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从“南橘北枳”说起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从“南橘北枳”说起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09: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二课 从南橘北枳说起“南橘北枳”的由来请同学讲一下南橘北枳的意思?
南橘北枳的出处:
根据《晏子春秋》记载,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要羞辱晏婴,便在宴会上故意让人带了一个盗窃犯来,说是齐国人。楚王问晏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生来就喜欢偷盗啊”晏婴回答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长相相似其实味道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水土不一样而已。此人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开始偷东西了,莫非是你们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的?”这下子楚王便无言以对了橘和枳的区别橘枳我国水果产地调查表按照产地给水果分类北方南方苹果,葡萄,桃子,哈密瓜…香蕉,火龙果,椰子“择地而居”的植物齐读课本上第7页内容
读完之后,我们可以明白以下几点:
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有:
2.不同植物对上面这些条件的需求
3.植物对这些要素的需要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4.各地的环境决定了当地植物种类的分布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不一样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物种的栖息居所。由于现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 沙漠植物一般的沙漠植物叶子都比较小,以减少蒸腾作用带来的水分流失,主要代表为仙人球、光棍树、芦荟等等。
寒带针叶林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湿地植物湿地:气温适中,降水多,湿度大,水分充足,适合耐水性的植物。推测他们来自哪里耐旱,怕水渍落叶乔木,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 性喜温暖、湿润,又要排水良好。喜温暖,喜光,不耐寒动物怎样适应环境动物和植物一样,他们的生存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南极和北极非常的冷,所以南极的企鹅,海豹;北极的北极熊,北极狐都长得肥肥的,身上有很厚的脂肪层和密集的体毛,这能帮助他们抵御严寒。
水里面的鱼类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在水里面活动,所以他们的体型都是纺锤形的,体表都很滑,这样在水中活动阻力比较小。并且他们都是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
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都具有非常强健的四肢,这有利于他们的捕食和逃跑。
沙漠里的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用来贮存水。 各种动物其他适应环境的方式冬眠: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半小时也死不了,可是当一只醒着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钟后,就会被淹死
2.迁徙:鸟类春天温度回暖了就到繁殖地去生活繁殖,到了秋天转凉了就集体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鱼类的迁徙称为洄游:为了产卵,不少鱼类都会洄游到出生地 ;哺乳动物迁移:驯鹿在冬天天冷的时候会往南迁移到针叶林带,到了春天转暖了又会回到北边食物丰富的苔原带。
3.换羽:大多数成鸟每年秋季换羽1次,有些种类1年换2次 ,1次在春季,1次在秋季; 鸟类是怎样适应环境的课外拓展蛇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309/036c94a4-c27b-48d3-b742-cf4607dee890.shtml?ptag=vsogou世界气候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