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 得数是6、7的加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 得数是6、7的加法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07: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个相加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能用数的分与合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课件, 学生每人准备6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激趣引入 师:一(3)班的小朋友在吗?生:在。 师:我们来做个交朋友的游戏,好吗?交朋友的密码是6,我出的数,和你们出的数合起来是6,我们就是好朋友,有信心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吗?听好了:我出2(配手势) 生:我出4,2和4 合成6,(配手势)...... 师:现在密码是7,小朋友们,有信心说的更好吗? 师:小朋友们真棒!反应很快,老师很喜欢你们这些朋友。下面我们准备上课,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上有更好的表现。能做到吗?
二、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一年有很多节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10月1日呢?3月12日呢?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在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入林场,植树造林。植树不仅能绿化我们的家园,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小朋友也参加了植树活动,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三、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课件出示例题图 师: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来的?生:排队来的。 师:(课件演示推车的小朋友)还有呢?生:推车来的。 师:你能根据他们植树的情况,出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
要求每个学生用完整的三句话来说说图意。
生:原来有5人植树,又来了1人,一共有几人?
2、学习5+1和1+5。
(1)观察情景图。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排队来的几人?推车来的几人?
师:指着图,帮助学生整理,图中,有5人排队来的,有1人推车来的,问题: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小组内说一说。 师: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就是要把排队来的和推车来的怎么样?
(2)师做合的动作。生齐说:合起来。 师:用什么方法呢?(加法)谁来列式? 生:5+1=6。板书:5+1=6 师:5+1=6中的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原来 排队来的5个小朋友)
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后面 推车来的一个小朋友)
得数6表示什么?(6表示一共来了6个人植树。)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5+1=6这道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得数6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说出来一共多少人植树就是把原来5个排队的小朋友和现在推车的1个小朋友加起来)
(3)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也可以用想合成的方法,这么多的方法,你们觉得哪一种比较简便? 师:有不一样的算式吗? 师:这里的5+1是先看哪一部分?(先看排队来的) 师:如果先看推车来的人,可以怎么列式呢?(会有个别学生举手) 生:1+5=6 板书:1+5=6 师:这道算式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
(4)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想一想,再把你的发现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观察比较。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相同:都是加法,都有1、5,得数都是6,都是表示把2部分的人合起来是6人。 不同:1和5的位置调换了。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这两个算式加号前面的数和加号后面的数交换了位置,而得数不变。因为这两个算式都是把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6个小朋友。
(5)小结: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 5+1=6。
学生齐读2道算式。
3、学生动手操作。 谈话:刚才我们是通过看图来列式的。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6个小花片,我们一起来摆学具列算式。 (1)照老师的样子左边摆4个圆,右边摆2个圆,(学生照样子摆) 提问:要求一共有几个圆,怎么计算?(指名说算式,师板书:4+2=6 2+4=6)? 齐读算式。提问:这里的两道算式各表示什么呢?(指名回答) 得数6你是怎么算出来的?(4和2合成6或2和4合成6) (2)、 还是用6个圆,你还能摆成怎样的两部分?
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圆片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吗?(学生可能会摆成1个和5个或3个和3个)根据学生摆的情况,指名说算式,最后把所有算式整理成:
5+1=6 1+5=6 4+2=6 2+4=6 3+3=6 (竖排) (3)提问:3+3只有一道算式,为什么呢?(因为把加号前的3和加号后的3交换位置,还是3+3)
4、教学试一试。 (1)、谈话:学到这儿,小朋友们肯定都有点累了,听个故事轻松一下吧。在一个农场里生活着大青虫妈妈和她的虫宝宝们,一天虫妈妈对虫宝宝说:“孩子们,以后妈妈每天上午给你们吃3个青辣椒,下午吃4个红辣椒,好吗?”虫宝宝一听,直摇头,“不好,不好,上午吃的太少了。”虫妈妈一听,连忙改口说:“好好好,上午给你们吃4个红辣椒,下午吃3个青辣椒,这下你们该满意了吧?”虫宝宝一听,高兴极了,他们觉得自己每天终于可以多吃了。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虫宝宝聪明吗?为什么?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证明自己的观点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7 4+3=7) 提问:3+4=7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3表示什么意思?你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2)、小结:其实不管虫宝宝先吃3个青辣椒,还是先吃4个红辣椒,他们每天吃辣椒的总数没有发生变化,都是7个辣椒。那么以后,我们就可以告诉虫宝宝们,“虫宝宝,你以后看到了3+4=7,就可以想到4+3也等于7。”
好,考考你们,看到2+5=7,就可以推想出(5+2=7),看到6+1=7,就可以推想出(1+6=7).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谈话:在有趣的动物世界中,还有许多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呢。请看大屏幕。 1、“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一群青蛙在练习跳伞,你知道它们该跳进哪个水池里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看53页,用铅笔将青蛙和要跳进的水池用线连一连,连好后,再互相说一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有哪些。 (2)学生独立连线后集体交流。 提问:哪几只青蛙跳进了6的池塘?哪几只跳进了 7的池塘?(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3)小青蛙安全降落了,第一个池塘里的算式都是得数是6的算式,第二个池塘里的算式都是得数是7的算式,那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加法算式的得数也是6、7?先来说说得数是6的?(学生介绍)
2、想想做做第6题。 小朋友们都是爱动脑筋、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小蜜蜂也像大家一样勤劳。这不,它们正忙着采蜜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你们会把小蜜蜂分成两组,并且填好算式吗?注意不止一种方法啊。()+()=6? 补充:如果()+()=7,你能说出哪些算式?自己轻声说一说。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看看它们的得数都是几?(6和7)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得数是6、7的加法。(课题)
3、想想做做第4题。下面我们来个比赛,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做完的小朋友检查一下,再想想: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一组一组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指名说得数,课件出示。 (3)提问:观察每组中的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加号前面的数都一样,加号后面的数比前一题大1,得数也比前一题大1) 如果我记住了3+2=5,我能利用3+2=5想出3+3等于几、3+4等于几吗?怎样想? 拓展练习:3+4,3+2,3+1,3+5,3+12 猜猜哪个算式得数最大,怎样想的?得数最小的呢?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小脑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的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能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板书设计:
得数是6、7的加法
5+1=6 3+4=7
1+5=6 4+3=7
4+2=6 2+5=7
2+4=6 5+2=7
3+3=6 1+6=7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