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鸟类动物的特征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鸟类动物的特征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14: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鸟类动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2.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3.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4.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5.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情感态度:
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
1.能说出常见鸟的名称。??
2.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生活有什么好处。??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看法。
STSE: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鸟类哪种特征制作的。
二、教学重点:
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并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准确判断哪些动物属于鸟类。
2. 能说出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喙对鸟类生活有什么好处。
四、教学准备:
葵花籽、小纸团、泡沫塑料颗粒、“小兔子”、泡沫塑料、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水槽、秒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⑴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看谁的听觉最灵敏。(播放声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⑵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对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充满了好奇。现在我国已经知道的鸟类有1260种,他们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许多事,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它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鸟类动物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鸟类的共同特征
⑴ 出示课件观察熟悉的鸟类(鹰、野鸭、鸵鸟),并完成表格。注意:明确概念:卵生、喙。
鸟的名称
主要特征
身体表面
运动方式
生育后代
取食器官

有羽毛

产卵

野鸭
有羽毛
飞、游
产卵

鸵鸟
有羽毛

产卵

⑵ 讨论并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⑶ 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动物不是鸟?(注:蝙蝠、猫头鹰属于哺乳类,蜻蜓、蝴蝶属于昆虫,企鹅属于鸟类。)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知道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但也有少数鸟不善于飞行,甚至不会飞,只要符合鸟的共同特征的动物,无论它们会不会飞,无论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都是鸟。
2. 鸟喙与取食
⑴ 引导学生观察鸟喙
仔细观察鸟喙并根据形状和功能的特点,将图中的工具与鸟喙对应起来。北美红雀(尖头钳子);鹈鹕(汤匙);沙锥鸟(镊子);秃鹫(起钉器)。
② 模拟实验,体验不同鸟喙与其取食方式。
⑵讨论:
A、我们在实验中所取的物品相当于实际环境中鸟的哪些食物?
B、要想又多又快地“吃”到某种食物要选取哪种工具最方便,为什么?
⑶ 小结:因为它们吃的是不同的食物,所以它们喙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喙的形状不一样,作用也就不同,跟鸟的食物有关。
⑷ 小组讨论:
干旱时期,许多水塘和河流会干涸,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会死亡,这对于具有哪种类型喙的鸟的生活产生影响?
这对于汤匙类型、尖嘴钳类型、镊子类型的喙的鸟生活会产生影响。
假设在干旱时期,一种鸟有较短的喙,能嗑开一些具有坚硬外壳的种子,这种喙有什么优点?
不仅水不会从缝隙漏出去,而且比那些嗑不开具有坚硬外壳的种子的鸟,能多吃到一些具有坚硬外壳的种子。
3. 拓展延伸
阅读“科学在线”,谈谈得到的启示。(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并且动物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变的。)
4. 情感培养
边欣赏图片边宣传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⑴ 收集各种鸟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探究不同鸟喙的优点。
⑵ 制作一幅宣传画。
板书设计
鸟类动物的特征
?
鸟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
喙的形状与鸟的食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