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19: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教材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左、右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一个玩具小熊、小熊照片每组四张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游戏。拍拍手,左拍拍,右拍拍,前面拍拍,后面拍拍……
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盲人们最后把大象弄清楚了吗?为什么他们弄不清楚?
观察照片,初步感知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是不同的。
介绍海宝。拍了两张照片,为什么是不一样的呢?
为了给海宝介绍我们美丽的教室,我拍了照片,你能介绍一下哪张是在前面拍的,哪张是在后面拍的?你是怎样看的?
对于陌生的地方你还能分得清吗?“想想做做”第一题。
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引入语:因为我们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是不同的,我们观察的时候就一定要仔细看、用心记牢了!现在想不想自己来观察你们喜欢的玩具啊!
1.出示观察要求:面对玩具,正对着它平视。
2.说说你是从哪一面观察小熊的,看到了什么。交流,板书(前、后、左、右)
3.你认为对面的小朋友看到的和你一样吗?
交流后到对面看一看,和你第一次看到的一样吗?看到前面和后面的交流。得出:不一样。再请从左面和右面看的交流。到底一样还是不一样。大家一起从左面看,再从右面看。
回到原来的位置,看看自己原来看到的,从 4张照片中找到自己的那一张。(老师投影出示,和老师出示的一样的起立。)
展示左、右照片,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
小结: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我们知道了从小熊的前、后、左、右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
刚才观察时,我们让小熊坐着不动,我们小朋友交换位置观察了小熊的前、后、左、右面。那要是我们小朋友不允许动,怎么做才可以把前、后、左、右面都看清呢?
试一试,小组长把小熊按一定的方向转动4次,每转一次,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看到了小熊的哪一面。老师说转的时候一起转一次。看到右边起立、左边起立。
小结:要想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熊,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我们自己换位置,也可以小熊自己换位置。只要在动,我们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看图想象观察。
在你们认真观察的时候,有四个小朋友也在观察,并且还拍了照,可是他们糊涂了,不知道哪张照片是他自己的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判断的理由。
说说小梅和小明的分别是从哪面去拍的。
飞机图。说说谁看到的是1号飞机……为什么,你怎样想的?
课中操。
1.小朋友观察的很认真,现在让我们活动活动,眼睛休息一下。
2.师:你们的左面对着老师,右面对着老师。
你们发指令,让我哪面对着你们。
生活中观察。
观察小汽车,辨别图形。指名上台观察,你们说说汽车头在哪边。再贴出来。(1人观察,一人根据学生回答拿图片,最后请观察者判断。)
观察字典。动手连一连。交流。
回顾整理。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延伸。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体从前、后、左、右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呢?有什么物体看到的是一样的呢?
教学反思:
课前思考:
1.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所以在这一课中,为了激起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我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性的生活背景,设计了多种观察物体的活动,如观察教室照片、毛绒玩具等,有效激活儿童的活动经验。让学生通过想象、判断、推理,做出合情合理的思考,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2.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
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统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物体。这一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学生要考虑从什么方向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特别是从左和右观察的视图,一定要积累直观的图像经验,经过对比掌握方法。
不足之处:
因为学生没有统一的物体进行观察,学生的毛绒小熊不一样,与老师提供的照片稍有不同,是不是导致有的学生找不到与自己看到的一致的照片。甚至在我出示前面看到的视图时,有的学生却出示了后面的视图,这一点使我感到不可理解,是不是因为学生没有听懂要求呢。
活动课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
课堂的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因为对于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所以有的环节时间花的太多,导致一些练习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