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0.1.5《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问题》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0.1.5《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问题》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07: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问题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问题
课型
复习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针对分数知识的复习,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并能应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承前启后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问题→整理复习→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3.会用图示法表示集合问题。
4.经历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结合图示解决集合问题。
难点: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化解措施
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集合问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考点
出示题目
分析解答
同步检测
考点1:分数的初步认识。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分析:先数准每幅图是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把平均分成的份数作为分母;再数一数每个整体中阴影部分占几份,把阴影部分所占的份数作为分子。
解答: 5 6  3 5  6 8  5 6
1.填一填。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六块,每块是这个苹果的(六)分之(一),写作( 1 6)。
(2)六分之五写作( 5 6);读作(六分之五)。
考点2: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
14〇15
39〇49
38+58〇1
分析:比较分数的大小,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解答:> <  =
2.比较大小。
答案:> < > <
考点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一块菜地种蔬菜的情况如下图:
(1)种的白菜和萝卜一共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2)这块菜地还剩几分之几没种菜?
分析:菜地被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白菜占38;萝卜占28。要求两种蔬菜一共占几分之几,用加法计算;要求这块菜地还剩几分之几没种菜,用1减去已经种的几分之几。
解答:(1)38+28=58
(2)1-58=38
3.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小明吃了1块,剩下的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78
考点4:集合问题。
学校乐器队有42人,会拉小提琴的有28人,既会拉小提琴又会弹电子琴的有16人,没有两种乐器都不会的人。会弹电子琴的有多少人?
分析:会拉小提琴的人数+会弹电子琴的人数-两种乐器都会的人数=总人数。
解答 42-28+16=30(人)
4.三年级有214人去旅游,带面包的有167人,带方便面的有198人,每人至少带这两种食品中的一种,这个年级中两种食品都带的有多少人?
167+198-214=151(人)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教师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问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分数的大小,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相同看分子。
(3)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集合问题的解题方法:参加A活动的人数+参加B活动的人数-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
陪优作业
如下图,两块木板重叠放在一起长72米,其中一块木板长45米,重叠部分长12米,另一块木板长多少米?
72-45+12=39(米)
名师点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借助“维恩图”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集合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