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进位加(P14例3)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以情境图为实际背景引出例3,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材结合小棒图有序地呈现竖式计算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加法中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同时在竖式计算中重点突出进位的写法,让学生经历了探索计算方法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
承前启后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
2.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3.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算理。
化解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口算。
7+6=8+4=
9+5=7+5=
5+8=6+6=
2.笔算35+34,指名板演。
3.导入新课。
师:如果将35+34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5+37,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1.独立计算,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35+34,复习竖式计算的方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列竖式计算。
24+33=57
45+52=97
36+41=77
14+64=78
自己列竖式。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组织学生根据教材第14页情境图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教师提出问题: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个位相加是什么样的情况,你会计算这样的算式吗?
3.组织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汇报。
师: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出的1捆是哪来的?
5.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用竖式计算。
6.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列出算式35+37。
2.尝试计算个位相加,发现个位相加等于12,比10大,思考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试做后汇报做法。
方法1:数一数。
方法2:用小棒摆一摆。3捆小棒与3捆小棒合起来是6捆,就是60根。5根小棒和7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60根加上12根就是72根小棒,所以35+37=72。
……
明确:7根加上5根是12根,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2根就变成了1捆零2根,和6捆加在一起就变成了7捆零2根。
用竖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明确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
6.交流算法后明确:当个位相加满十的时候,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的时候,要加上进位的1。
2.填一填。
(1)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2)最大的一位数加最小的两位数是(19)。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5+38=63
67+16=83
29+48=77
28+46=74
自己说一说计算过程。
4.解决问题。
一辆玩具车38元,一架玩具飞机46元,小明买了一辆玩具车和一架玩具飞机,一共花了多少钱?
38+46=84(元)
口答:一共花了84元。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2.下面的计算对吗?先判断,再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
1.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2.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的过程:第一题中个位相加满十没有向十位进位;第二题中个位的0漏写了。
5.小红和爸爸去海洋馆参观,成人票每张36元,儿童票每张18元,小红和爸爸买票一共要花多少钱?
36+18=54(元)
口答:一共要花54元。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计算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个位进上来的1。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5+37=72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培优作业
妈妈去超市买水果,买水果花了45元,还剩下39元,妈妈原来一共有多少钱?
45+39=84(元)
口答:妈妈原来一共有84元。
名师点睛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摆小棒。在摆小棒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满十进1”的知识形成过程,为笔算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奠定基础。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