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复习小结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复习小结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15:4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坐标系
考情分析
本节内容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对极坐标概念的理解,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区别和相互转化,考查直线和圆极坐标方程的理解和应用,并且熟练进行转化。
基础知识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的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P′(x′,y′),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由O点引一条射线Ox,一个单位长度及计算角度的正方向 (通常取逆时针方),合称为一个极坐标系.O点称为极点,Ox称为极轴.平面上任一点M的位置可以由线段OM的长度ρ和从Ox到OM的角度θ来刻画(如图所示).这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称为点M的极坐标,ρ称为极径,θ称为极角.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化
设M为平面上的一点,它的直角坐标为(x,y),极坐标为(ρ,θ).由图可知下面的关系式成立:
顺便指出,上式对ρ<0也成立.这就是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4、空间直角坐标与柱坐标的变换公式是

空间直角坐标与球坐标的变换公式是
题型一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例1】设点A的极坐标为,直线l过点A且与极轴所成的角为,则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点A的极坐标为,∴点A的平面直角坐标为(,1),又∵直线l过点A且与极轴所成的角为,∴直线l的方程为y-1=(x-)tan ,即x-y-2=0,∴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ρsin θ-2=0,可整理为ρcos=1或ρsin=1或ρsin=1.
答案 ρcos=1或ρcos θ-ρsin θ-2=0或ρsin=1或ρsin=1.
【变式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直角坐标为(1,-).若以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点P的极坐标可以是________.
解析 由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ρcos θ=x,ρsin θ=y可得,ρcos θ=1,
ρsin θ=-,解得ρ=2,θ=2kπ-(k∈Z),故点P的极坐标为(k∈Z).
答案 (k∈Z)
题型二 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例2】在极坐标系中,若过点(1,0)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交曲线ρ=4cos θ于A、B两点,则|AB|=________.
解析 注意到在极坐标系中,过点(1,0)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x=1,曲线ρ=4cos θ的直角坐标方程是x2+y2=4x,即(x-2)2+y2=4,圆心(2,0)到直线x=1的距离等于1,因此|AB|=2=2.
答案 2
【变式2】在极坐标系中,P,Q是曲线C:ρ=4sin θ上任意两点,则线段PQ长度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曲线C:ρ=4sin θ,得ρ2=4ρsin θ,x2+y2-4y=0,x2+(y-2)2=4,即曲线C:ρ=4sin θ在直角坐标系下表示的是以点(0,2)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易知该圆上的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即是圆的直径长,因此线段PQ长度的最大值是4.
答案 4
题型三 极坐标方程的综合应用
【例3】如图,在圆心的极坐标为A(4,0),半径为4的圆中,求过极点O的弦的中点的轨迹.
解 设M(ρ,θ)是所求轨迹上任意一点.连接OM并延长交圆A于点P(ρ0,θ0),则有θ0=θ,ρ0=2ρ.由圆心为(4,0),半径为4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8cos θ,得ρ0=8cos θ0.所以2ρ=8cos θ,即ρ=4cos θ.故所求轨迹方程是ρ=4cos θ.它表示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变式3】 从极点O作直线与另一直线ρcos θ=4相交于点M,在OM上取一点P,使|OM|·|OP|=12,求点P的轨迹方程.
解 设动点P的坐标为(ρ,θ),则M(ρ0,θ).
∵|OM|·|OP|=12.∵ρ0ρ=12.ρ0=.
又M在直线ρcos θ=4上,∴cos θ=4,∴ρ=3cos θ.这就是点P的轨迹方程.
重难点突破
【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曲线C2的参数方程为(a>b>0,φ为参数).在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l:θ=α与C1,C2各有一个交点.当α=0时,这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当α=时,这两个交点重合.
(Ⅰ)分别说明C1,C2是什么曲线,并求出a与b的值;
(Ⅱ)设当α=时,l与C1,C2的交点分别为A1, B1,当α=-时,l与C1, C2的交点分别为A2,B2,求四边形A1A2B2B1的面积.
解:(Ⅰ)C1是圆,C2是椭圆.
当α=0时,射线l与C1,C2交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1,0),(a,0),因为这两点间的距离为2,所以a=3.
当α=时,射线l与C1,C2交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0,1),(0,b),因为这两点重合,所以b=1.
(Ⅱ)C1,C2的普通方程分别为x2+y2=1和+y2=1.
当α=时,射线l与C1交点A1的横坐标为x=,与C2交点B1的横坐标为x′=.
当α=-时,射线l与C1,C2的两个交点A2,B2分别与A1,B1关于x轴对称,因此四边形A1A2B2B1为梯形,故四边形A1A2B2B1的面积为=.
巩固提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直角坐标系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2.点P为曲线C上的动点,求点P到直线l距离的最大值.
解:ρcos=2化简为
ρcosθ+ρsinθ=4,则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4.
设点P的坐标为(2cosα, sinα),得P到直线l的距离d=,
即d=,其中cosφ=,sinφ=.
当sin(α+φ)=-1时,dmax=2+.
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曲线D为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
(1)将曲线C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2)判断曲线C与曲线D的交点个数,并说明理由.
解:(1)由已知得
消去参数α,得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
x2=-,x∈[-1,1].
(2)由ρsin(θ-)=-得曲线D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3=0,
由消去y,得2x2+x-3=0,
解得x=-(舍去)或x=1.当x=1时,y=-2.
故曲线C与曲线D只有一个交点.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椭圆C的方程为(θ为参数,θ∈R.)试在椭圆C上求一点P,使得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
解: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x+2y-4=0,
设P(2cosθ,sinθ),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
所以当sin(θ+)=1时,d有最小值.
此时sinθ=sin=sincos -
cossin=,
cosθ=cos=coscos +
sinsin=,
所以点P的坐标为.
从而椭圆C上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的点P的坐标为.
4.经过点M(,0)作直线l,交曲线C:(θ为参数)于A,B两点,若|MA|,|AB|,|MB|成等比数列,求直线l的方程.
解:根据题意,设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
曲线C化成普通方程得x2+y2=4.

(+tcosθ)2+t2sin2θ=4.
化简整理得t2+2cosθt+6=0,
∴t1+t2=-2cosθ,t1t2=6.
由题意得|AB|2=|MA||MB|,
而|AB|2=(t1-t2)2=(t1+t2)2-4t1t2,
|MA||MB|=|t1t2|=6,
即40cos2θ-24=6,解得cosθ=±,
∴sinθ=,k=tanθ=±.
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x-或y=-x+.
5.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方程为x-y+4=0,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
(1)已知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点P的极坐标为,判断点P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2)设点Q是曲线C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
解析:(1)把极坐标系下的点P化为直角坐标,得P(0,4).因为点P的直角坐标(0,4)满足直线l的方程x-y+4=0,所以点P在直线l上.
(2)因为点Q在曲线C上,故可设点Q的坐标为(cosα,sinα),从而点Q到直经l的距离为
d==
=cos+2.
由此得,当cos=-1时,d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