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表内乘除法复习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表内乘除法复习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19:0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表内乘、除法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表内乘、除法
教学目标:
1、整理与复习第3、4、6单元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以及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及乘除混合运算,感受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特点,能说明解决问题的大致思考过程,提高综合应用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里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乘、除法含义,理解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巧算善解,激活思维。
口算1-9的乘法算式。
二、目标定向,引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进入二年级后我们学习了两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和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第3、4、6单元表内乘、除法。
2、揭示课题:复习表内乘除法。
三、循学而导,主动发现。
1、复习乘法含义
师:乘法和加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练习1:填空
小结:求几个( )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练习2:判断
下面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4 5+5 2+2+2+3 6+6+4+2
学生判断,并把相应题目改写成乘法算式。
练习3:选择条件,解决问题
小兰家栽了2行桃树, ,一共有多少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并解答)
①每行6棵 ②一行6棵,一行4棵,
学生解答并交流。
师:把两个部分加起来用加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复习除法含义
师:除法和减法都跟“分”有关。
练习4:判断
①12支铅笔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4支。…………………………( )
②把6朵花分给两个小朋友,有3种分法。………………………( )
学生判断,说明理由。
错,没有写明平均分
错,应该有5种分法。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只有平均分,才能每人4支铅笔。
练习5:解决问题
①16个同学排成两排,平均每排有几人?
②16个同学排成两排,一排4人,另一排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知道总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计算。你能按要求平均分并写出除法算式吗?
练习6:
①把8个△平均分成2份, ②把8个△每2个一份,
每份( )个。 可以分成( )份。
△ △ △ △ △ △ △ △
△ △ △ △ △ △ △ △

师: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总数每几个一份,求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师:同学们用△拼出了 这样的小船,你会根据图画写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吗?
练习7:看一幅图写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


□×□=□(个) □÷□=□(个)
□×□=□(个) □÷□=□(只)
学生完成填空,说说算式的含义。
师:求几个几是多少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表示;求平均分的结果时,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表示。写除法算式时,要看清是按每几个一份分呢,还是按几份平均分,根据意思写出正确的算式。
四、检测反馈,巩固提高。
师:除了学习乘除法的含义,我们还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完成综合练习。
练习8:填空
在4×2=8中,乘数是( )和( ),积是( ),这个算式读作( )。
3乘6写作( ),积是( ),我用的口诀是( )。
③在36÷9=4中,被除数是( ),商是( ),除数是( ),用同一句口诀还可以写出算式( )。
④2个6相加是( ),2个7相乘是( )。
⑤商和除数都是9,被除数是( )。
⑥有一堆橘子,比20个多,比30个少,分给小朋友的人数和每个小朋友分到的个数相同,这些橘子有( )个,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 )个。
⑦在4、3、6、8、24这些数字中选三个数字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 、 、
⑧用3、6、7、9四个数算出24。

教师加强巡视,学生有困难举手示意。
五、总结反思,提炼升华。
通过复习,你对表内乘、除法哪些知识更清楚了?进一步认识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
表内乘、除法复习
含义、读法、写法、名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