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学习目标
1.能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酶的作用。
2.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3.能够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能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活动中,学习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概述食物中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解释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特点。
难点:
1.举例说出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认识酶在消化过程的重要作用。
3.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
4.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管:消化管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消化腺:消化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只有__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答案:
1.口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2.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肝脏
知识点二:食物的消化
1.口腔内的消化:唾液中含有一种__________,能把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
2.胃内的消化:胃壁内有胃腺,分泌的胃液呈__________性,胃液中含有__________,能将蛋白质进行不彻底的分解。
3.小肠内的消化:在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__________,肝脏分泌的__________,胰腺分泌的__________,都可以用于消化食物。在小肠内淀粉被最终分解成__________,蛋白质最终分解成_____________,脂肪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淀粉酶 麦芽糖
2.酸 胃蛋白酶
3.小肠液 胆汁 胰液 葡萄糖 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营养物质的吸收: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__,而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是由__________吸收的,因此,__________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小肠长约__________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其表面有许多__________,使小肠内表面积增大了约__________倍,况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答案:
1.口 咽 水分 酒精 水 无机盐维生素 小肠 小肠
2.5~6 小肠绒毛 30 小肠绒毛壁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二)合作探究
食物在消化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呢?
答案:
口腔能对淀粉进行初步的消化,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食物在口腔内形成食团,经咽进入食道,靠食道肌肉的蠕动,将食团输送到胃内。胃内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胃的蠕动将食物形成粥状的食糜,食糜借助胃的蠕动被推入小肠。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四、同步练习
1.下列营养物质中,不需经过消化就能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一组是( )
A.蛋白质和无机盐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糖类和水
D.脂肪和维生素
解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可以直接被吸收,食物中的无机物一般都是能溶于水的无机盐类,也能直接被吸收。有机物中的维生素也是能溶于水的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也能直接吸收。只有大分子的蛋白质、糖类、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水解成小分子、易溶于水的物质才能吸收。
答案:B
2.我们在吃馒头或米饭时,如果仔细咀嚼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 )
A.水
B.无机盐
C.淀粉酶
D.糖
解析:馒头或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一种多糖,没有甜味。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是可溶解在水中的糖,而且有甜味。
答案:C
五、自我测评
1.三支试管内有相同量的鲜牛肉,加入配制的等量不同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 ℃温水中,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
A.胃液、肠液
B.胰液、胃液
C.胰液、肠液
D.唾液、胰液
解析:鲜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蛋白质的消化,唾液内无蛋白酶,胃液内有胃蛋白酶,但要注意胃液呈酸性,胃蛋白酶需要在偏酸性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而胰液和肠液都偏中性,生存环境相同,而且,胰液中有胰蛋白酶,肠液中有肠肽酶,能将蛋白质完全消化成氨基酸。
答案:C
2.胃黏膜受到自身蛋白酶的消化而产生临床上所说的( )
A.慢性胃炎
B.胃溃疡
C.胃穿孔
D.胃癌
解析:该题属于考查知识的拓展应用,必须将学过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胃液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胃酸(即盐酸)和黏液。黏液的作用是它经常覆盖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黏液膜,有润滑作用,使食物容易通过,并且能够保护胃黏膜不受食物中的坚硬物质的机械损伤;黏液为中性或偏碱性,能够中和盐酸,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防止盐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消化作用。一旦胃黏膜表面的黏液膜受到损伤,胃蛋白酶就会先消化自身胃壁中的蛋白质,出现胃溃疡。一旦溃疡面进一步加大加深,造成胃壁穿孔,就成了胃穿孔。
答案:B
六、小结
1.食物的消化过程。
2.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