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25 16: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年级学科 八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属于由自然环境过渡到自然资源的一节衔接性课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了基本的了解,对我国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内容的学习都为本节奠定了学习基础。本节教材和其他章节的内容比较起来较为简单,知识点较少,但在整个初中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分析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2)学会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应如何合理利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理念,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资源。 重点:学会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难点: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分类和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了基本的了解,对我国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内容的学习都为本节奠定了学习基础,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自然集中的各种自然资源,那么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积极回答。 关注身边事物导入新课,考查学生对身边自然资源的关注程度,最后问题导入课题。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1)学生分为四大组5分钟,阅读教材P62—65内容,回答问题,提问两组学生。什么是自然资源? 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 (1)学生回答:同学们阅读教材P62—63内容,理解几个概念1~2组代表发言, ①、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②、土地、阳光、森林、水喝水能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利用。 ③、煤炭、是有、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慢,相对与人类历史 1、通过观察及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为后面主要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 PPT出示图片台风、狮子、煤炭、闪电,辨别自然资源。 (3)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区分狮子和煤炭分别属于什么自然资源?引出自然资源的分类,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观看教材P62—63图3.1和3.2,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用2分钟完成教材P63活动题1,并提问2名学生。 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④、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学生看图思考并抢答: ①、台风不是自然资源, ②、狮子是自然资源, ③、煤炭是自然资源, ④、闪电不是自然资源。学生回答:狮子是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观看了解。 2、在图中直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3、读图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读图探究、读图思考,能充分调动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5、由活动直接引入新知,便于学生掌握应用新知。在活动分析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谈收获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地理现象
六、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现状

特征:
地形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