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 3.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 3.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15:4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点斜式和斜截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根据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2.会用直线的方程求出斜率、倾斜角、截距等问题,并能根据方程画出方程所表示的直线.
3.培养学生化归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解直线方程点斜式和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公式推导以及有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难点:直线方程点斜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在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那么,我们能否用给定的条件(点P0的坐标和斜率,或P1,P2的坐标),将直线上的所有点的坐标()满足的关系表示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二、探求新知
师:若直线经过点,且斜率为,求直线的方程.
生:(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设点P()是直线上不同于点的任意一点,因为直线的斜率为,
由斜率公式得:
,可化为:

〖探究〗:思考下面的问题:(不必严格地证明,只要求验证)
(1)、过点,斜率为的直线上的点,其坐标都满足方程①吗?
(2)、坐标满足方程①的点都在过点,斜率为的直线上吗?
生:经过探究和验证,上述的两条都成立.所以方程①就是过点,斜率为的直线的方程.
因此得到:
(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其中()为直线上一点坐标,为直线的斜率.
方程①是由直线上一定点及其斜率确定,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
师: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坐标平面上的所有直线呢?(让学生思考,互相讨论)
生1:不能,因为不是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
生2:对,因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要用到直线的斜率,有斜率的直线才能写成点斜式方程,如果直线没有斜率,其方程就不能用点斜式表示.
师:very good!
那么,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轴所在直线的方程又是什么?
生:因为轴所在直线的斜率为=0,且过点(0,0),
所以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0.(即:轴所在直线上的每一点的纵坐标都等于0.)
而轴所在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轴所在直线上的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0.
所以轴所在直线的方程为:=0.
师:那些与轴或轴平行的直线方程又如何表示呢?
生:(猜想)与轴平行的直线的方程为:;
与轴平行的直线的方程为:.
师:当直线的倾斜角为0°时,,即=0,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直线方程为:,或.
当直线倾斜角为90°时,直线没有斜率,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这时直线方程为:,或.
经过分析,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师:已知直线的斜率为k,与y轴的交点是P(0,b),求直线的方程.
生:因为直线的斜率为,与y轴的交点是P(0,b),代入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得直线的方程为:
即:
(二)、直线斜截式方程:

我们把直线与轴交点(0,)的纵坐标叫做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即纵截距)。方程②是由直线的斜率和它在轴上的截距确定的,所以叫做直线斜截式方程,简称为斜截式.
师:截距是距离吗?
生:不是,b为直线l在y轴上截距,截距不是距离,截距是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相应坐标,是一个实数,可正可负可为零;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非负实数.
师:观察方程,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
生:左端的系数恒为1,右端的系数和常数均有几何意义:是直线的斜率,是直线在轴上的截距.
师:当直线倾斜角为90°时,它的方程能不能用斜截式来表示?
生:不能,因为直线没有斜率.
师:方程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当时,直线斜截式方程就是一次函数的表示形式.
三、例题分析
例1、直线经过点P0(-2,3),且倾斜角α=45°,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画出直线.
师:分析并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得直线方程的斜率.代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求得.
生:(思考后自主完成解题过程)
解:直线经过点P0(-2,3),斜率是:.
代入点斜式方程得.
这就是所求的直线方程,如右图中所示.(画图时,
只需要再找到满足方程的另一个点即可.)
例2、已知直线
试讨论:(1)的条件是什么?(2)的条件是什么?
师:让学生回忆前面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的结论.
生: (思考后互相交流意见、想法。)总结得到:
对于直线
四、课堂精练
课本P99-100练习1,2,3。
说明:通过加强练习来熟悉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与斜截式.
五、课堂小结
师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了解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并了解求解直线方程的一般思路.求直线方程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斜率及一点),根据不同的几何条件选用不同形式的方程.
六、课后作业
P100 习题3.2 1.(1)、(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