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苏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苏教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22: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及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课型
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2、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计算与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竖式连写的格式和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3、解决问题:经历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4、情感态度: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计算与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竖式连写的格式和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难点:经历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练习;幻灯,挂图,黑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呈现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口算
谈话:小朋友,再过5天马上要到圣诞节了,圣诞老爷爷又要给我们小朋友送节日礼物了,想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可要通过圣诞老爷爷的考验哦,有信心吗?(课件出示: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题)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谈话: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圣诞老爷爷可要加大难度来考验我们哦,行不行?(课件出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口算)
(2)、谈话:这些算式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真聪明,那你能把这些算式分一分类吗?你是怎么分的?(引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3)、谈话:那你能口算这些题目吗?(指名学生口算)你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这些题目的呢的?(从左往右依次运算的)
3、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内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板书: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二)、例题启引,系统整理,夯实基础
1、小朋友们都出色的完成了考验,圣诞老爷爷要带我们去他家取礼物,开心吗?可我们得坐汽车去他家,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呀?(出示“汽车进站”的情境图)
(1)、列式: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1:两次上车:谁能大声的说一说你看到了些什么?你能列出算计吗?(课件出示算式),
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2:两次下车。你能列出算计吗?(课件出示算式),
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3:1上1下。你能列出算计吗?(课件出示算式),
(2)、比较:刚才我们一路上发现了三种乘车的情景,而且还列出了三道不同的算式,请同学生仔细观察这三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运算顺序相同,从左往右计算)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算式不同)
(3)、算结果:这些题目你觉得我们口算容易吗?那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正确呢?
(4)、2、小结:看来我们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都要从左往右算,而且用竖式计算正确率要高的多。
3、练习:出示三道题目练习。现在就请我们小朋友再用我们刚才的计算顺序用竖式计算这三道题目,行吗?
(三)、巧练精讲,沟通联系,学以致用。
谈话:圣诞老爷爷的家到了,看礼物多不多呀?我们先来猜猜第一件礼物会是什么呢?我们打开看一看,好吗?
1、(出示题目)改错题:这些题目对吗?错在哪里?应该怎么算?请小朋友们用正确的方法计算。
2、那第二个礼物又是什么呢?你最想得到什么呢?(学生猜一猜)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实际问题:1、第95页第9题,第8题。
看来圣诞老爷爷在送礼物的同时,还不忘告诉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好好学习呢!你们能做到吗?
(四)、全课总结,练在当堂,提升学历。
这节课,你们都复习到了哪些知识呢?
(五)、拓展应用
那你们还想知道第三个礼物是什么吗?
开出示题目:用16、24、60写出四道算式
+ + =□
— — =□
+ — =□
— + =□
板书设计: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5+27+18= 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70—7—18= 用竖式计算
70—27+10=
1)、学生个体直接写得数
2)、小组进行测评
3)、全班交流,说说算错的原因
1)、学生观察,出示算式2)、思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同桌进行分类
4)、全班交流,展示分类结果。
1)、学生个体口算
2)、全班交流
3)、想:在算的时候都是怎样算的?
4)、共识: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1)、理解图意: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用语言表达
3)、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示
4)、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5)、直接算其结果
1)、观察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它们都是分几步算的?
3)、齐读: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1)、学生练习
2)、练习后交流
3)、全班展示
1)、学生观察
2)、同桌互议,错在哪里?
3)、全班交流展示。
1)、回顾复习了什么?
2)、反思:有什么新的感受?
100以内加、减一步算是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奠定基础
让学生在“思考异同,分类算式”过程中,再认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特征,从而使运算顺,而且更加清晰。
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恰时揭示学习目标,使学生复习更有效果
出示“三种情境”,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意在系统整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结构特征,组织“三种情况”的异同,意在沟通联系,在揭示变与不变中突出了运算顺序的不变。
重点讲一题,帮助学生回顾竖式计算的简单写法。
让学生经历改错、判断——独立解答——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一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二是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让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再次把知识与技能纳入知识体系的同时,再拓展填四式练习中学以致用,提升学历。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月 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