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活动学 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同步测试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活动学 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同步测试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23 10:38:22

文档简介

同步测试题
八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25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1、2题。
地层新
老关系
地层
代号
观测点坐标



C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
【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表格,根据表格中各点坐标,可以判断其排列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小组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所以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第2题,根据表格中信息,C、D、S地层年龄由新到老,根据各点的经纬度判断,由S地层两点向两侧依次出现D、C地层的点,所以该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C对。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3~5题。
3.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4.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5.如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3选B,4选D,5选A。建立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结构图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典例中可以知道,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坡度、植被状况、土壤性状和降水强度等。第3题,由上面的总结可知,地形和降水量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故正确答案选B。第4题,需要获取和正确解读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流域产沙量。流域产沙量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这句话分别从时空两个角度,提出了测量流域产沙量的两个限定因素:一是时间规定“一定时间内”,二是空间规定“流域内”。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时间限定是“一年”。“一年”为期限的水土流失状况绝不是“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所能反映的,而应是全年降水的土壤流失量状况,因此排除A、B。最能反映“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的是流域出口而不是流域源头,因为河流往往是“泥沙俱下”,因此判断D是正确的。第5题,地形的坡度与水土流失呈正相关,但当坡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坡面径流量会有所减少,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进而导致单位面积产沙量有所减少。图中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①曲线。
  (2019·临汾高一检测)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
6.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  )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解析】6选D,7选B。第6题,由材料信息可知,涂白剂具有杀菌、防病菌感染,起到杀虫、防虫的作用,同时防冻害,确保植物安全越冬。行道树涂白可达到视觉上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第7题,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也不会影响气温,因此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的时间;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木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8、9题。
8.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9.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解析】8选D,9选B。第8题,台风过后,学生在实习中不可能得到溪谷的蒸发量和台风的降雨量;但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求出溪谷的坡度,也可测量出堆积物粒径大小。第9题,甲、丙两点位于溪谷中。
10.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解析】选D。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他们的行进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图中的M地附近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读图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图及M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材料二 图乙示意该区域治理前后植被覆盖情况。
材料三 图丙为该区域林区内气温与林区外气温的差值图。
(1)该区域属于我国的______林区,主要以____、____为主。?
(2)图乙反映了该区域植被覆盖情况怎样的变化?
(3)结合图丙谈谈植被覆盖率上升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分析其反映了森林的什么作用。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M地地处东南丘陵区,属于东南林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第(2)题,据图可知,从1978年到2008年该区域植被覆盖情况从草地、灌木丛覆盖多转变为常绿植被覆盖多。第(3)题,林区内外气温差的变化规律,反映了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
答案:(1)东南 人工林 次生林
(2)从1978年到2008年,植被从以草地、灌木丛为主转变为以常绿植被为主。
(3)影响:常绿植被覆盖率高可使当地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气温高,夏季林内气温比林外气温低。
作用:调节气候。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解析】第(1)题,从图a中可以看出攀枝花在四川盆地地区,北部有众多高大的山脉阻挡冷空气侵袭;从图b中可知攀枝花处于长江谷地,城市位于海拔1 000多米的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第(2)题,描述天气状况应首先描述阴、晴、雨等天气现象,再描述气温特点。1月份为冬季,总体为晴天,少云雨,由材料知气温较高。第(3)题,当地的钢铁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均能造成空气污染,并且谷地地形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
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使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达标测试题
1.野外考察的目的不包括 (  )
A.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B.训练地理综合思维
C.培养协作精神
D.加强探险自救技能
【解析】选D。野外考察的地点在野外,但目的不是为了探险,是为了获取知识,增强地理实践能力等。
2.对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而言,最佳的考察时间是(  )
A.春季 B.夏季
C.深秋或初冬 D.隆冬
【解析】选C。深秋或初冬,植被的季相变化比较明显,林下郁闭度低,河流枯水期等,易于观察。
3.考察前的考察装备准备是很重要的,下列不需要准备的是 (  )
A.地质罗盘 B.地质锤
C.相机 D.电脑
【解析】选D。电脑是进行资料分析的必要工具,但在中学生的野外考察中,可以不进行准备。
【新思维·新考向】
4.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下表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
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
自然条件

适宜开展的
农业生产活动
【解析】第(1)题,与旧金山相比,R地夏季气温偏高,冬季气温略低,气温年较差较大。这是因为R地地处谷地,距离海洋较远,且处于海岸山脉的背风坡,夏季阴雨天少,晴天多,故气温偏高并由此使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略低是由于R地纬度稍高些造成的。由上述可见影响因素为地形和海陆位置。第(2)题,美国西部山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图中内华达山脉中段位于西风带,B处位于来自太平洋西风带的迎风坡山腰处,多地形雨,而A处位于山麓部位,抬升高度不够,降水较少,C处位于背风坡,降水更少。第(3)题,大盐湖位于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地形闭塞,降水较少,因此历史上大盐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淡水湖。但当冰川消退后,水源补给只能靠少量的雨水,随着湖水的不断蒸发,湖水盐度逐渐升高,最终转变为咸水湖。第(4)题,加利福尼亚谷地更靠近海洋,平坦开阔降水较多,且为河谷地形,有河流流经,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较优越。而大盆地远离海洋,降水少,且河流流量少,灌溉水源不足,发展种植业的条件较差,但靠近河流的地方可发展灌溉农业,大盆地比加利福尼亚谷地更加平坦开阔,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
(4)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
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植被、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等栽培)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