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9.7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卷5至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在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后,礼成为“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依据。这表明西周礼乐制度旨在
A.强化文化认同 B.规范社会秩序
C.巩固宗法体系 D.加强道德教化
2.秦朝建立后,兴建了一批公共工程,如万里长城、驰道、灵渠等。这些工程的修建,得益于秦朝
A.土地私有的强化 B.法律制度的健全
C.中央集权的建立 D.社会矛盾的缓和
3.宋太祖曾诏令说:“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这一诏令
A.防止了大官僚操纵科举取士 B.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客观公正性
C.阻断了知举官与考生的联系 D.旨在防止结党营私以加强皇权
4.《辽史百官制》记载:“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说明辽政权
A.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 B.因俗而治,缓和矛盾
C.没有统一全国的政制 D.辽人治辽,汉人治汉
5.《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这说明,元朝设立驿站旨在
A.显示元帝国的强盛 B.推动东西方文化融合
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
6.明朝时期,就职权和地位而言,阁臣最终成为一、二品大员,位居六部之上,地位尊祟;内阁能够“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这说明内阁
A.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 B.成为国家正式机构
C.已参与处理国家机务 D.能够直接统领六部
7.孟德斯鸠认为:雅典民主制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个人独裁,但是,无法防止野心政客利用群众情绪,进行党派斗争,往往城邦政府是寡头政治或专制的。孟德斯鸠重在强调古代雅典
A.内部斗争激烈 B.直接民主缺乏理性
C.政党政治盛行 D.政府实行寡头政治
8.“(罗马)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再也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君主所悦者即具有法律竞争力。”材料表明
A.罗马政治体制走向帝制 B.罗马法由鼎盛转向衰落
C.罗马法存在较大的弊端 D.君主制阻碍罗马法演进
9.“英吉利人是在原始社会解体的基础上进入封建社会的,公众民主意识仍以残余形式被顽强地保存着,而长期被公众认可的习惯法有着浓厚久远的社会基础,对社会所有成员皆有约束力。”材料重在说明,英国
A.缺乏成文法的约束 B.有限王权观历史悠久
C.政治体制亟需完善 D.尚未形成专制的王权
10.美国法学家本内特在评价制宪会议上的小州代表时说:“他们一旦感觉自身被联邦参议院所保护,就开始支持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从中看出,小州转而支持建立联邦,最有可能的是
A.参众两院的相互制约能够维护各州利益
B.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能够确保民主共和
C.1787年宪法规定每州选两名参议院代表
D.强有力的联邦政府能够确保国家的稳定
11.某学者这样评价法国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的目的并不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表明,该宪法
A.是各大党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B.使资产阶级丧失政治主动权
C.使共和成为国民的共同追求 D.解决了法国不同阶级矛盾
1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符腾堡4票、巴登3票、黑森3票、梅格棱堡—许威林2票、布伦瑞克2票。”这一规定
A.使皇帝能够凌驾于联邦设会之上 B.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战争成果
C.确保了联邦成员享有独立立法权 D.适应了德意志经济发展的需要
13.《商君书》载:“圣人立天下而无刑死者,非不刑杀也,行法令,明白易知,为置法官、吏为之师,以道之知,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故明主因治而终治之,故天下大治也。”材料强调
A.严刑峻法,天下大治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普及法律,教民守法 D.道法结合,与民自治
14.均田制是为兴富民之本,俸禄制是为肃明吏治,三长制是为完善基层社会组织和加强赋役征发,礼制改革是为整肃朝仪和加强教化。这主要说明孝文帝改革
A.基于解决现实问题 B.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C.接受汉族礼仪规制 D.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15.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直接免试授官,中等的须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题试后可授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 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
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 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
16.下表是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卢布)
省名 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 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 1861年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
沃罗涅日 25.93 33.11 69.26
由此可知
A.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制度变革促进了俄国农业迅速发展
C.改革未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 D.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17.大久保利通在上奏天皇时指出:“苟财用不足,上下奔走衣食,自无暇得顾其他也。果如此,即令仅有海陆军备之严、学校教育之盛,亦徒属虚美,国无其国者,古今万国不鲜其例。”为此,大久保利通主张
A.发展经济,民富国强 B.重视教育,加强军备
C.上下一体,富国强兵 D.四民平等,废藩置县
18.1898年,光绪帝下诏创立京师大学堂,其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从中可以看出
A.传统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办学以培养西学人才为主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19.1916年9月,英军首次把新式武器坦克投入战斗,战役持续到11月中旬,双方伤亡惨重。英法军队虽未达到预定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转化。这次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20.某西方学者认为:“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这主要说明
A.《国联盟约》本身存在重大缺陷 B.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C.美国社会缺乏对国联的普遍认同 D.美国试图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
21.1938年初,英国殖民大臣说:“我们确实没有强大到足以冒进行战争的风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明智的退却和高明的外交来缩小正在冲着我们而来的危险。”这一外交思想
A.体现了大陆均势的理念 B.促使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C.延缓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D.影响苏联安全政策调整
22.1941年3月,美国通过法案规定:总统有权为他认为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生产和采购任何防务用品,并可以向这样的国家以销售、转让、交换、租借等方式处置国防用品。这一法案说明美国
A.正式宣布对德国的作战 B.着手援助困境中的苏联
C.倡导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D.改变了传统的中立政策
23.“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这说明朝鲜战争
A.是一场深受国际局势影响的内战 B.是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产物
C.体现了美国分而治之的对朝策略 D.是苏联为遏制西方而采取的行动
24.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商定在五角大楼和克里姆林官之间建立一条通讯“热线”,使两国最高决策者保持最快捷、最可靠的信息畅通。“热线”的建立
A.旨在应对核战争的威胁 B.导致美苏争霸态势转变
C.实现了美苏关系的和解 D.使美苏争霸的重心转移
25.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一再表明反对越战的立场。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冻结核武器运动是由两个分支汇合而成,一个分支来自于和平组织,另一个则源自于70年代的环保组织。材料表明,战后美国反战运动
A.多种运动交织 B.以反核为核心
C.超越意识形态 D.呈现全球化趋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维新变法中,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阳明学:儒学学派之一,由明代王守仁发展而来)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立世的人世哲学,让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维新志士吸收了阳明学中对“自我”人性的强调,认为只有心明志坚的人物才能成为大丈夫去做大事业。阳明学为日本变革培养了一批人才,如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
——摘编自王建瑞《浅谈日本阳明学对明治维新纳影响》等
材料二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曾写过很多文章,进行过多次演说,很多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为依据,康有为认为“(日本)地域比我四川,人民仅吾十之一。而赫然变法,遂歼吾国之师,割战辽、台。小国变法也可变强,大国因循也可致弱。”在康有为看来,“凡有兴作,必有失弊,几经前车之覆,乃得后轨之辙,今日本为我乡导之卒,为测水之杆,我尽收其利而去其害。”他还认为,中国与“泰西语言文字不同”,学习经验很不方便,中国与日本“政俗文字同则学之易……日本道近而费省。”
——摘编自王秀华《康有为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学习与借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阳明学在明治维新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主张学习明治维新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途岛地处太平洋航线的中间,战略位置重要,受到日美双方的极度重视。早在1942年3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就计划在日本海军占优势的情况下进攻中途岛,威胁夏威夷。当时,日本舰队拥有8艘航空母舰、2艘水上飞机母舰、65艘驱逐舰、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21艘潜艇,连同后勤船只在内,总计200多艘;而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能集结的仅有3艘航空母舰(上载233架飞机)7艘重巡洋舰和1艘轻巡洋舰、17艘驱逐舰和19艘潜艇。如果日本人集中使用兵力,中途岛的胜利将唾手可得。1942年5月5日,日本大本营批准了山本的作战计划。但美国通过1942年5月8日截获的日本海军电报密码,破译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密电,采取了必要的防御措施。在这次战授中,日本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1艘、飞机300多架,死伤3200人,其中包括几百名优秀飞行员;而美国只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47架飞机,死伤307人。中途岛海战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惨败。自此,日美海空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富兰克林曾形象地说过:“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
——摘编自凯瑟琳·德林克·鲍恩《民主的奇迹》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C C B A B C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A D A D B C
题目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A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作用:提供了思想武器;培养了维新人才;推动了维新运动。
(2)原因:甲午战败对康有为的刺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学习明治维新可以少走弯路,收事半功倍之效;中日之间文字相近、地理相邻。
27.(1)背景:太平洋战场上的胜利刺激了日本的野心;中途岛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日本蓄谋已久。
特点:美军以少胜多;战争规模大;具有转折性;情报发挥重要作用。
(2)影响:美国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日本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失去了战略进攻能力;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28.论题:适时的妥协和让步能促进民主制度更好的前进
论证:“光荣革命”从形式上看是一场宫廷政变,从本质上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约,从而达成了资产阶级和国王之间的妥协,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美国独立后,松散的邦联无力维护政局稳定,各地代表通过制定了1787年宪法,适当关注了大州和小州的权力诉求,并协调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奴隶主的利益,划分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权限,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达到共同目的的妥协和让步造就了美国联邦共和的建立和经济的腾飞。
结论: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它能够化解冲突,促进认同,实现双赢。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往往较小的退让,能够获得巨大的历史进步。
示例2:
论点:制度设计的灵活多样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论证: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通过妥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近代美国是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本身缺乏封建专制基础,又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保证了政局稳定,实现国家的强盛。法国是典型的专制国家,封建势力根深蒂固,通过反复的斗争,最终建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德意志容克贵族和军阀实力强大,各邦分裂割据,容克贵族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确立了联邦制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结论:每个国家自然环境、历史背景、风俗文化存在差异,制度设计也多种多样。这种灵活多样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以上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示例言之合理,也可得分)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