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鲁教版数学九年级第二章测试题(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分)
1.△ABC在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D⊥BC于点D,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sinα=cosα B .tanC=2 C. sinβ=cosβ D. tanα=1
2.(云南中考)在Rt△ABC中,∠C=90°,AC=1,BC3,则∠A的正切值为( )
A.3 B. C. D.
3.在△ABC中,若∠A,∠B满足=0,则∠C的大小是( )
A.45° B.60° C.75° D.105°
4.(金华中考)如图,两根竹竿AB和AD斜靠在墙CE上,量得∠ABC=a,∠ADC=β,则竹竿AB与AD的长度之比为( )
A. B. C. D.
5.如图,在△ABC中,COSB=,sinC=,AC=5则△ABC的面积是( )
A. B.12 C.14 D.21
6.如图,在△ABC中,AC⊥BC,∠ABC=30o,点D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BA,则tan∠DAC的值为( )
A.2+ B.2 C.3+ D.3
7.如图,学校环保社成员想测量斜坡CD旁一棵树AB的高度,他们先在点C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
600,然后在坡顶D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300,已知斜坡CD的长度为20m,CE的长度为10m,则树
AB高度是( )m。
A.20 B. 30 C.30 D.40
8.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B到河边公路的距离,在A点测得/BAD=300,在C点测得∠BCD=
60o,又测得AC=50米,则小岛B到公路的距离为( )米。
A.25 B.25 C. D.25 +25
9.(绵阳中考)一艘在南北航线上的测量船,于A点处测得海岛B在点A的南偏东300方向,继续向南航行30海里到达C点时,测得海岛B在C点的北偏东150方向,那么海岛B离此航线的最近距离
是(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考数据:=1.732,=1.414)
A.4.64每里 B.5.49海里 C.6.12海里 D.6.21海里
10.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BD平分AC,若BD=8,AC=6,∠BOC=120o,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12 B. 12 C.6 D.6
二、填空题(24分)
11.(滨州中考)在△ABC中.∠C=90o,若tanA=,则sinB=___________。
12.如图,在Rt△ABC中,∠C=90o,AM是BC边上的中线,sin∠CAM=,则tanB的值为_______。
13.(烟台中考)在Rt△ABC中,∠C=90o,AB=2, BC=,则sin=_________。
14.全球最大的关公塑像矗立在荆州古城东门外。如图,张三同学在东门城墙上C处测得塑像底部B
处的俯角为11o48',测得塑像顶部A处的仰角为45o,点D在观测点C正下方城墙底的地面上,若
CD=10米,则此塑像的高AB约为________米。(参考数据:tan78o12'≈4.8)
15.(济宁中考)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上有相距2km的A,B两个观测站,B站在A站的正东方向上,从A站测得船C在北偏东60o的方向上,从B站测得船C在北偏东30o的方向上,则船C到海岸线的距离是__________km。
16.如图,在顶角为30o的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若过点C作CD⊥AB于点D,则∠BCD= 15o,根据图形计算tan15o=__________。
17.如图,已知直线1∥2∥3∥4,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那么sina=___________。
18.(潍坊中考)如图,一艘渔船正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航行,在A处测得岛礁P在东北方向上,继续航行1.5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测得岛礁P在北偏东30o方向,同时测得岛礁P正东方向上的避风港M在北偏东60o方向。为了在台风到来之前用最短的时间到达M处,渔船立刻加速以75海里/小时的速度继续航行_________小时即可到达。(结果保留根号)
三、解答题(6+10+10+10+10=46分)
19.已知a是锐角,且sin(a+15o)=,求的值。
20.(扬州中考变式)[问题呈现]
如图①,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连接格点D,N和E,C,DN和EC相交于点P,求tan∠CPN的值。
[方法归纳]
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我们往往需要找出(或构造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观察发现问题中∠CPN不在指教三角形中,我们常常利用网格画平行线等方法解决此类问题,比如连接格点M,N,可得MN∥EC,则∠DNM=∠CPN,连接DM,那么∠CPN就变换Rt△DMN中。
[问题解决]
(1)直接写出图①中tan∠CPN的值为____________。
(2)如图②,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N与CM相交于点P,求cos∠CPN的值。
21.(黄冈中考)如图,在大楼AB正前方有一斜坡CD,坡角∠DCE=30o,高AB=60米,在斜坡下的点C处测得楼顶B的仰角为60o,在斜坡上的D处测得楼顶B的仰角为45o,其中点A,C,E在同一直线上。
(1)求坡底C点到大楼的距离AC的值。
(2)求斜坡CD的长度。
22.(泰州中考)日照间距系数反映了房屋日照情况。如图①,当前后房屋都朝向正南时,日照间距系数=L:(H - H1),其中L为楼间水平距离,H为南侧楼房的高度,H1为北侧楼房底层窗至地面的高度。如图②,坡EF朝北,EF的长为15m,坡度为i=1:0.75,山坡顶部平地EM上有一高为22.5m的楼房AB,底部A到E点的距离为4m。
(1)求山坡EF的水平宽度FH。
(2)欲在AB楼正北侧山脚的平地FN上建一楼房CD,已知该楼底层窗台P处至地面C处的高度为0.9m,要使该楼的日照间距系数不低于1.25,底部C距F处至少多远?
23.在学习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后,数学兴趣小组测量了旗杆的高度。如图,某一时刻,旗杆AB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平台上,另一部分落在斜坡上,测得落在平台上的影长BC为4米,落在斜坡上的影长CD为3米,AB⊥BC,同一时刻,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2°,1米的竖立标杆PQ在斜坡上的影长QR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72o≈0.95,cos72o≈0.31,tan72o≈3.08)
参考答案
一、1.C 2.A 3.D 4.B 5.A 6.A 7.A 8.B 9.B 10.B
二、11. 12. 13. 14.58 15. 16.
17. 18.
三、19.解:∵sin(a+15o)=,且a是锐角,∴a+15o=60o,∴a=45o,
∴原式=。
20.解:(1)2
(2)如图,取格点D,连接CD,DM。∵CD∥AN,∴∠CPN=∠DCM。∵△DC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CM=∠D=45°,∴cos∠CN=cos∠DCM=。
21.解:(1)在Rt△ABC中,∠BAC=90°∠BCA=60°,AB=60米,则AC==20(米).
答:坡底C点到大楼的距离AC的值是20米.
(2)过点D作DF⊥AB于点F,则四边形AEDF为矩形。设CD=2x米,则DE=x米,CE=x米。在Rt△BDF中,∵∠BDF=45°,∴BF=DF,∴60-x=20+x,解得x=40-60,
∴2x=80-120,∴斜坡CD的长度为(80-120)米。
22.解:(1)在Rt△EFH中,∵∠H=90°,∴tan∠EFH=i=1:0.75==.
设EH=4x,则FH=3x,∴EF==5x.∵EF=15,∴5x=15,∴x=3,∴3x=9,4x=12.即山坡EF的水平宽度FH为 9m.
(2)∵L= CF+FH+EA=CF+9+4=CF+13, H=AB+EH=22.5+12=34.5,H1=0.9,∴日照间距系数=L:(H-H1)=.∵该楼的日照间距系数不低于1.25,
∴≥1.25,∴CF≥29.
答:要使该楼的日照间距系数不低于1.25,底部C距F处至少29m远.
23.解:作CM∥AB交AD于点M,MN⊥AB于点N.由题意得,即 ,CM=米.在Rt△AMN中,∵∠ANM=90°,MN=BC=4米,∠AMN=72°,∴tan72o=,∴AN=4×tan72°≈12.3(米).∵MN∥BC,AB∥CM,∴四边形MNBC是平行四边形,∴BN=CM=米,∴AB=AN+BN=12.3+1.5=13.8(米).所以旗杆的高度约为13.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