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7《0》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7《0》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15: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P30)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通过小猴吃桃子的情境图引入要学习的内容,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小猴吃桃子理解0可以表示什么都没有,利用直尺图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
承前启后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0→2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掌握0的书写方法。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理解同数相减结果是0的道理。
重难点
重点:理解0的含义。
难点: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理。
化解措施
实践操作、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直尺。
学具准备:直尺、0~5的数字卡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分别拿出1~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拿出对应数量的小棒,教师再拿出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想一想该拿出几根小棒。
1.回顾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加减法的含义。
2.观察老师拿出的数字,自己拿出相应数量的小棒。想一想0个小棒是什么意思。
1.口算。
1+3=(4)
2+3=(5)
5-2=(3)
4-1=(3)
3-2=(1)
5-1=(4)
5-4=(1)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0的含义和写法。
(1)教师展示教材第30页小猴吃桃的情境图,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描述题意。
(2)教师提示学生,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课件展示数字0,让学生跟着读一读,写一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拿出直尺,找一找上面的0,说一说直尺上0的含义。
2.理解同数相减的算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教师展示教材第30页中间小鸟离巢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题意。
(2)求还剩几只小鸟,小组之间探讨用什么方法计算。
(3)小组之间交流算法。
(4)教师展示教材第30页的青蛙图,提问:第一片荷叶上面有几只青蛙?第二片呢?一共有几只青蛙?
(5)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怎样计算4+0呢?
教师总结: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1.(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展示的情境图,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发现盘子原有2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又吃了1个,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2)通过老师的引导,理解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拿出笔和本子写一写0。
(3)拿出直尺,发现直尺上面的第一个数就是0,理解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还可以表示起点。
2.(1)仔细观察图片,发现鸟巢中原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求还剩几只小鸟。
(2)小组之间交流,求还剩几只,就是从3只小鸟中去掉飞走的3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3。
(3)观察情境图发现,3只小鸟飞走后,鸟巢里一只小鸟也没有了,即从3里面去掉3,结果是0,则3-3=0。
(4)仔细观察图片,发现第一片荷叶上有4只青蛙,第二片荷叶上没有青蛙,可以用0表示,要求一共有几只青蛙,用加法计算,列式为4+0。
(5)小组之间交流发现,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4+0的结果还是4.
2.想一想,填一填。(P58)
/
(1)把直尺上的数补充完整。
(2)1前面的数是(0),后面相邻的数是(2)。
3.看图写数。(P58)
/
4.口算。
1+0=(1)
4+0=(4)
3-0=(3)
5+0=(5)
2+0=(2)
3+0=(3)
4-0=(4)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1页第2、3题。
1.根据0的加减法的意义计算。
2.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列式计算。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5=5
4-(4)=0
3+(0)=3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在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时,任何一个数加0或者减0,结果都等于这个数;任何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都为0。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0
1.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还可以表示起点。
2.3-3=0。
3.4+0=0。
任何一个数和0相加或者相减,结果还得这个数。
培优作业
1.放气球。
/
有4个气球。 4-1=3
/
3-2=1 1-1=0
2.想一想,填一填。
(3)+0=3 (5)-0=5 4-(0)=4
3.篮子里原有4根香蕉,小猴子先拿出来2根,又放入1根,最后又拿出了3根,篮子里现在还有几根香蕉?
4-2=2(根) 2+1=3(根) 3-3=0(根)
口答:篮子里现在没有香蕉了。
名师点睛
本节课通过不同的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欲望,教师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0的加与减”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