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初中 学科:生物
2、 课时 1
3、 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家兔的相关知识。
(2)完成课前发的预习学案,收集有关家兔的相关信息。
4、教师课前准备:
有关家兔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课题 《地面上的动物》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以认识地面上生活的多种多样的动物为开头,与第一节观察形形色色的植物内容相呼应。在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活动内容中,主要按照地面不同环境,选取了不同的动物种类。但为了科学、全面地认识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在观察家兔的活动后,紧接着安排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其他哺乳动物的观察活动。这种活动的进行,为学生准确的概述哺乳动物的特征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2.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利用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4.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人体的外形和人体的内部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
由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哺乳动物家兔进行观察和分析,学生在查阅信息库的相关内容后,了解了家兔的有关内容。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和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将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始终做到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在师生共同探究下,使重点得以彰显,难点得以突破。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复习]:
1.请将下面的动物归类:(用磁铁放到黑板上与相应的一类动物对齐)
(纸片材料及磁铁)羊 熊猫 蜥蜴 壁虎 公鸡 蚂蚁 蝴蝶 鹅
猪 龟 老虎 兔子 蜜蜂 蛇
2.和学生一起通过分析将归类错误的动物加以改正。
教师强调:家禽和家畜的不同;哺乳动物的大概特点是全是哺乳的,爬行类动物的大概特点是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
(过渡:我们今天主要以家兔为例来探讨哺乳动物的特征)[来源:学 、 2、 新课讲授
一、家兔——哺乳动物
【图片导入】导入“家兔”的图片
1.体表被毛
【设问、自主阅读】
教师:设问兔毛的种类有哪些?有何作用?夏秋季的变化?家兔的外形分为哪几个部分?(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将问题投影在屏幕上之后,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6页“家兔的外形”相关课文,找寻问题的答案。
【小组讨论、总结】
经过几分钟的阅读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上述两题的答案,同时要求每个小组总结讨论结果并推举一名同学做小组陈述。
【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仔细聆听每小组同学的回答后,对其中优秀的回答给予表扬鼓励,而其中不足的地方给予纠正。
【教师讲授】兔毛有粗毛和绒毛,绒毛有利于保温,粗毛有利于散热。家兔的体毛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换毛,到了夏季,绒毛脱落,粗毛会增多,而到了冬季,绒毛增多,有利于保温
家兔的外形分为头 颈 躯干 四肢 尾;兔子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有利于他的跳跃式的奔跑。
<二>内部结构
【导入下一教学目标:家兔的内部结构】
【图片导入】导入“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的图片,引出家兔的内部结构
教师:在第八章第二节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中我们学习了人体的内部结构,通过回忆人体的内部,想一想家兔的膈将体腔分为哪两个部分?每个腔内分别有哪些器官?(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图片导入】导入“家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文,思考分析问题,小组讨论,代表陈述。
家兔也分颅腔和体腔;打开体腔,我们看到它的体腔也是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
二部分。
学生:胸腔中的器官
心脏:有四腔,这样它的血液循环和输送氧气的能力较强
教师补充:因为哺乳动物的心脏有四腔,它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机体的呼吸作 用产生的热量也就多,这样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所以家兔是恒温动物。
学生:腹腔中的器官
肝脏:肝脏分泌胆汁用以消化脂肪。
胃:有暂时贮存食物的作用。
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盲肠:家兔的盲肠粗大,与消化植物性食物相适应。(兔子的盲肠和人的盲肠的不同,人的盲肠短小)
【教师引导】
教师:在学习人体的内部结构时,我们讲到女性的盆腔中除了膀胱、直肠外,还有卵巢、子宫等器官。那么母兔的生殖器官也有这些吗?
学生:应该有吧???
【图片导入】
教师:人是哺乳动物,人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育方式是用乳汁哺育后代。 家 兔也是哺乳动物,那么家兔的生殖、哺育方式是什么呢?
学生:家兔的生殖、哺育方式应该像人类一样都是胎生、哺乳。
教师:那我们通过下面的视频来看看家兔的生殖、哺育的方式。
教师:大家看完后想一想这样的生殖哺乳方式对家兔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学生:由于胎生和哺乳,使幼儿能够得到母亲的照顾,因此大大提高了哺乳类动物的成活率。
【教师引导】由哺乳动物的胎生过程,想到每个母亲的不易,引发联想到母亲的伟大,教育学生当每年在自己生日的时候,不想忘记这一天是母亲一生最苦难的日子,要知道体贴和爱护自己的母亲。
教师:通过对家兔的学习,你能总结出哺乳动物的特征吗?
【图片导入】导入其他的哺乳动物
宠物狗,具有敏锐的听觉和嗅觉,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
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考拉”(Koala),柔软的绒毛,憨厚天真的眼神,滑稽笨拙的动作,像是摆在玩具店里的毛公仔,奇趣又可爱,被誉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从童话里走出来的动物” ,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河马,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是生物分类法里河马科中的两个延伸物种的其中一个(另一个是倭河马)。原来遍布非洲所有深水的河流与溪流中,现在范围已缩小,主要居住在非洲热带的河流间。它们喜欢栖息在河流附近沼泽地和有芦苇的地方。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袋鼠(kangaroo)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所有澳大利亚袋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
学生总结:体表被毛、运动快速、恒温、哺乳、有膈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家兔的主要特征来探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 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请课后根据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来总结爬行动物的特征。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一.家兔
<一>外形
1.体表被毛
2.分部:头、 颈、躯干、四肢、尾
<二>内部结构
胸腔:心脏(具有四腔,血液循环和输送氧的能力较强,有利于维持 体温的恒定)
肺 (是适应地面生活的呼吸器官)
体腔
腹腔:胃、肾脏、盲肠(粗大,与消化植食性食物相适应)肝脏、小 肠(很长,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大肠
<三>生殖,哺育的特点
胎生 哺乳
哺乳动物的特征
体表被毛、运动快速、恒温、哺乳、有膈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并找出相关知识点。再根据教师提供的互动思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讨,从中体现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以此期望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本节课的缺点是:对学生的放手力度还略有不足,总担心学生学不会,吃不透,老师掌控的依然偏多。以后应更着重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另外本节课学生的活动量不足,如果能够让学生亲自观察解剖家兔的实验估计效果会更好,但也比较费时间,课堂上不容易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