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直角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认识直角(P40例3、例4)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3通过让学生观察国旗、椅子、双杠上的角,使学生体会到这些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由此引出直角的概念。例4通过直观图呈现了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使学生体会直角的特点。
承前启后
角的初步认识→直角的认识、直角的画法→认识锐角、钝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
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直角并会判断直角。
难点: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化解措施
动手操作、抽象概括。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三角尺、不规则纸。
学具准备:三角尺、不规则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提问:(展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它由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教师将活动角转动成直角,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这个角有什么特点呢?
3.揭示课题: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这样的角叫直角,这节课我们专门来研究它。(板书课题)
1.观察活动角,复习对角的认识,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认真观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认真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1)黑板板面上有(4)个直角。
(2)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有(1)个直角。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直角。
2.组织学生做折纸游戏。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第40页中折直角的方法动手折直角,并互相比一比,明确直角的特点。
3.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1)引导学生找出三角尺上的直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4.画直角。
(1)引导学生回忆角的画法。
(2)课件展示教材第40页例4,组织学生自学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并动手画直角。
1.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汇报:课本封面上的角,桌面上的角,墙面上的角,窗子上的角……
2.自主学习教材第40页折直角的方法,并动手折直角,明确直角的特征。
3.(1)小组内交流并找出三角尺上的直角,摸一摸,感受直角的特点。
(2)小组内探究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的方法,并实践操作。(先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再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看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角的另一条边是否重合。如果重合,那么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重合,那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
4.(1)回忆角的画法。
(2)自学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并动手画直角。明确画法: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笔直的线作为直角的一条边,然后将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与所画的顶点重合,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线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笔直的线,最后标出直角符号。
2.用三角尺比一比,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3.下图中各有几个直角?
4.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
(画法不唯一)
5.判断。
(1)没有比直角再大的角。(×)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3)黑板板面上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同样大。(√)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在方格纸上画直角。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画直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游戏:在正方体或长方体纸盒上找直角,看谁找得又快又全。
1.小组讨论如何在方格纸上画直角,明确:沿着方格两条交叉的线画即可。
2.分组找直角,汇报:每个纸盒有6个面,每个面上有4个直角,一共有24个直角。
6.时钟几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3时整时和9时整时。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直角的大小都相同。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认识直角
培优作业
小丽是上午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时去公园玩耍的,在下午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时返回。你知道小丽是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返回的吗?画一画。
名师点睛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物图抽象出直角,通过找生活中的直角、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折直角等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深入认识直角,明确生活中处处有直角,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直角的画法”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