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 1.3.2《奇偶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必修一 1.3.2《奇偶性》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16:2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奇偶性》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学会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通过不断设置问题和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及“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在对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判断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及其判断以及其图象特点.
难点:奇偶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对称”是大自然的一种美,这种“对称美”在数学中也有大量的反映,让我们看看下列各函数有什么共性?
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总结各函数之间的共性.
通过讨论归纳:函数是定义域为全体实数的抛物线;函数是定义域为全体实数的折线;函数是定义域为非零实数的两支曲线,各函数之间的共性为图象关于轴对称.观察一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归纳:若点在函数图象上,则相应的点也在函数图象上,即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点,它们的纵坐标一定相等.
二、研探新知
探究一: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1.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叫做偶函数.(学生活动)依照偶函数的定义给出奇函数的定义.
2.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的定义域的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就叫做奇函数.
注意:
①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②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则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探究二: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对定义和注意事项的检验).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偶函数.
(1)
(2)
解:函数不是偶函数,因为它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
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因为它的定义域为,并不关于原点对称.
点评: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先看函数的定义域.
例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 (3) (4)
分析:先验证函数定义域的对称性,再考察.
解:(1)偶函数(2)奇函数(3)奇函数(4)偶函数
具体解析
(1)对于函数,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每一个,都有,所以,函数为偶函数.
同理可得其他几个函数的奇偶性,请同学们自行解答.
点评: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
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确定;
③作出相应结论:
若;
若.
三、归纳小结,整体认识.
本节主要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定义法和图象法,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必须注意首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结合函数的图象充分理解好单调性和奇偶性这两个性质.
一些结论:
1.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
四、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1
(1)、
(2)、
(3)、
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R,
所以为奇函数
(2)、函数的定义域为,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所以为非奇非偶函数
(3)、函数的定义域为{-2,2},,所以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变式训练2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解:(2)当>0时,-<0,于是
当<0时,->0,于是
综上可知,在R-∪R+上,是奇函数.
五、置作业
课后练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