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观察生物 (2.4--2.6)达标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观察生物 (2.4--2.6)达标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17: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观察生物 2.4--2.6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都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鲤鱼、章鱼、鲍鱼? 鱿鱼 B.带鱼、金枪鱼、黄姑鱼
C.鲸、鲨鱼、比目鱼 D.鲨鱼、海豚、海狮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是(? ?)
A.都有真正的花??????B.都有种子??????C.都有果实?????D.种子外都有果皮
3.下列对银杉、银杏、雪松、苏铁这些植物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根、茎、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B.具根、茎、叶,都属于裸子植物
C.能传份受精,进行孢子繁殖?????????D.都是灌木,能进行光合作用
4.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桃树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D.能利用种子繁殖
5.下列各组植物结构中都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
A.蚕豆、玉米粒、菜豆????????????B.芝麻、西瓜籽、小麦粒
C.花生仁、杏仁、蚕豆????????????D.葵花籽、玉米粒、小麦粒
6.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B.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D.物种退化
7.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种??? ?B.科?????C.纲??????D.门
8.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
A.肾蕨、水绵、香菇????????????B.酵母菌、灵芝、豌豆
C.小麦、番茄、大豆????????????D.水稻、葫芦藓、大肠杆菌
9.请你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按照同一分类等级,种子植物可以分为(? ?)
A.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B.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D.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10.甲乙两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下列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类别 动物名称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 1 燕子、青蛙、野兔、鱼
2 蜜蜂、青蛙、蚯蚓、蜘蛛、鱼 2 蜜蜂、蚯蚓、蜘蛛
如果甲的分类依据是“是否恒温”;那么乙的分类依据是(? ?)
A.有无脊椎骨?????? B.有无触角?????
C.有无坚硬的外壳???? D.卵生或胎生
11.下图为某些动物的检索表,表中的⑤与那种动物最相似(? ?)
A.山羊???????? ?B.乌龟????????
C.青蛙???????? ?D.蜥蜴
12.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
A.形态特征????? B.内部构造????
C.生理功能???? D.生存环境

13.草履虫、蚯蚓、海葵、乌贼、血吸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抓住特征仔细辨别他们分别属于(? ?)
A.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 原生动物? 棘皮动物? 扁形动物
B.原生动物? 棘皮动物? 软体动物? 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C.腔肠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扁形动物? 原生动物
D.原生动物? 环节动物? 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扁形动物
14.下列哪项不是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 ?)
A.身体呈现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B.骨薄,有的愈合,有的中空
C.龙骨突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 D.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15.下列植物的根是假根的是(? ?)
A.大豆????????B.松????????C.海带???????D.苔藓
1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蔬菜瓜果大多来自于(? ?)
A.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7.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不是种子植物
C.无花果在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我们在吃香蕉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18.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19.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生物物种进行移地保护,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移地保护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C.建立野生动物园??D.建立水族馆
2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生态系统不具有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必须发动公众广泛参与
C.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湿地、山地、海洋等生活环境破坏有关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
二、填空题(共5题;共13分)
21.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水中,无茎、叶分化的是________.
(2)生活在阴湿环境,依靠叶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是________.
(3)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能用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是________.
22.某学校的周边有柑橘、水绵、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用下面的检索表进行分辨。其中③和④分别是上述六种植物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3.如图为白头叶猴,是生活在广西崇左市的一种珍稀动物,以植物的嫩叶、枝条为食。请填空。
(1)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白头叶猴________受到损坏。
(2)保护白头叶猴最为有效的措施为建立________?。
24.下列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鲤鱼5种动物,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用________呼吸;
(3)麻雀和蝙蝠都会飞行,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这是蝙蝠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5.仔细阅读下列检索表,回答问题:
(1)从检索表中可以看出,蜈蚣和蜘蛛的共同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与蚯蚓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归纳出蜘蛛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0分)
26.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A.???B.C.?D.?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4)实验后将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27.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人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________(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________→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是草履虫应激反应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甲,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向左或向右)。
(2)图中乙,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向左或向右)。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甲: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________的刺激(有利或不利);乙;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________的刺激(有利或不利);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4题;共27分)
29.如图这套邮票讲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出生了,谁是它们的妈妈呢?于是,一场有趣的寻亲之旅开始了。在将金鱼、龟误认为妈妈后,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青蛙妈妈,请回答:

(1)青蛙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
(2)图中龟的胚胎发育方式是________,龟的受精卵大于蛙的受精卵,是因为________。
(3)邮票中的动物用肺呼吸的是(? ?)
A.金鱼???????B.龟????????C.蝌蚪???????D.成蛙
30.以下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由图甲可知,藻类植物________(填“有”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图乙为________(填“苔藓”或“蕨类”,下同)植物,图丙为________植物,A结构为________,C结构为________。
(3)图乙中B是________,只起固着作用。
31.小强在野外找到了6只昆虫,他依昆虫的外形特征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检索表。

(1)下列有关图甲中所示昆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蜉蝣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的特征
B.长蚤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脚细的特征??
C.衣鱼具有尾分三叉、翅不明显、脚宽扁的特征?
D.蚊子具有尾不分叉、一对翅的特征
(2)图乙中的C虫是图甲中的昆虫之一,则C虫为________;
(3)该同学的检索表能不能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________;
(4)同时小强在野外还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它是________。
32.阅读下面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表格和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下表为我国部分动植物类群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类群 我国已知种数 世界已知种数 百分比/%
哺乳动物 581 4 342 13.39
鸟类 1 244 8 730 14.25
爬行类 376 6 300 5.97
两栖类 284 4 010 7.08
鱼类 3 862 19 056 20.3
蕨类植物 2 200~2 600 10 000~12 000 22
裸子植物 约240 850~940 26.7
被子植物 30 000 260 000 10
资料二: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近两成动植物濒危.《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约占其总数的24%.而在全球,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我国珍稀物种﹣﹣普氏原羚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目前种群数量不超过200只.
(1)除资料一的表格列举的生物类群外,你还知道的生物类群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
(2)在上表中,我国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
(3)《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约占其总数的24%.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
(4)为了保护数量急剧减少的普氏原羚,你认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A、章鱼、鲍鱼、鱿鱼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带鱼、金枪鱼、黄姑鱼都具有鱼的特征,属于鱼类,B符合题意。
C、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C不符合题意。
D、海豚、海狮都属于哺乳动物,D不符合题意。
2.B
【解析】A、被子植物有花,裸子植物没有花,A不符合题意。
B、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B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被子植物有果实,C不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外面有果皮包被,D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A、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可以把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A不符合题意。
B、银杏、雪松、苏铁这些植物都是属于裸子植物,B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没有果实.也没有花, C不符合题意。
D、银杏属于乔木, D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a是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b是桃树,属于种子植物;
A、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都细胞构成;故A正确;
B、蕨和桃树都是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故B正确;
C、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中的最高等生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种子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故C正确;
D、蕨类植物是利用孢子繁殖,而桃树是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故D错误。
5.D
【解析】果实是被子植物的花经传粉、受精后,由雌蕊的子房或有花的其他部分参加而形成的具有果皮及种子的器官.种子是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从选项看:葵花籽、小麦粒、玉米粒都属于果实;蚕豆、绿豆、菜豆、芝麻、西瓜籽、花生仁、杏仁都是种子。
6.C
【解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乱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等破坏活动。
7.D
【解析】分类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所以,在选项中所列的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D门。
8.C
【解析】A、肾蕨和水绵都是植物,香菇是真菌,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和灵芝是真菌,豌豆是植物,B不符合题意。
C、小麦、番茄和大豆都是植物,它们的细胞结构最相似,C不符合题意。
D、水稻和葫芦藓是植物,大肠杆菌是细菌,D不符合题意。
9.C
【解析】按照种子是否有种皮包被,种子植物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0.A
【解析】乙同学将燕子(鸟类)、青蛙(两栖类)、野兔(哺乳动物)和鱼分为一类,将蜜蜂(节肢动物)、蚯蚓(环节动物)和蜘蛛(节肢动物)分为一类,可见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
11.A
【解析】A、山羊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体表被毛,胎生,与⑤最相似,符合题意。
B、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用肺呼吸,产有硬壳的卵来繁殖后代,与③最相似,不符合题意。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温不恒定,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在水里产没有壳的卵来繁殖后代,与②最相似,不符合题意。
D、蜥蜴与乌龟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与③最相似,不符合题意。
12.D
【解析】生物分类的依据为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理功能等。
13.D
【解析】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海葵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属于腔肠动物。乌贼身体柔软,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属于软体动物。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
14.D
【解析】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骨薄,有的愈合,有的中空;龙骨突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这些都是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而具有坚硬的角质喙与飞行生活无关。
15.D
【解析】A、大豆属于种子植物,大豆有真根,根茎叶为大豆的营养器官,A不符合题意。
B、松的根、茎、叶等处由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因此松的根不是假根,B不符合题意。
C、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它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所以它没有假根,C不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 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D符合题意。?
16.D
【解析】A、蕨类植物也可供人类食用,如蕨菜,A不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如(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C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蔬菜瓜果就是被子植物所结的果实,D符合题意。
17.B
【解析】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都是植物的果实,具有果实的植物是被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 ?
18.D
【解析】藻类植物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无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后代;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由此可知,三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用孢子繁殖,所以D 说法正确。
19.A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把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0.A
【解析】A、荒漠生态系统中有多种动植物,每种生物又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所以荒漠生态系统也具有多样性,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必须发动公众广泛参与,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只有是因为人类的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使得臭氧层被破坏,湿地、山地、海洋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21.(1)藻类植物
(2)苔藓植物
(3)蕨类植物
【解析】(1)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能用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植株比较高大.
22.水绵;蕨
【解析】1、植物分类中只有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选水绵
2、无种子、有茎叶和根,是蕨类植物的特点,选蕨
23.(1)栖息地(栖息环境)
(2)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1)因为白头叶猴生活在广西崇左市的森林中,如果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白头叶猴的生存环境(栖息地)遭到损坏;
(2)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4.(1)D
(2)鳃
(3)胎生、哺乳
【解析】(1)A与D为无脊椎动物,BCD为脊椎动物。
(2)E为鱼类,终身用鳃呼吸。
(3)蝙蝠为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25.(1)有足
(2)海星
(3)身体分成两部分,没有翅膀,有四对足
【解析】(1)蜈蚣和蜘蛛的共同特征是有足。
(2)与蚯蚓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海星,它们都没有足、没有壳。
(3)蜘蛛的特征可沿检索表从下到上按条目进行罗列,特征为:身体分成两部分,没有翅膀,有四对足。
三、实验探究题
26.(1)B
(2)温湿的体壁
(3)B
【解析】(1)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主要是针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观察所用,显微镜是对及其微小的物体进行观察,如细菌等,而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放大镜;
(2)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湿润的体壁,故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
(3)在探究实验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我们应该修改假设,进行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结果相同,则为实验结论。
27.(1)卵生;蝌蚪
(2)③?
(3)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③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①、②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③号缸”)
【解析】青蛙经过抱对后,雌雄蛙分别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个阶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
28.(1)向左
(2)向右
(3)不利;有利;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解析】(1)甲图中,右侧的水滴中包含着食盐,高浓度的盐水会致使草履虫细胞脱水而导致死亡,因此它会向左运动,逃避不良环境;
(2)乙图中右侧的水滴为肉汁,是维持草履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它会向右侧的水滴运动;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食盐对草履虫为不利刺激,而肉汁为有利刺激,草履虫虽然是单细胞,但是它一个生命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四、解答题
29.(1)体外受精
(2)卵生;龟的受精卵中含有大量的卵黄可以为龟的胚胎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或者龟的胚胎发育需要更多的营养
(3)B,D
【解析】(1)青蛙是通过抱对,雄蛙将精子排入水中,雌蛙将卵子排入水中,因此是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2) 龟是产生卵的,所以龟的胚胎发育方式是卵生;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时主要由卵黄提供营养,卵黄越大营养越多。
(3)鱼类与两栖类的幼体是用鳃呼吸的,而栖类的成体是用肺呼吸的 。
30.(1)没有
(2)苔藓;蕨类;叶;茎
(3)假根
【解析】(1)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图中乙植物为苔藓植物,丙植物为蕨类植物;A为植物的叶;B为苔藓植物假根,C为蕨类植物的茎。
(3)图乙中B是假根,只起固着作用。
31.(1)A、D
(2)蝼蛄
(3)不能
(4)R
【解析】(1)根据检索表可见:A、蜉蝣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的特征,故A正确;
B、长蚤具有尾分叉、翅不明显、脚细的特征,故B错误;
C、衣鱼具有尾分三叉,没有翅不明显、脚宽扁的特征,故C错误;
D、蚊子具有尾不分叉、一对翅的特征,故D正确;
故选AD;
(2)据乙图可见:C虫具有尾分叉、翅不明显、脚宽扁的特征,可见C是蝼蛄;
(3)该同学检索表不能查出所以昆虫的名字,因为该检索表只是小强根据6只昆虫的外形制订的,并不能把所有昆虫包括进去;
(4)马铃薯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根据马铃薯有叶,没有球果、开花、有花粉,因此应是R。
32.(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2)裸子植物
(3)栖息地被破坏;偷猎
(4)建立保护普氏原羚的自然保护区;将普氏原羚移入动物园或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建立普氏原羚种质库等
(5)越强
【解析】(1)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动物包括(无脊椎的)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有脊椎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植物分为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因此除资料一的表格列举的生物类群外,生物类群还有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藻类、苔藓(答出任意两种即可).
(2)在上表中,我国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的生物类群是裸子植物占26.7%,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如滥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偷猎(如滥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
(4)为了保护数量急剧减少的普氏原羚,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建立普氏原羚的自然保护区,将普氏原羚移入动物园或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建立普氏原羚种基因库等;有人建议把普氏原羚引到动物园圈养起来,将会导致普氏原羚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