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水和溶液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物质:①鸡汤②矿泉水③酒精④生理盐水⑤面汤,不属于溶液的是(?? )
A.?②④??????????????????????????????????B.?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2.某温度下,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蓝色晶体析出???????????????B.?溶液变为无色???????????????C.?溶液变为绿色???????????????D.?有白色晶体析出
3.海水淡化可采用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4.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
A.?溶解法????????????????????????????????B.?过滤法????????????????????????????????C.?结晶法????????????????????????????????D.?蒸馏法
5.2018 年 7 月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各督查组到衢州各地督查“五水共治”工作情况,指出要以最有力的举措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让衢州大地天更蓝、ft更绿、水更清、地更净、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D.?水循环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6.有一艘轮船从海洋驶向长江时,船身下降一点,靠岸后有一批游客登上轮船,船身又下降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船所受浮力始终不变???????????????????????????????????????B.?轮船所受浮力一直增大
C.?轮船所受浮力先不变后变小????????????????????????????????D.?轮船所受浮力先不变后增大
7.把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D.?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
8.地球所有的水资源都汇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1384千米的水珠,如图。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之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填湖造房?????????????B.?分类处理生活污水?????????????C.?直接排放工业废水?????????????D.?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9.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C.?电解水时,通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电解水实验说明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再分
10.小梅做饭时,把一个质量为100 g的土豆放进盛满水的盆里,有90g水溢出,则( ?)
A.?土豆会浮在水面上?????B.?土豆会沉入盆底?????C.?土豆会悬浮在水中?????D.?不能据此判断出土豆的浮沉
11.现有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4克/毫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1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原留有水????????????????????????????????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1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会下沉的金属块不受到浮力??????????????????????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D.?浮力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产生的
14.20℃时,在三个各盛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所示,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B.?20℃,甲的溶解度最小
C.?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D.?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15.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这个“水球”上的水主要是(?? )
A.?河流水????????????????????????????????B.?海洋水????????????????????????????????C.?冰川水????????????????????????????????D.?大气水
二、填空题(共7题;共19分)
16.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③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
(2)我们嘉兴县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嘉兴西部山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我们嘉兴县进行的则是“西水东调”工程。把壶源江水引入金坑岭水库。这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17.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克。
(2)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3)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或“=”表示出来)。
18.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________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________李子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 ,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牛奶? ②黄河水? ③粉笔灰混合水? ④矿泉水? ⑤碘酒? ⑥色拉油混合水
20.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________和________形式存在。它们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其中储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水。
21.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⑥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请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
资料一: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米 3/年) 1700-3000 1000-1699 500-999 <500
资料二: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上述资料显示,浙江省用水紧缺程度属于________。
(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请你说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________。
22.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相同水的①、②号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发发:①号试管的液体中分散着小液滴;②号试管内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①号试管内是________(选填“溶液”或“乳浊液”,下同);②号试管内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
23.为了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1)晓盟同学用称重法进求浮力。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2)杨刚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c___m3 , 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为________N。
(3)若要测量悬浮在水中的某物体它受到的浮力,选用上述提供的一种器材:________(选填提供的器材中一种)就能测得,理由是:________。
2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5.如图所示,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栓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某同学探究物体A逐渐浸入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1)除图1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该同学从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如下表: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的方格纸中画出F和h的关系图像_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像,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 “不变”,下同);在物体A浸没后,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
③从表格中可知,在做实验3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3)物体A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之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 “不变”)。
26.如下图所示,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金属块下表面所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3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_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2)分析表中1~5次实验数据,说明:________。
(3)图2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
(4)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四、解答题(共4题;共3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阅材料一:据《扬子晚报》2007年5月30日报道:进入5月份,太湖出现了50年以来的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导致无锡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最后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居民陷入严重的饮水危机.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长期以来,沿湖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大多直接流入太湖,导致水体含氮、磷等过多,表层浮游蓝藻过量生长,从而大量消耗水中氧气,致使水体发臭,水质恶化,蓝藻灾害年年频发,治理太湖污染刻不容缓.
材料二: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达100亿吨,其中含有毒物质数百万吨.近年来,海事时常发生,使我国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频频出现的赤潮也给我国的海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材料三:如图漫画“就地取材”
(1)导致今年5月份无锡太湖蓝藻大爆发的自然原因主要________.
(2)你认为太湖蓝藻灾害频发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目前,我国海洋的主要污染源是______.
A.?海底地震?????????????????B.?石油污染?????????????????C.?人类排放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D.?赤潮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说出一种人们污染水体的实例或现象,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2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9.在t℃时,把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制得A溶液,现取A溶液M克,并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原固体物质A,达饱和时,所加A的质量恰好为此份溶液质量的1/8。另一份在t℃蒸发水份,达饱和时,溶液质量减少一半。试求:
(1)在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
(2)原A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0.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系。他把重 5N 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做___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3)可求算出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 A 3. B 4. C 5.B 6. D 7. C 8. B 9.B 10. B 11. D 12. D 13. D 14.A 15. B
二、填空题
16. (1)水汽输送(2)⑤⑥
17. (1)40(2)是(3)b=c>a
18.大于;小于
19.②③;④⑤
20.液态;气态;固态;海洋
21. (1)水汽输送(2)⑤(3)轻度缺水(4)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
22.乳浊液;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
23. (1)2.2;0.2(2)20;0.2(3)弹簧测力计
;物体悬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即可求出悬浮时受到的浮力
24.(1)汽油;(2)碘分子在下层聚集下层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25. (1)刻度尺
(2);减小;不变;2.4(3)增大
26. (1)6.75;1.5(2)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3)B(4)2.7×103
四、解答题
27. (1)连续高温少雨,导致无锡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
(2)沿湖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大多直接流入太湖,导致水体含氮、磷等过多,表层浮游蓝藻过量生长,从而大量消耗水中氧气,致使水体发臭,水质恶化
(3)C
(4)日常生活中,人们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28.(1)65%
(2)解:设反应中消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 ???? 98
6.5g ? ?? x
????? x=9.8g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
29.(1)
(2)原A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 ?
30. (1)液体的密度(2)乙、丙(3)0.8N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