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题
五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25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18·北京学考)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4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读大气圈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3题。
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圈垂直分层中的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解析】1选B,2选C,3选D。第1题,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导致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第2题,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低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图中可以看出极光出现在热层。第3题,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距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故对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2019·青岛高一检测)读下图,回答4~6题。
4.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
A.a B.b C.c D.d
5.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
A.a B.b C.c D.d
6.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
①箭头Ⅰ可能增强 ②箭头Ⅱ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4选A,5选C,6选D。第4题,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中,只有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其余均为长波辐射。第5题,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它将地面辐射的热量大部分又返还地面。第6题,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2019·北京高一检测)孔明灯俗称许愿灯,见下图。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孔明灯的叙述不正确是 ( )
A.最好在晴朗的夜晚施放
B.靠风飞上天空
C.在空旷开阔的地方放飞
D.古代多做军事用途
8.孔明灯灯口收拢主要是因为 ( )
①集聚热气利于上升
②防止大风吹灭烛火
③集聚氧气帮助燃烧
④上大下小形态可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7选B,8选A。第7题,孔明灯最好在晴朗的夜晚施放,观赏效果好。靠热力环流飞上天空,不是风。在空旷开阔的地方放飞,安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第8题,孔明灯灯口收拢主要是因为集聚热气利于上升。灯口小,利于防止大风吹灭烛火。空气进出都在底部灯口,不能集聚氧气。上大下小形态可爱不是主要原因。
读北半球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示C处风的形成受到的力有 ( )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地转偏向力
③摩擦力 ④惯性离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
10.C处风向为 ( )
A.南风 B.西南风 C.东风 D.西风
【解析】9选D,10选D。第9题,图中C处为高空风,高空风主要受两个力的作用,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第10题,高空风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示地区为北半球,风由高压(B)指向低压(A),向右偏转,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故可判断为西风。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2019·南昌高一检测)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图,并分析其原因。?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解析】第(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对比A、B两条曲线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的积累。
答案:(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2)C 陆地上,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3)新疆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
(2019·济南高一检测)下图为某手机天气查询软件显示的济南市11月10~12日天气状况图,图示曲线中的数据分别表示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单位:℃)。读图完成12、13题。
12.以下对图中济南市天气状况的判读正确的是 ( )
A.10日夜间有霜冻
B.11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C.12日降水概率较大
D.12日气温日较差最大
13.与10日相比较,11日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B.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C.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D.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解析】12选B,13选C。第12题,图中10日夜间气温高于0℃,故没有霜冻;根据气温曲线,可计算11日气温日较差最小,10日气温日较差最大;12日气温升高,天气转晴,降水概率较小。第13题,与10日相比较,11日天气为多云,云层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夜间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
(2019·重庆高一检测)“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 500米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旗云”多在 ( )
A.阴雨天出现 B.日出前后出现
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
15.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 )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
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
【解析】14选C,15选D。第14题,当太阳出来后,碎石坡面升温较快,热空气沿坡面上升,大约上升到峰顶高度附近开始凝结成云,当云高出峰顶时,受到强烈的西风影响,于是“旗云”飘扬在峰顶。阴雨天、日出前后及晴朗夜间由于气温较低,热空气不会沿坡面上升,因此不会形成“旗云”。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若“旗云”上掀,表明对流运动强,高空风小。若“旗云”下倾,表明对流运动弱,风力大,不易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与高空风力有关,与太阳辐射无关。
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升高而减小。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据此完成16、17题。
16.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 ( )
17.根据图示信息,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 )
A.东侧 B.南侧 C.西侧 D.北侧
【解析】16选A,17选B。第16题,在北半球,随着高度上升,摩擦力减小,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因此A图符合题意。第17题,高空大气的摩擦力较小,风向基本与等压线平行,故判断该地高空吹正西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所以高压位于南侧。
达标测试题
(2018·山东夏季学考)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a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
A.水平运动明显
B.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C.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与a层相比,b层 ( )
A.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B.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
C.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
D.对流运动旺盛
【解析】1选D,2选A。第1题,a层为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密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第2题,b层为平流层,有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低,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据此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解析】3选D,4选C。第3题,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据图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第4题,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则会增强大气逆辐射。
下图是某中学生绘制的不同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热力环流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
A.不同地区间的热量差异 B.不同地区间的气压差异
C.不同地区间的海陆差异 D.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
【解析】5选B,6选A。第5题,结合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地面受热,气流膨胀上升,受冷气流收缩下沉,故①图错误;白天裸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草地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②图正确;夜晚沿海地区应该吹陆风,③图错误;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故④图错误。第6题,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地表冷热不均。
7.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
【解析】选D。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A、C中风向都是左偏,不符合北半球的特点。
【新思维·新考向】
8.(2019·北京高一检测)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读“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烟的运动轨迹是 (顺时针、逆时针),其模拟的自然地理过程是 。?
(2)若该实验模拟白天的海陆风,则热水表示 ,冰块表示 。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 ,形成城市上空气流垂直运动的原因是 。若该模拟实验还可以解释夜晚的山谷风,请在下图中标出气流运动过程。?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提出改进建议。(两项即可)
【解析】第(1)题,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图中的左侧是热水,右侧是冰块,故从图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烟的运动轨迹是顺时针,其模拟的自然地理过程是热力环流。第(2)题,若该实验模拟白天的海陆风,由于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则热水表示陆地,冰块表示海洋。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热水,形成城市上空气流垂直运动的原因是城市中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释放了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比郊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若该模拟实验还可以解释夜晚的山谷风,由于夜晚,山坡上的空气由于山坡辐射冷却而降温较快,谷中同高度上的空气降温较慢,于是形成了风从山坡吹向谷地的山风和山风环流。图中左侧是逆时针,右侧是顺时针。第(3)题,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可加大两者的温差。
答案:(1)顺时针 热力环流
(2)陆地 海洋 热水
城市中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释放了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比郊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3)提高水温;增加冰块(缩小学具尺寸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