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2,3,4的乘法口诀》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2,3,4的乘法口诀》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14: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P54例2、例3,P55例4)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2、例3学习2,3的乘法口诀。其编排体例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同样呈现了实物图,并将点子图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例4学习4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形式相同,不同的是教材只呈现了一句完整的4的乘法口诀,其余几句让学生自己编制出来。
承前启后
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
2.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
4.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用2,3,4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明确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化解措施
迁移对比、自主编制。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复习5的乘法口诀。
(开火车对口令)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1.按照顺序分别对5的乘法口诀。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一)(五)得五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教学例2。
(1)课件展示教材第54页例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组织学生交流每副有几个乒乓球拍。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3)根据算式引导学生编制2×1的乘法口诀。
(板书:一二得二)
(4)引导学生思考:两副有多少个乒乓球拍?列乘法算式并编制2×2的口诀。
2.教学例3。
(1)课件展示例3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列式,尝试编制3×1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运用上面的方式编制2×3,3×3的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记忆3的乘法口诀。
3.教学例4。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引导学生编制4的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记忆4的乘法口诀。
(4)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将学过的乘法口诀排列起来是否完整,还应补充几的乘法口诀?
(5)引导学生编制1的乘法口诀。
1.(1)根据教师的提问观察实物图,体会问题的含义。
(2)相互交流题意,列出乘法算式:
1×2=2或2×1=2。
(3)根据乘法算式,试着编制口诀,得出:一二得二。
(4)思考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试着编制出2×2的乘法口诀。
得出:乘法算式为2×2=4,口诀为二二得四。
2.(1)观察并思考,列出算式,试着编制3×1的乘法口诀。
得出:1×3=3或3×1=3,口诀为一三得三。
(2)按照以上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自主归纳得出: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3)朗诵3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3.(1)观察实物图,分组列式,并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结果。乘法算式为1×4=4或4×1=4,2×4=8或4×2=8,3×4=12或4×3=12,4×4=16。
(2)根据乘法算式和结果,自主编制4的乘法口诀。得出: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相互交流记忆4的乘法口诀的技巧,熟记4的乘法口诀。
(4)思考后发现:还应补充1的乘法口诀。
(5)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可得出:一一得一。
2.填空。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3.计算。
2+2=4
2×2=4
2+1=3
2×1=2
4.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
2×3=6,3×2=6。
一三得三
1×3=3,3×1=3。
三四十二
3×4=12,4×3=12。
5.计算。
2×3=63×4=12
4×4=162×2=4
5×5=253×3=9
6.1个学习小组有4人,3个学习小组有(12)人,4个学习小组有(16)人。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54页第1、2题。
2.背诵2,3,4的乘法口诀。
1.独立完成练习题,对于自己理解较困难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探讨解决。
2.独立背诵后,小组内互考互评。
7.谁列的算式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李小军:3×3×3=9(×)
赵雪:3×3=9(√)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本节课通过对2,3,4的乘法口诀进行编制,掌握1~5的乘法口诀。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培优作业
1.找规律填数。
2.学校在操场的一侧植树,每相邻2棵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5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树的粗细忽略不计)
画图分析如下:
4×4=16(米)
口答:第1棵树和第5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6米。
名师点睛
好的数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教学中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可以促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本节课在设计上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并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编制2,3,4的乘法口诀”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