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五单元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五单元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4 14:46:43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7课《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爬天都峰》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难点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爬天都峰》,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石级 铁链 颤抖 攀爬
猴子 鲫鱼 纪念 辫子
2、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了解一下吧!
4、板书课题:17、爬天都峰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造句
回顾课文的内容
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然后回顾一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交流探讨: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天都峰的“险”?
2、出示第一自然段: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1)开篇点题。
(2)时间:星期天 人物:我和爸爸
事件:爬天都峰
(3)“爬天都峰”中的“爬”能不能换成“登”?为什么?
不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体现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第二自然段: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出示险要的天都峰图片
(2)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天都峰的“险”?
一是“高”,“在云彩上面”;
二是“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3)“笔陡”突出石级十分陡峭,难以攀爬。
“挂”字生动形象地将天都峰陡峭险峻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4)“我爬得上去吗?”体现了我的犹豫、不自信和畏惧退缩的心理。
4、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3-5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
(2)交流探讨:从一老一小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第3-5自然段: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3、白发苍苍:
词语拓展:形容年纪大的成语:
老态龙钟 鹤发童颜 老当益壮
4、出示对话: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对,咱们一起爬吧!”
(1)从两个“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个“也”字强调了老爷爷对我这个小女孩爬这么险要的天都峰有点怀疑,同时也有几分敬佩;
第二个“也”字强调了小女孩对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爬这么险要的天都峰有点怀疑,说怀疑还不如说是小女孩对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老爷爷表示羡慕和敬佩。
(2)分角色朗读对话。
5、小结:老爷爷看到这么小的女孩都敢挑战天都峰,他从心底里下定了爬山的决心,小女孩看到年龄这么大的老人都敢挑战天都峰,她也从心底里下定了爬山的决心。有了信心,还怕达不到目的吗?
6、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6-7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
(2)交流探讨: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我”爬山之艰难?
2、出示第6-7自然段: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3、从“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终于”等词体现出“我”爬山之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4、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体会作者爬山的艰辛。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5、出示句子: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1)比喻修辞手法。
出示猴子手脚并用攀爬的图片进行理解。
(2)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美丽的小燕子一会儿蜻蜓点水般掠过湖面,一会儿像离弦的弓箭飞向远方。
6、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8-10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8-10自然段。
(2)交流探讨:老爷爷和“我”并没有为对方做什么贡献,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
2、出示课文: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词语拓展:
笑呵呵:ABB词语
笑哈哈 笑眯眯 笑盈盈
4、出示对话: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感谢您!”
(1)老爷爷和“我”并没有为对方做什么贡献,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
“我”和老爷爷的勇气都是从对方身上得到的。
(2)分角色朗读这两句话。
5、出示句子: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2)小结:这句话是爸爸对“我”和老爷爷的赞叹,他赞叹“我”和老爷爷都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这句话也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五)总结延伸
1、这篇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互相鼓励、战胜困难。
2、想一想: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呢?
提示:一是要勇于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获取成功;二是要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3、资料拓展:
黄山四绝:
奇松——绵延百里,比比皆松
怪石——无处不石,无石不怪
云海——一铺万顷,席卷群峰
温泉——常年不息,可饮可浴(出示图片)
(六)写法借鉴 
课文题目是《爬天都峰》,作者为什么在写爬山的经过之前重点写天都峰的高和陡呢?
写天都峰的高和陡是为下文描写爬山的艰难和体现人物的品质做好了铺垫,在写法上这叫衬托。
(七)知识梳理
爬山前:
天都峰 陡峭险峻
老爷爷和“我” 获得勇气
爬山过程:
奋力 攀着铁链 手脚并用
登顶后: 合影留念
(互相汲取力量)
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
二、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
短文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B )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C、说明知难而退,能生力气。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三、课堂练习
(一)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忽然??
张小红同学经常沉默寡言,(居然)学习成绩那么好。??
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忽然)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中华健儿(果然)不负重望,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了金牌大丰收。
(二)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要不是你提醒我,我还真把这件事忘记了。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步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小明来到玩具店很兴奋,一会儿摸摸玩具枪,一会儿玩玩遥控汽车。
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
指名读
指名说
交流分享
指名读
欣赏图片
交流
交流理解
集体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课文
交流探讨
指名读
拓展词语
指名读
集体交流
分角色对话
总结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课文
读后交流
指名读
集体交流
指名完成填空
指名读
交流理解
指名回答
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
交流探讨
指名分自然段读
拓展词语
指名读
小组讨论交流
分角色朗读
指名读
集体交流
总结交流
总结
生自由说
拓展资料
学习写法
生梳理知识
自由读
交流完成练习
生自主完成练习
小组评议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试着让学生根据梳理的层次感知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布置作业
1、回顾自己爬山的经历,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2、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小结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我”和老爷爷共同战胜了自己最大的敌人,从巍巍天都峰上俯瞰到美景是为这场胜利吹响的最嘹亮的号角。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17、爬天都峰
爬山前:
天都峰 陡峭险峻
老爷爷和“我” 获得勇气
爬山过程:
奋力 攀着铁链 手脚并用
登顶后: 合影留念
(互相汲取力量)
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
第17课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照相(xiāng xiàng) 颤抖(chàn zhàn) 鲫鱼(jì jí)
攀着(pān fān) 假日(jià jiǎ) 汲取(jí xī)
二、选字填空。
  1、辫 辩 辨 瓣
( )子 花( ) ( )别 争( )
  2.决 诀 快 块
口( ) ( )定 冰( ) 欢( )
三、把词与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笔陡   拿不定主意。
   犹豫   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形容坡度很大。
   汲取   兴奋,振作。
   鼓舞   吸取的意思。
四、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忽然??
1、他没有好好复习,结果( )考了好成绩。
2、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天暗下来,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3、昨天预报有小雨,今天( )下起来了。
五、课内阅读。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舞( ) 居然( ) 汲取( ) 决心( )
2、“居然”的意思是: 。朗读这段对话时要用 的语气来读。
3、“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 )
A、“我”和老爷爷都从对方的行动中受到鼓舞,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
B、“我”和老爷爷相互扶着,一起爬上天都峰的。
4、爸爸说的“汲取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呢?( )
A、面对困难能勇于挑战,顽强向前,就是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B、善于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六、课外阅读。
黄山云海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山奇云奇”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平生以来我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黄山的云多么美妙!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村托著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把词语补充完整。
能( )巧( ) ( )( )隽秀 奇( )艳( )
( )姿( )态 连( )起( ) 危( )兀( )
2、根据短文,完成填空。
(1)黄山的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山的云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黄山的山时与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在写黄山的云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这篇短文作者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为我们描写了黄山的美景
B、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
第17课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iàng chàn jì pān jià j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生字的读音的准确掌握情况。
二、选字填空。
  1、辫 瓣 辨 辩 2、诀 决 块 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的区别情况。
三、把词与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笔陡   拿不定主意。
   犹豫   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形容坡度很大。
   汲取   兴奋,振作。
   鼓舞   吸取的意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意思的掌握情况。
四、选词填空。
1、居然 2、忽然 3、果然
解析:居然: 意料之外。果然: 意料之中。忽然: 指时间上来得突然及时。
五、课内阅读。
1、激励 竟然 吸取 决定
2、出乎意料 激动兴奋
3、A 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内重点语段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六、课外阅读。
1、工 匠 玲 珑 瑰 美
千 百 绵 伏 峰 立
2、(1)奇 高 险 白 静 长
(2)长白山 香山 卷云 积云 浮云 对比 更能突出黄山的云奇山异。
3、A、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理解的理解能力。
课件33张PPT。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第二课时17、爬天都峰复习导入start新知导入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新知讲解学习第1-2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交流探讨: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天都峰的“险”?新知讲解 不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体现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开篇点题时间:星期天 人物:我和爸爸事件:爬天都峰 “爬天都峰”中的“爬”能不能换成“登”?为什么?新知讲解 一是“高”,“在云彩上面”;
二是“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天都峰的“险”?新知讲解“笔陡”突出石级十分陡峭,难以攀爬。
“挂”字生动形象地将天都峰陡峭险峻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我爬得上去吗?”体现了我的犹豫、不自信和畏惧退缩的心理。新知讲解学习第3-5自然段同桌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
2、交流探讨:从一老一小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新知讲解词语拓展:
老态龙钟 鹤发童颜 老当益壮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新知讲解 第二个“也”字强调了小女孩对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爬这么险要的天都峰有点怀疑,说怀疑还不如说是小女孩对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老爷爷表示羡慕和敬佩。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对,咱们一起爬吧!”从两个“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个“也”字强调了老爷爷对我这个小女孩爬这么险要的天都峰有点怀疑,同时也有几分敬佩;新知讲解 老爷爷看到这么小的女孩都敢挑战天都峰,他从心底里下定了爬山的决心,小女孩看到年龄这么大的老人都敢挑战天都峰,她也从心底里下定了爬山的决心。有了信心,还怕达不到目的吗?新知讲解学习第6-7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
2、交流探讨: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我”爬山之艰难?新知讲解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体会作者爬山的艰辛。
我( )向峰顶爬去,一会儿( )铁链上,一会儿( ),像( )一样……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从“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终于”等词体现出“我”爬山之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奋力攀着手脚并用向上爬小猴子新知讲解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美丽的小燕子一会儿蜻蜓点水般掠过湖面,一会儿像离弦的弓箭飞向远方。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比喻新知讲解学习第8-10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8-10自然段。
2、交流探讨:老爷爷和“我”并没有为对方做什么贡献,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新知讲解笑呵呵:ABB词语
笑哈哈 笑眯眯 笑盈盈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新知讲解“我”和老爷爷的勇气都是从对方身上得到的。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感谢您!”老爷爷和“我”并没有为对方做什么贡献,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新知讲解 这句话是爸爸对“我”和老爷爷的赞叹,他赞叹“我”和老爷爷都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这句话也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新知讲解 这篇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互相鼓励、战胜困难。新知讲解 提示:一是要勇于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获取成功;二是要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想一想: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呢?新知讲解奇松——绵延百里,比比皆松黄山四绝怪石——无处不石,无石不怪新知讲解黄山四绝云海——一铺万顷,席卷群峰温泉——常年不息,可饮可浴写法借鉴 课文题目是《爬天都峰》,作者为什么在写爬山的经过之前重点写天都峰的高和陡呢?
写天都峰的高和陡是为下文描写爬山的艰难和体现人物的品质做好了铺垫,在写法上这叫衬托。知识梳理爬


峰爬山前爬山过程天都峰 陡峭险峻互




量登顶后老爷爷和“我” 获得勇气奋力
攀着铁链
手脚并用合影留念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拓展阅读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拓展阅读短文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C、说明知难而退,能生力气。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B课堂练习一、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忽然??
1、张小红同学经常沉默寡言,( )学习成绩那么好。??
2、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 )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3、中华健儿( )不负重望,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了金牌大丰收。居然忽然果然课堂练习二、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步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要不是你提醒我,我还真把这件事忘记了。 小明来到玩具店很兴奋,一会儿摸摸玩具枪,一会儿玩玩遥控汽车。. ... . .. . .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我”和老爷爷共同战胜了自己最大的敌人,从巍巍天都峰上俯瞰到美景是为这场胜利吹响的最嘹亮的号角。课堂总结板书设计17、爬天都峰
爬山前: 天都峰 陡峭险峻
老爷爷和“我” 获得勇气
爬山过程:奋力 攀着铁链 手脚并用
登顶后: 合影留念
(互相汲取力量)
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作业布置 1、回顾自己爬山的经历,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2、完成同步练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