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21: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1 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2 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
探究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 制定计划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空气
不洒水
橱柜
一点水
橱柜
很多水
橱柜




一点水
冰箱
不萌发
不萌发
2号瓶
萌发
不萌发


不洒水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2号瓶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组
2号瓶
不洒水
橱柜
一点水
橱柜
很多水
橱柜
一点水
冰箱






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1.下列最适于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 )
A.潮湿松软的壤 B.冰冻的土壤
C.干旱疏松的土壤 D.潮湿板结的土壤
2.小麦播种后,浇水过多种子不容易发芽的原因是( )
A.温度过低  B.水分过多
C.缺乏空气   D.胚已经死亡
3.仓库中储存的种子不能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不适宜  B.缺乏足够的水分
C.空气不充足   D.以上三项都是
A
C
B
练一练
4、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如果将此装置放在温暖的
地方,能够萌发的种子是________,
原因是种子萌发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如将此装置放入冰箱里面不能萌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2号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1、2、3号都不能萌发
如果所有必备的环境条件都满足了,
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呢?
胚不完整
种子已死亡



探究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有些种子虽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外界条件
也适宜,但是它们成熟以后不能立即萌发,你知道其中
的原因吗?
种子的休眠:有些植物的种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睡
眠”才能萌发,这种现象叫做种子的休眠。
(种子经过休眠就可以躲过严冬,繁衍后代。这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正在休眠期
不能萌发的种子有:
干瘪的种子
被昆虫咬坏的种子
储存时间过长、已经死亡的种子
正在休眠期的种子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饱满的
2、胚是完整的
3、种子是活的
4、已度过休眠期
笔记







探究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92内容,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膨胀
2、种皮破裂
3、胚根发育成幼根
4、胚轴伸长
5、胚芽发育成幼叶和幼茎
种子萌发的过程
2、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 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1.黄豆芽中可食用的细长发白的部分,主要是由黄豆种子的( )发育而来。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C

c
种子萌发时不需要外界再供应营养
练一练
想一想,议一议
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请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清明前后,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
储存时间短,
饱满的,
胚是活的、完整的,
种子已度过休眠期
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小结
1、种子吸收水分
2、子叶或胚乳转运营养
3、胚根发育成根
  胚轴伸长成为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种子萌发的过程:
小结



探究:测定种子发芽率
为什么要测?

怎么测?
种子内的胚具有一定的寿命。种子的发芽率是衡量种子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发芽率太低,就会影响亩产量。发芽率只有大于95%才适用与农田播种)
抽样检测法: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
测量结果:
发芽的种子数
种子发芽率=———————×100%
供检测的种子数

方法:抽样调查
重复测定两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