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选修1-1教案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16:2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渤海高中高二数学教案
使用人:***** 时间:2017年10月31日
课题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1、双曲线的定义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
依据:2017年高考大纲:理解和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求法
教学
难点
说出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依据:从动点轨迹认识双曲线。
自主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双曲线的定义。
2、会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二、能力目标:
1、会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分类讨论、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通过对双曲线定义与椭圆定义的比较,认识到比较法是认识事物掌握其实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理由: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前3分钟
1、教辅第40页《预习自测》1-3
2、目标解读
检查,评价总结小考结果。
小考:《预习测评》1-3
提出自主学习困惑.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准备学习。
3分钟
2.
承接结 果
教材第51页练习A组第1.2题和练习B组题。
2、教师提出问题: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3、学生提出的困惑.
1.巡视检查学生预习习题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补充学生出现的漏洞。
3.解决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问题,并达成共识。
学生自己展示预习习题完成情况。
其余学生互相补充并学生对所展示习题进行评价。
质疑、解答。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10分钟
3.
做、议讲、评
例1: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6的点的轨迹( )
A.椭圆 B.线段
C.双曲线
D.两条射线
变式.过双曲线左焦点F1的弦AB长为6,则(F2为右焦点)的周长是
展示课件
巡视学生完成情况,让学生更准确的应用双曲线的定义。
抽查记忆情况。
1、独立完成课件例题。
2、抽象归纳出双曲线的定义。
3、背会双曲线的定义,并且记住数学表达形式。
通过具体有关双曲线定义的题型体会双曲线的定义,抽象归纳出双曲线的定义式
5分钟
例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式:
(1)焦点在轴上,,;
(2)焦点为,且经过点.
1、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要给予及时的反馈。
3.要对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给出准确的评价,总结。
学生先独立完成例题,然后统一答案。
抽签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
其他组给予评价(主要是找错,纠错)
在具体问题中,探索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挖掘内在规律、发现数学的本质。
10分钟
4.
总结提 升
1、总结本课内容
2.已知双曲线的两焦点为,,双曲线上任意点到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变式】已知双曲线的左支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0,则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
1、提问: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2、引导学生用双曲线的定义解题。
1、讨论思考提出的问题。
2、抽签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
训练学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数学思维。
5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随堂测试小卷
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公布答案。
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小考卷上作答。
同桌互批。
独立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分钟
6
布置下节课自主学习任务
1、阅读《优化学案》41——42页,思考并完成例2,3题(要求有痕迹,要提出疑问)。
2、熟记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组长检查)。
3、完成预习习题卷(上课抽查)
让学生明确下节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自主学习。
3分钟
7
板书设 计
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题展示:
例1:
双曲线的定义:
变式: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
8
课 后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