理就要加以表扬。 3、及时达标: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几道题吗? 34+4= 42+3= 62+7= 82+2=(针对学生表现情况,即时表扬或奖励) (二)、两位数加整十数
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1、 列出算式:???26+30=□(棵)??或30+26=□(棵) 2、师:用你手中的学具试着摆一摆,拨一拨,说说计算的过程(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
预设: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别的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20+30=50 50+6=563、小练习:小朋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 34+40= 42+30= 62+70= 82+20=
、比较26+3= 26+30= 的相同和不同?
26+3=
26+30=
相同
26
26
不相同
3
30
第一个数都是26,也就是个两位数,第二个数第一个算式是3,第二个算是是30,也就是分别加的是一位数、整十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重要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
三、拓展运用
1、去小狗家做客
4+72 20+56 65+1 5+21
76
2、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春游?
开锁
四、课堂小结、作业:
你有何收获?
课后试着做一下26+6= 26+4= 比较和26+3=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