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倍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复习有关倍的知识。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
承前启后
倍的认识→整理复习→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明确“倍”是两种数量间的一种关系,正确建立倍的概念。
2.会用“倍”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倍”的本质意义。
化解措施
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考点
出示题目
分析解答
同步检测
考点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双袜子的9倍,买一双鞋要多少元?
分析: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双袜子的9倍,求一双鞋的价钱,就是求4的9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答:4×9=36(元)
1.小明今年12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妈妈今年多少岁?
12×3=36(岁)
考点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一顶帽子的价钱是一双袜子的几倍?
分析:一顶帽子24元,一双袜子4元,求一顶帽子的价钱是一双袜子的几倍,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解答:24÷4=6
2. 商店开业挂彩灯,黄灯有72盏,黄灯的数量是红灯的4倍,红灯有多少盏?
72÷4=18(盏)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教师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区别:
(1)意义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单位名称,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没有单位名称。
陪优作业
24个小朋友吃晚饭,每人用一个饭碗,平均3个人共用一个菜碗,饭碗的个数是汤碗的4倍,这顿晚饭一共用了多少个碗?
24÷3=8(个) 24÷4=6(个) 24+8+6=38(个)
名师点睛
“倍”的认识是后面继续学习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好。本节复习课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二、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