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冰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感知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学会在大胆猜测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猜想。
2、会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探究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1.知道冰、雪、霜、雾淞等都是“水”的固体形态。
2.认识水在0℃时会凝固成冰。
3.知道霜是水蒸汽遇到0℃以下的物体时直接变成的冰。
学具:冰、水、易拉罐、电子温度计、烧杯、盐、筷子、试管、试管架
教学重点:学会合理猜想并探究水的冰点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霜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金佛山的冬天的冰凌,雾凇,雪,霜.
师:提问?
他们的形成都与什么物质相关?(水)板书:水
师:那么水和冰什么区别呢?(水能够流动,而冰不能)
小结:其实冰就是固态的水。
二、探究水结冰的温度范围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水蒸汽遇冷会变成水(板书水蒸气遇冷)那么水怎样才会结成冰呢?(学生大胆猜想)
其实同学们的方法都是让水的温度降低,那是不是把水放进冰箱里后,立刻就能结冰呢?(不会)其实水结成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水的温度降低到某一个温度的时候,会有少许的水开始结成冰,然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水变成冰,最有才是全部的水结成冰。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就是:当水的温度降低到哪一个特定的温度时,水才开始结冰(板书:降温)?
(展示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呢?(学生大胆猜想)
师:同学们的猜想真多呀?这样吧,老师先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看同学们的猜想是否合理?
老师准备了三瓶水,一号是常温下的一瓶矿泉水;二号是冰箱里取出的一瓶冷冻后矿泉水(注意有冰吗?);三号是完全结成冰的矿泉水。
1、使用温度计同时展示一号、二号、三号的温度,让学生上台读数,老师记录。(这里注意如果学生不知道零下温度怎么表示,老师要讲解)一号和二号比较温度降低了,但结冰了吗?(没有),三号已经全部结冰了。那么说明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应该比( )℃低,比( )℃高?
2、小组讨论:组长把你们小组猜想的数据填写在探究实验单中?
次数
第一次猜想
第二次猜想
第三次猜想
温度
( )℃
( )℃
( )℃
是否有冰
有打(√)
无打(×)
三、探究水结冰的实验
接下来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1、介绍“冰箱”的器材名称。
2、视频展示实验的步骤:
(1)将冰倒入易拉罐内,在加入盐后充分搅拌。(介绍盐的作用)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内,再将其插入易拉罐的中心位置.
(3)当温度计示数下降到猜想的第一个温度时,取出试管,观察是否有冰产生?
3、温馨提示
(1)实验中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易拉罐外壁。
(2)观察是否有冰出现时,可以用纸巾把试管的外壁擦拭干净并倾斜试管,便于观察。
(3)组长负责记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4)实验中注意安全
4、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水的温度降低到0℃时开始结冰。(板书0℃)
5、解释科学实验的误差现象
6,知识迁移:什么天气情况下会下雪?
四、拓展延伸
观察冰箱外壁上的“结冰”现象,说说这个冰是怎么来的?解释生活中的雾凇现象?板书(水蒸气遇冷形成霜)
五、观看视频,激趣结尾。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