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3 23: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一、原始农业的发展出现: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发展:经过2 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分别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农业在人民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
意义: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位于长江流域。
2.距今年代:距今约7000年。
3.房屋: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在河姆渡遗址还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吊脚楼湖南凤凰古城的吊脚楼河姆渡遗址木结构水井考古遗迹木结构水井复原图 河姆渡人能够喝到干净的地下水,扩大了他们的活动范围。一展厅展品2号农作物展品1号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许多丰富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堆积,稻谷的大小已接近现代栽培稻。二展厅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sì)生产工具展品2号二展厅 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应该在上面添加什么?耒(lěi)耜(sì)陶猪河姆渡居民,会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原始畜牧业展品3号二展厅河姆渡出土狗骨河姆渡出土猪下颌骨展品1组骨哨(乐器)玉玦陶器猪纹陶钵原始手工业三展厅象牙匕首漆筒河姆渡人已经会运用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展品2组原始手工业三展厅距今约6000年左右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半地穴式房屋粟磨制石器 骨器 角器猪、狗彩陶 乐器 纺织 制衣用弓箭等捕猎 用鱼钩捕鱼 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一展厅展品1号半坡村落的复原图 半坡遗址居住区的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的壕沟。一展厅展品2号住房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半坡遗址出土的粟粟(小米)耐寒
耐旱二展厅展品1号农作物炭化的粟和菜籽二展厅展品2号生产工具石刀石斧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磨制而成,表面光滑使用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打制而成,表面粗糙二展厅展品3号生产工具半坡遗址骨铲
(骨器)半坡遗址角锥
(角器)猪骨狗下颌骨半坡人的畜牧业已经有所发展,以饲养猪和狗为主。二展厅原始畜牧业辅以渔猎、捕猎和采集。二展厅三展厅展品1号原始手工业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陶埙( xūn )
(乐器)三展厅展品2号原始手工业骨针、骨梭三展厅展品3号原始手工业半坡出土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距今约6000年左右距今约7000年左右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水稻磨制石器 骨耜猪、狗、水牛陶器 玉器 乐器 雕刻 天然漆挖水井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半地穴式房屋粟磨制石器 骨器 角器猪、狗彩陶 乐器 纺织 制衣用弓箭等捕猎 用鱼钩捕鱼比较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农耕生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