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4 10:0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一、战国七雄:
1.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晋 。
2.齐国由田氏取代。 二、商鞅变法
1.时间:
2.人物:
3.内容:
4.作用:东 南 西 北 中三、都江堰
1.时间:
2.人物:
3.构成:①渠首:分为 三个主体工程。
②灌溉网。
4.功能:
5.意义:齐、楚、秦、燕、赵、魏、韩公元前36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政治、经济、军事)公元前256年(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鱼嘴、宝瓶口 和 飞沙堰防洪、灌溉、水运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都江堰建成后, 成为沃野,被称为“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背景、目的重点知识回顾 百家争鸣第8课zxxkw学习目标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影响。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姓名:
时代:
籍贯:
著作:
身份:
老子(李耳)春秋时期楚国《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如果请你给老子设计一张名片,你打算如何设计?主要思想:(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学说记录:《道德经》《道德经》(1)顺应自然孔子问礼于老子图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姓名:
时代:
籍贯:
身份:孔子(孔丘)春秋时期鲁国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如果请你给孔子设计一张名片,你打算如何设计?历史贡献:大思想家
核心思想:仁道德:主张仁者爱人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大教育家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采取因材施教历史影响:《论语》
儒学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家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实事求是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对这场大变革发表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墨家学派创始人三、百家争鸣孟子战国1、“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3、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
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儒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孟子的话体现了做人要有骨气和浩然正气。荀子战国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人物庄子战国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战国时期道家代表
人物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战国末期法家代表
人物战国“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互相抨击;同时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诸子百家 “仁”“礼”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仁政”“民贵君轻” “无为而治”
“顺其自然” “法治”“中央集权” “兼爱非攻”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讨论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古为今用 南京夫子庙孔子学院美国纽约出版的《名人年鉴表格手册》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 ①孔子 ②柏拉图 ③亚里士多德 ④托马斯·阿奎那 ⑤哥白尼 ⑥弗兰西斯·培根 ⑦牛顿 ⑧伏尔泰 ⑨康德 ⑩达尔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BA当堂训练BB当堂训练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道德经》当堂训练强调依法治国,反对空谈仁义。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当堂训练兼爱非攻(3)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时代特征:从分裂走上统一,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确立,文化繁荣。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