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七年级上册 科学第一章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卷尺???????????????????????????????B.?游标卡尺???????????????????????????????C.?螺旋测微器???????????????????????????????D.?挂钟
2.如图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3.在运动会上的掷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
4.要测量如图中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细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拉长的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用卷尺直接测量
5.发育正常的小雷身高约1.7m,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 )
A.?量程0~2m,分度值1cm????????????????????????????????????B.?量程0~10m,分度值1dm
C.?量程0~1m,分度值1cm????????????????????????????????????D.?量程0~15cm,分度值1mm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7.身高 160cm 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 5 臂展,约 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 10 步幅,约 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 4 拃,约 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科学课本厚 1 指宽,约 10cm
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时,每步约0.5m???????????????????????????????B.?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
C.?人的正常体温为42℃??????????????????????????????????????????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9.下列仪器中,哪一组既能被加热,又能用于物质的反应(?? )
A.?b和c????????????????????????????????????B.?d和g????????????????????????????????????C.?b和e????????????????????????????????????D.?e和g
10.对需要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同学们应具有的科学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对自己身上的某些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身高大约160cm?????????B.?身体体积大约是50dm3?????????C.?体温约37℃?????????D.?手指甲宽度约为1mm
11.量液体时,将量筒放好后,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 15mL????????????????????????B.?大于 15mL????????????????????????C.?小于 15mL????????????????????????D.?无法确定
12.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或实验现象的记录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水浇灭
D.?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13.某初中科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硫酸溶液?????????????????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CuO粉末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D.?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1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自己的圆珠笔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甲的测量值为 8.1 笔长,乙的测量值为 8.8 笔长。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甲的估计值 0.1﹤0.8,所以甲的误差小????????B.?乙的测量值 8.8﹥8.1,所以乙的测量较准确
C.?课桌的长度应取平均值,即为(8.1+8.8)/2 笔长???D.?甲的圆珠笔可能比乙长些
15.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180秒=180秒×1/60=3分?????????????????????????????????B.?1.8千克=1.8千克×1000克=1800克
C.?1.8米=1.8×1000=1800毫米???????????????????????????????D.?0.18升=0.18×1000毫升=180毫升
二、填空题(共6题;共21分)
16.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寒暑表的温度示数为________摄氏度。
(2)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厘米。
(3)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毫升。
17.温度是指物体________,实验室常用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来测量,这些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18.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蜡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________毫升;
B.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
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________毫升,则铁钉体积为________厘米3;
D.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
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________毫升,则蜡块体积为________厘米3。
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V=________(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
19.如图甲所示是某汽车油量表示意图,表示的是汽车油箱内所剩汽油是________。图乙是表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20.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毫升、分度值为5毫升,量筒B量程为100毫升、分度值为1毫升)。
实验过程:
①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选择________(填“量筒A”或“量筒B”)测量。
②将量筒放在________的工作台上。
③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
④________。
⑤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________。
2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6分)
22.【资料】1583年,伽利略经测量发现悬挂的油灯摆动时具有等时性。如图所示,将密度较大的小球作为摆球,用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悬挂于O点,组装成一个摆,在θ<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摆的周期(摆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l(摆球重心到悬挂点O的距离)有关。
【质疑1】小科认为:摆球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摆动会越慢,周期会越长。
【探究1】选择不同的小球作为摆球进行实验:①测摆球的直径D和质量m,计算出b摆球的密度ρ;②组装摆;③调节摆长,使摆长为800.0mm;④在0<5°时,让摆球从4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测出摆动30次的时间T30;⑤计算周期T;⑥用木同的摆球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摆长1=800.0mm
次数 1 2 3 4
物理量 铝球 铁球A 铁球B 铜球
D/mm 22.22 22.24 22.20 22.20
m/g 15.5 25.3 44.7 51.0
ρ/g·-3 2.7 4.4 7.8 8.9
T30/s 53.88 53.94 53.85 53.87
T/s 1.796 1.798 1.795 1.796
(1)【思考1】测摆周期是通过测T30后求出T,而不是直接测T,这是为了________?。
(2)实验数据说明,摆长一定时,摆的周期与物体的质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这一结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3)【质疑2】为什么资料中要求用密度较大的小球做摆球呢?
【探究2】小科用D=39.86mm、ρ=0.08g/cm3的乒乓球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出T=2.023s。
【思考2】摆长一定时,用乒乓球做实验测得的T明显变大。其实,当摆球密度很小时,空气对摆周期的影响不可以忽略,因为摆球受到的外力— ________?不可忽略了。
23.学生为测定科学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 ;
(d)取得科学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________上述步骤中________步骤是错误的,应改为________。·
四、解答题(共2题;共15分)
24.如图是老师自制的温度计模型,用一个圆底烧瓶模拟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红色液体。常温下(25℃)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细心观察会发现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会先稍微下降,然后再上升,请解释这一现象。
25.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长度为10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60cm。
(1)对于这支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升高1℃时,液柱伸长多少cm?
(2)现在,发现液柱的长度为18cm,则现在温度为多少℃?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B 4. B 5. A 6. B 7. A 8. A 9. C 10. D 11. C 12. C 13. B 14. D 15. D
二、填空题
16. (1)23(2)1.2(1.20)(3)20
17. 冷热程度;液体的热胀冷缩
18.24;26;2;49;23;A;V3-V2
19. 35L;2.30 厘米
20.量筒B;水平;将n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的硬币浸没在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V-V水)/n
21. A;1mm;2.20厘米
三、实验探究题
22. (1)减小实验误差(2)无关(3)空气阻力(或空气浮力)
23. dbac或bdac;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 ;(其他合理也可)
四、解答题
24. 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由于玻璃和红色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玻璃先受热膨胀,使得内部空间增大,所以红色液柱先下降随后热传导到红色液体,液体热胀冷缩比固体明显,所以红色液柱上升,因此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红色液柱会先下降再上升。逻辑严密
25. (1)测量温差:100℃-0℃=100℃,液柱长度差:60cm-10cm=50cm,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液柱长度差的关系为外界升高 1 摄氏度,液柱伸长0.5厘米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时,液柱长10厘米,因此当液柱为18厘米时,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8cm÷0.5cm/℃+0℃=1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