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1)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 册次:上学校: 教师:
课题
认识时间(1)(P90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上课起立图,由8:05的钟面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教材设计了“数一数,填一填”和“拨一拨”两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过程中直观认识时间单位“分”,以及“时”和“分”这两个时间单位间的关系。
承前启后
认识时→认识分→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难点:能5分5分地读出时间。
化解措施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思路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5分钟)
1.谜语激趣。
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如果我们珍惜它,好好地利用它,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珍惜它,让它从身边悄悄地溜走,那么什么事都干不成,猜一猜它是什么。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1.学生猜谜语,谜底是时间。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认识钟面。
(1)认识大格。
①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提问:你知道在钟面上什么是1个大格吗?
②组织学生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
(2)认识小格。
①引导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②再次验证。
师: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
③引导学生数一数,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2.认识“时”。
(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指针走的方向。
(2)演示时针从12走到1的过程,引导学生说一说:时针走1个大格是多少小时?
(3)师生共同小结。
3.认识“分”。
(1)演示分针走1个小格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分针走多少是1分?分针走1个大格是多少分?
(2)组织学生分组读课文、写字、口算、数数(计时1分),建立1分的时间观念。
(3)组织学生自主数出分针走到每个数各是多少分,并说说是怎么数的。
4.理解1时=60分。
(1)组织学生拨一拨,看一看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12:00到12:30,12:30到1:00),并交流在拨指针的过程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总结时与分之间的关系。
1.(1)认识大格。
①学生回答:每两个数之间就是1个大格,从12到1是1个大格,1到2也是1个大格……
②数一数,指一指,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识小格。
①在钟面模型上找出1个大格,数一数,发现:1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
②再找几个大格进行验证:每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
③数一数,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1)观察钟面,发现:钟面上的指针走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2)观看演示,明确:时针走1个大格是1小时。
(3)与教师共同总结:时针的走动一般是以大格为单位的,要知道时针走了多少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多少个大格即可。
3.(1)观看演示,小组讨论、交流:分针走1个小格是1分,分针走1个大格是5分。
(2)分组读课文、写字、口算、数数,1分后汇报在1分内读了多少个字,写了多少个字,口算了多少道题,数了多少个数。
(3)观察钟面模型,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各是多少分,并填写到钟面卡片后面,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1)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看一看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并交流发现:12:00时,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12:30时,时针指向12和1的中间,分针指向6;1:00时,时针指向1,分针指向12,与12:00相比,分针正好走了1圈。
(2)总结并汇报:1时=60分。
2.填一填。
(1)分针走1个小格是(1)分钟,走1个大格是(5)分钟。
(2)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分钟。
(3)1时=(60)分。
分针从1走到5,走了(20)分钟;时针从3走到6,走了(3)小时;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钟,也是(半)小时。
3.按顺序拨一拨,要注意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1)5时5时半
6时6时半
(2)9:009:30
10:0010:30
自己在钟面上拨一拨,看一看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4.连线。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完成教材第95页第7题。
独立思考解答,也可以利用钟面模型拨一拨。
看钟面写时间。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刻度1~12的两种含义:当时针指向某个大格的刻度时表示几时,分针指向某个大格的刻度时则表示多少分。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1)
分针走1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1个大格是5分钟。
分针走一圈是60分。1时=60分
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培优作业
按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名师点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操作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产生学习兴趣,把知识从形象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抽象的理性认识,从而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知识,这样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愉快。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主动学习。如让学生每个人都带来一个钟面模型,然后根据老师的要求,拨动指针。学生对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通过操作与探究,使学生充分掌握该知识。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认识分”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