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1.2.1函数概念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1.2.1函数概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16: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1、集合与函数概念
学科年级:
数学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A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44页。-----《实习作业》。本节课程体现数学文化的特色,学生通过了解函数的发展历史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对函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新的学习方式带给他们的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品尝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3.在合作形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实践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该内容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44页。学生第一次完成《实习作业》,积极性高,有热情和新鲜感,但缺乏经验,所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体现教师的“导演”角色。特别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合理搭配(成绩的好坏、家庭有无电脑、男女生比例、口头表达能力等),选题时,各组之间尽量不要重复,尽量多地选不同的题目,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共享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的熏陶。
四、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交流、分享实习报告
2.交流、分享:(由数学科代表主持。小组推荐中心发言人;以下记录均为发言概述)
(1)学生1:函数小史
数学史表明,重要的数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对数学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对数学分支的产生起着奠定性的作用。我们刚学过的函数就是这样的重要概念。在笛卡尔引入变量以后,变量和函数等概念日益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最早提出函数(fun_ction)概念的,是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最初莱布尼茨用“函数”一词表示幂。175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把给出了不同的函数定义。中文数学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95年)一书时,把“fun_ction”译成“函数”的。
我们可以预计到,关于函数的争论、研究、发展、拓广将不会完结,也正是这些影响着数学及其相邻学科的发展。
(2)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
(3)学生2: 函数概念的纵向发展 :
该同学从早期函数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到十八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讲述了函数概念的发展。其中包括18世纪中叶著名的数学家欧拉对函数概念发展的贡献。接着又讲述了十九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以及现代函数概念——集合论下的函数。函数概念的定义经过三百多年的锤炼、变革,形成了函数的现代定义形式。
(4)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
(5)学生3:我国数学家李国平与函数
学生3描述了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李国平(1910—1996),的身世和他的成长历程。李国平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务。学生还通俗地讲述了李国平先生在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领域的卓越贡献。
(6)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
(7)学生4:函数概念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该学生从历史上重要数学概念对数学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事实出发,讲述了函数概念对数学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是贯穿古今、旷日持久、作用非凡,回顾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看一看函数概念不断被精炼、深化、丰富的历史过程,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函数概念来龙去脉认识的清晰度,而且更能帮助我们领悟数学概念对数学发展,数学学习的巨大作用.
函数概念来源于代数学中不定方程的研究.由于罗马时代的丢番图对不定方程已有相当研究,所以函数概念至少在那时已经萌芽.该学生说道,早在函数概念尚未明确提出以前,数学家已经接触并研究了不少具体的函数,比如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双曲函数等等.1673年前后笛卡儿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的时候,数学家还没有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
从以上函数概念发展的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联系实际、联系大量数学素材,研究、发掘、拓广数学概念的内涵是何等重要.
(8)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
(9)学生5:函数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
该学生说,数学的抽象完全舍弃了事物的质的内容,而仅仅保留了它们的量的属性,即数学抽象的目的只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就决定了数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区别,也决定了数学的特殊性.如果在两个集合元素之间存在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就称为是一个映射.
上述函数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就是一系列弱抽象的过程.学生展示了下表:
(10)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
3.课堂小结:
4.实习作业的评定:
实习作业评价参考意见
级别
标准
很好
1.小组配合默契(有计划、任务分配合理、每人积极认真)
2.报告材料丰富、可靠、线索清晰
3.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1.小组配合良好
2.报告材料丰富、可靠、线索较清晰
3.有一定的独立见解
一般
1.小组配合一般
2.报告材料一般、线索基本清晰
3.有一定的分析
较差
1.小组配合欠佳
2.报告材料贫乏、线索不够清晰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分组:教师需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参加。
4~6人为一个实习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注意学生的合理搭配(成绩的好坏、家庭有无电脑、男女生比例、口头表达能力等),选题时,各组之间尽量不要重复,尽量多地选不同的题目,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共享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的熏陶。
2.选题:教师应该到各组中去了解选题情况,尽量多地选择不同的题目。
根据个人兴趣初步确定实习作业的题目。
用好现在的网络
3.分配任务:
根据个人情况和优势,经小组共同商议,由组长确定每人的具体任务。
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品尝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4.搜集资料:
针对所选题目,通过各种方式(相关书籍----《函数在你身边》、《世界函数通史》、《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等;相关网页---WWW.pep.com.cn、http://www.i3721.com/cz/tbjak/qnj/bsdb8njsxxc/
200605/43459.html等)搜集素材,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并记录相关资料,写出实习报告。
在合作形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实践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实习作业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的重要途径。但事实上,实习作业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所以想通过该教学设计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在高一刚开始的时候,如何做好第一次实习作业,是很关键的。就我们学校条件和学生情况,完全可以做好实习作业的,事实证明学生做得很好。可以通过这次实习作业,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品尝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再者,通过对数学家的了解,感受数学家的精神,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同事点评
该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探讨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但该设计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得不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