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第1课时
单位
课题
第八单元 方程 第3节 解方程
主备人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能根据方程的意义列方程。
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体验思考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方程,感受一步计算解方程。
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解方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学
重点
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
难点
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法
学法
自主探索 讨论交流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学思路、师生活动预设
思考与调整
复习导入
复习,等式的性质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吗?
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方程
下面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请同学们阅读学习目标。
下面让我们带着学习任务走进本节课。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对第一张幻灯片进行审题并获取信息。
审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尝试
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交流
找学生到黑板演示
解: X+58=79
X+58-58=79-58(方程的两边都减去58)
X=21
答:一顶帽子是21元。
小组交流讨论:
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得出来的21元是帽子的价钱吗?58是方程的解吗?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得出方程的解,而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出示课本例题2图进行审题和获取信息?
同例题一一样让学生经历审题、尝试、交流。
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算法:
解 3x=438
3x÷3=438÷3(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
X=146
答:每个篮球是146元。
在全班内展开小组交流,教师引导讨论:方程两边为什么都除以3?得出来的146元是篮球的价钱吗?检验一下x=146对吗?
通过交流让同学们认识到:(1)方程的两边都除以3,左边的x右边的146,能解出x的值。
方程的两边都除以3,利用的是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把x=146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左边=146×3=438,右边=438所以是方程的解。X=146时方程的解。
巩固练习
课本84页“试一试”
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巡视,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
业
课本84页“练一练”2、3、4题
板
书
设
计
解方程
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