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入门 专项练习(实验探究题&解答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科学入门 专项练习(实验探究题&解答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5 11: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综合题专项练习)
一、实验探究题(共7题;共27分)
1.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________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________?。
(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毫升????????????????????????????????B.?50毫升????????????????????????????????C.?80毫升????????????????????????????????D.?95毫升
2.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陆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次数 降落伞伞绳长(m) 降落伞的形状 降落伞的面积(m2) 伞降落的高度(m) 降落伞总质量(g) 降落伞滞留的时间(s)
1 1 圆形 0.5 3 20 3.67
2 1 圆形 1 3 20 5.82
3 1 圆形 1 3 30 4.91
4 1 正方形 1 3 20 5.81
5 1.5 正方形 1 3 20 5.83
6 1.5 正方形 1 6 20 9.24

(1)活动中除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外,还需要的工具有________。
(2)分析数据________可知:在其他因素相同时,伞面面积越大,伞在空中滞留时间越长。
(3)分析数据5、6可知:________。
3.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如图所示是小王同学的一次实验,则测石蜡的体积需要用到下面四图中的哪几幅数据________、小铁块的体积是________?。

4.下面是小范同学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沸腾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1)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请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
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26℃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小范发现,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测量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时,不同的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范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呢?她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验普通水银温度计:
⒈检擦温度计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损、刻度是否清晰,否则就得更换;
⒉用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冰块,让它自然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
⒊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出此时示数为2℃;
⒋取另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⒌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读出此时示数为98℃
①若用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物体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②若测量某未知温度的物体时,示数为26℃,则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
5.甲、乙两同学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上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
6.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总的体积V1 ,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
7.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完成下列有关测量的问题。


(1)图甲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图乙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A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由图可知________尺使用不正确,根据正确使用的尺读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3)如图丙所示的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二、解答题(共8题;共51分)
8.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则: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



9.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图中A为小烧瓶,B为玻璃管,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兴趣小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h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8 20 22 24 26 28
h/cm 27.5 22.3 17.2 12 6.9 1.8
前后两次测量的h的差值/cm 5.2 5.1 5.2 5.1 5.1


试分析回答:
(1)由实验可知h值随温度的降低而 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在玻璃管上刻有不同的温度值,则温度的数值从上到下越来越________?。
(3)若此时的h值为53cm,则所对应的温度约为________?℃。
10.? 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如图所示该温度计近似真空是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它的一端是玻璃泡,另一端开口事先往管内灌少许带色的水,然后把开口倒过来插在带色水的容器里。请问该温度计玻璃管上的刻度应该是上高下低还是上低下高?并请说明理由。(忽略外界因素干扰)





11.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以后,小明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温度计能够测量水的沸点。
(1)他自制的温度计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他把这个温度计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了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他又将自制的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边,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98℃、95℃、103℃,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小组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
??? ?
(3)小明还完成如下实验:小瓶中装满带颜色的煤油,给小瓶配的橡皮塞上插进一根内径为2mm的玻璃管,使橡皮塞密封瓶口如图所示。分别把瓶子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沸水中,液面稳定时记下两个标记。小芳在把A、B两点间分成100等份的过程中,发现刻度线太密不容易标定温度值,若要把相邻刻度线的间距变宽,要用另一根玻璃管加以改进,该替换的玻璃管的特点是________。



12.江滨经过景观改造后,成为了市民喜爱的休闲健身之处。夜晚的江滨,有人赏景有人跑步,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其乐融融。小明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在防洪堤步行,他好奇想要测量出自己步距的大小,而步距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通过步距测得一段路程的长短。
(1)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________。
(2)小明测出自己的步距是0.65m,他在防洪堤上一共走了 5000 步,则小明走了多少路程?



13.小明同学从玩具电动机中拆下一段细铜丝(漆包线),经测量长度为 h 米。他想进一步测量其体积,家里没有量筒,身边的测量工具仅有毫米刻度尺,怎样用刻度尺测量其体积呢?请你帮助他写出实验步骤,并列出计算方法。(测量所得的结果可以用字母表示)。
14.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小宇说:“把温度计插入水中,然后立即进行读数。”小丽说:“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而小强却说:“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时间越久越好,因为这样读数更精确。”请你对他们三人的看法发表评论。
15.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图所示.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则“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 (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
(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 , 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 , 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 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岀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3)A,B,C
2. (1)刻度尺、秒表(2)1、2(3)在其他因素相同时,伞降落高度越大,伞在空中滞留时间越长
3. BD;V2-V1
4. (1)BACEDF;偏大(2)50;25
5. (1)甲(2)乙;取出小石块时会带出部分水(3)20
6. (1)甲(2)乙(3)20
7.(1)543.19(2)1mm;B;2.20(3)热胀冷缩;b
二、解答题
8. (1)解: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这两个刻度之间格数为:80-30=50,那么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00℃÷50=2℃;
(2)解: 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为:100℃+2℃×(100-80)=140℃;
(3)解: 温度计的最低温度:0℃-2℃×30=-60℃;
温度计的最高温度:100℃+2℃×70=240℃。
9. (1)升高(2)高(3)8.2
10. 应该是上低下高。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细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减小,管中的液面上升
11. (1)25℃(2)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3)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变小
12. (1)先测量出走 10 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2)3250 米
13.解:①把铜丝线紧密缠绕到铅笔上,一共缠 n 匝。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 n 匝的长度是 L。
③计算铜丝的半径 r =L/2n
④计算铜丝的底面积:S=π×r2=π×L2/4n2
⑤计算漆包线的体积:V=Sh =πhL2/4n2
14.小宇的说法不正确;小丽的说法正确;小强的说法不正确。
15. 每个小格的面积S1=3cm×3cm=9cm2
每只脚的面积S=9cm2×41=369cm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