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P47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教学乘法的意义。教材借助主题图的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情境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借助小精灵的语言,表达了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承前启后
加法→认识乘法→归纳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3.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够学会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写成乘法的形式进行计算,经历探究乘法意义的过程。
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难点:理解相同加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化解措施
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创设情境。
星期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到游乐园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玩了什么。
课件展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选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课件展示。
(1)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3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有4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3)过山车上有7排座位,每排坐2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1.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信息,全班交流。
2.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要求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3.观看老师课件出示的问题,猜想解题方法。
(1)求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可以用加法计算。
(2)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可以用加法计算。
(3)求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可以用加法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怎样能快速算出得数。
1+2+3=6
2+3+4+5+6=20
1+3+5+7+9=25
2+4+6+8+10=30
自己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问题,自主解答。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2)引导观察算式,找出共同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算式里一共有5个3,那么第二、第三个算式可以怎样说呢?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相同数相加的算式里有几个加数,就可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其实这样的算式还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乘法。
2.列出乘法算式。
(1)明确:2+2+2+2+2+2+2=14可以列成乘法算式2×7=14或7×2=14。
(2)明确读法。
2×7=14读作:二乘七等于十四。
7×2=14读作:七乘二等于十四。
(3)引导学生认识乘号。
(4)讨论:加法算式中没有7,乘法算式中的7是怎么来的?
(5)提问:你能根据刚才所学习的知识,把上面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1.(1)明确题意,思考解题思路,并列出加法算式。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2)观察算式,交流算式的特点,明确:都是相同的数相加。
(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第二个算式里一共有4个6,第三个算式里一共有7个2。
(4)认真倾听老师的小结,明确相同数相加的算式里有几个加数,就可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还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2.(1)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和意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
(3)认识乘号,知道7×2=14中间的“×”叫乘号,读作“乘”。
(4)小组讨论,明确:7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
(5)自主列出其他两道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
3×5=15或5×3=15
6×4=24或4×6=24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7+7+7+7+7=(7)×(5)
8+8=(8)×(2)
1+1+1+1+1=(1)×(5)
(部分答案不唯一)
3.按要求写出乘法算式,并读出来。
(1)5个2相加:(5×2),读作(五乘二)。
(2)4个4相加:(4×4),读作(四乘四)。
(3)3和6相乘:(3×6),读作(三乘六)。
(部分答案不唯一)
4.看图做一做。
加法算式:3+3=6(个)
乘法算式:3×2=6(个)或2×3=6(个)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连续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49页第1、2题。
1.动手操作,经历完成摆小棒、列算式的过程。
2.独立完成第1题;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成第2题。
5.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加法算式:6+6+6=18(个)
乘法算式:6×3=18(个)或3×6=18(个)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加法算式中的几个加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培优作业
1.把下面的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1)6×26+6或2+2+2+2+2+2
(2)3×53+3+3+3+3或5+5+5
2.有5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有6枝花,一共有多少枝花?
6+6+6+6+6=6×5=30(枝)
口答:一共有30枝花。
名师点睛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列出连加算式。学生在观察连加算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体验乘法的产生、发展、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