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历史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
第8课 百家争鸣
复习巩固
战国七雄
形成:三家(韩、赵、魏)分(1)____,“田氏代(2)____”
著名战役:(3)________之战;马陵之战;(4)________之战,秦国具备统一中国的实力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变法
都江堰
晋
长平
齐
桂陵
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5)______年
经济上:废除(6)_________,允许(7)________自由买卖;奖励(8)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9)________;统一度量衡
政治上:确立(10)________,由(11)_______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军事上:奖励(12)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内容
意义: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56
井田制
土地
耕织
县制
军功
国君
徭役
都江堰
修建时间:(13)_______后期
修建者:(14)_______
地点:四川(15)______岷江上游
性质: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主体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16)__________”。
战国
天府之国
李冰
成都
第8课 百家争鸣
1、生平简介:
春秋后期楚国人,姓李名耳,学识渊博。
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②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是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老子
5、历史地位:
4、学说记录:
3、政治主张
2、思想观点: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
难——
长——
高——
强——
前——
生——
易
短
矮
弱
后
死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
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
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姓名:
时代:
籍贯:
著作:
身份:
思想:
孔子(孔丘)
春秋时期
鲁国
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儒家学派创始人
(1)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2)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3)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弟子三千,成就突出者72人)
2、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教育成就
(1)教育对象:
(2)教学方法:
(3)学习方法:
(4)学习态度:
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所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纽约联合国大厦
联合国总部大厦的壁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历史影响: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动漫标准像
孔子学院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仁”
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治政要以德为首,以德治政首先要言正。以德治政才能使天下归服。以德治政才能凝聚人心。
“道之以德”:用道德来引导、约束老百姓,用礼法、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那么老百姓就会知道什么是耻辱并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
(1)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
(2)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何谓“百家” ,何谓“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和代表人物?
三、百家争鸣
儒家孟子
儒家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呈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名翟,战国时鲁国人。
历史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著作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墨子》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
思想主张
“仁政”治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著作
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富贵了不能淫欲,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你怎么理解孟子从这段话中表达的思想?
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荀子
战国
主要思想: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爱人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学习延伸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育理论:
个人修养:
维护社会稳定:
伦理道德: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学习探究
庄子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主要思想: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
韩非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主要思想: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历史地位: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子》
韩非子
理论来源
观点主张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发展趋势
作 用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拓展延伸
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理由是什么?
互动探究
(1)法家。
(2)理由:①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时期,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②法家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奖励耕战;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承认土地私有;文化上主张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等,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影响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各种学派在互相争论和评判的同时又互相吸引,营造了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氛。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百家争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课后活动
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是我所追求的,熊掌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只有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了。
当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要分清主次,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仁”;“爱人”;“为政以德”;办私学;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孟子 战国 “仁政”治国;“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道家 老子 春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庄子 战国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春秋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以下当今的思想观点与古代百家争鸣哪一家学说相同?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儒家,礼治)
团结友爱
(墨家,兼爱)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墨家,非攻)
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儒家,有教无类)
廉政、廉洁、自律
(儒家孟子,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依法治国
(法家韩非子,法治)
以不变应万变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道家庄子,)
课堂练习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法家,用刑罚加强管理
儒家,教化学生
道家,无为而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