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学案)名著导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学案)名著导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4 21:24:09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很多人生感悟和哲理,在高考中对文学名著多有涉及,为此我们特意开辟了“名著导读”栏目,从内容概要、典型人物方面宏观地介绍文学名著,帮助同学们了解名著,走进名著,相信大家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视野会更开阔,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将更深入!
《红楼梦》
[内容概要]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仆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
《红楼梦》全书分五大段落。
第一大段落:第一回至第五回(全书序幕)。
第一回中写了“无材补天”的石头的故事,写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还写了甄士隐和贾雨村。第二回写“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在结构上是极其重要的安排。作者要给我们讲述的这个贾府,人物多,头绪多,难以说清,而冷子兴的介绍,正可使读者在“进入”这个贾府之前,对它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再一一细写。这样,在第三回里,则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全书主要人物的出场,即通过林黛玉来到贾府,写了贾母、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和贾宝玉等人物的陆续出场。到第四回,作者又把笔锋一转,写了薛家的故事。这既是写《红楼梦》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薛宝钗的出场,更是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故事广泛地描写了社会的黑暗,为贾府日后发生的事提供了社会背景。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与全书第一回中出现的有关“石头”和“灵河岸边”的神话联系起来,并通过贾宝玉看到的“判词”、听到的“仙曲”,预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即所谓“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
第二大段落:第六回至第十八回。
从第六回开始,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契机,全面展开了《红楼梦》的故事。这一大段的主要内容是秦可卿之死和贾元春省亲。这两大事件,都发生在全书开卷不久,以惊人的豪华排场来表现当时的贾府正处于“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玻璃世界,珠宝乾坤”的兴盛时期。秦可卿,作为一个孙媳妇,其丧事居然可以如此隆重,如此奢华,而且在出殡时竟然有北静王亲来路祭,并对贾政、宝玉父子大加奖誉,这都充分显示了贾府的显要地位。而元春省亲,则更直接说明了贾家乃是当时社会中最有权势的皇亲国戚之一。
第三大段落:第十九回至第五十四回。
以贾母为首的贾府的主人们,穷奢极欲,“福深还祷福”。清虚观打醮,两宴大观园,宝钗、凤姐过生日等豪华享乐的情节都安排在这一大段之中。他们想尽了人间一切享乐的法子,尽情地享乐,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情趣而得到满足。大观园中,一大群贵族小姐加上“富贵闲人”贾宝玉,今日赏花,明日赋诗,这是高雅的享乐;呆霸王薛蟠,又有薛蟠式的享乐。而这一大段中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正是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写出了大观园这个贵族的天堂。刘姥姥客观上成为贾府奢华生活的见证人。
但是,就在这一派温柔富贵的气氛中,却发生了“叔嫂逢五鬼”(第二十五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第四十四回)的情节,这却是耐人寻味的。第二十三回,写宝玉、黛玉等人遵元妃谕搬进了大观园,这里的确成了“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但到了第二十五回,先写贾环故意烫伤宝玉,接着写赵姨娘请马道婆“作法”,差点害死宝玉和王熙凤。这虽然是一场迷信的闹剧,但却反映出贾府内部的你死我活的矛盾。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正写凤姐春风得意过生日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的轩然大波。总之,在一派温柔富贵的气氛之中,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灾难”,打破了盛世的假象。
在这一大段中,比较集中地安排了宝玉与黛玉、宝钗三人之间的故事,写出了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同时,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大段之中,既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纯洁、执着的爱情,更表现了他们受到的压力和痛苦的折磨。而宝玉、黛玉的叛逆思想与贾府中正统思想的矛盾,也正是在这一大段中形成激烈的对抗,第三十三回的“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就是集中的表现。
第四大段落: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八回。
第五十五回,是这一大段的开端,也是全书的一个转折点。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此后的贾府,已经走上了无可挽救的衰败之路。在第二回中,冷子兴说贾府“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但从五十五回开始,贾府不仅“内囊”已经尽上来了,而且“外面的架子”也有些支撑不住了。
第五大段落:第七十九回至第一二○回。
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黛玉之死和宝玉、宝钗完婚。黛玉之死,是后四十四回中较为精彩的部分,它不仅符合黛玉性格、命运的发展逻辑,而且也较有感染力,保持了《红楼梦》全书的悲剧性。宝玉与宝钗结为夫妻,也是符合前八十回的思路的,但成亲时的闹剧式的“调包计”,写得实在不很高明。二是写贾府被抄的前前后后。三是写了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其中宝玉出家,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笔,显示了这个叛逆者对社会的绝望,表现了他的不妥协的抗争精神。四是写宝玉出家后贾府的“复兴”,即所谓“沐皇恩贾家延世泽”。这显然与前八十回中提到的“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第五回)不相符合。
[典型人物]
1.贾宝玉
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家族。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性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疑问,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生活。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惊世骇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她们的圣洁之美。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的家庭出身,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并未达到否定君权、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寻找。
2.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多情、才华横溢、多愁善感、清高孤傲的女子。她从小失去双亲,孤苦伶仃,寄居在外祖母家,自感寄人篱下。她为落花叹息,把宝玉视为知己,与宝玉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她蔑视功名权贵,从不劝宝玉走仕宦之途,和宝玉志趣相投,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但她对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深感迷茫,常常顾影自怜,暗自垂泪。她性格敏感,情感细腻,有时尖刻,有时谨慎,有时任性。与宝玉的爱情使她快慰,也使她痛苦,为宝玉的“多情”而气恼,又为宝玉的遭遇而伤心。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她无法表白,又情不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焚稿断痴情,气极而终。
3.薛宝钗
薛宝钗是一个容貌秀丽、举止娴雅、胸有城府、恪守妇德的女子。她是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也是深受其害的牺牲品。她出身豪富之家,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处处小心谨慎,善于揣摩他人的心理。她热衷于功名利禄,谈论仕途经济,奉劝宝玉读书进身,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账话”。她还善于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宝玉的通灵宝玉刚好配对,被认为是“金玉良缘”。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和志趣,贾宝玉又对知音林黛玉无法忘情,婚后不久即出家当了和尚。薛宝钗只得独守空闺,抱恨终生。
4.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容貌妖冶、粗鄙庸俗、阴险毒辣、两面三刀、贪婪成性的女人。她是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作为荣府“总管”,她精明强干,善于逢迎,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取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足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女儿和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着迟发公费月例放债,仅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两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七八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课件23张PPT。名著导读《红楼梦》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Thank you for watching !《高老头》
[内容概要]
1819年冬,在巴黎拉丁区有一座叫伏盖公寓的包饭客房,是一个叫伏盖的美国老妇人开的。这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歇业的面粉商人高里奥;外号叫“鬼见愁”的伏脱冷;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泰伊番小姐;骨瘦如柴的老处女米旭诺等。每逢开饭的时候,客店的饭厅就特别热闹, 因为大家可以在一起取笑高老头。
高老头刚住进这个小旅店的时候,显得很阔气,一些衣着华丽的女人常来找他,随着这些女人的到来,人们就看到高老头身上的金银饰物,一件一件不见了,他房屋里那些珍贵的摆设也一样一样没有了。有人怀疑高老头是个老色鬼,养了好多情人,把自己搞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后来,高老头这个谜终于被拉斯蒂涅揭开了。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 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但巴黎的豪华生活刺激加强了他“对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他认为靠自己勤奋学习以求上进的路太艰苦,也太遥远,还不一定行得通,而现实社会依靠几个有钱的女人作进身的阶梯则容易得多,于是他想“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的后台的妇女”。由于姑母的引荐,他结识了远房表姐,巴黎社交界地位显赫的鲍赛昂子爵夫人。拉斯蒂涅想弄清高老头和伯爵夫人的关系,决定去雷斯多伯爵夫人家。在伯爵夫人家他的寒酸相引起仆人轻蔑;接着他莽撞地冲进了一间浴室,大出洋相; 后又提到和高老头住在一起,却引起伯爵夫妇的不快,把他赶了出来。拉斯蒂涅十分懊恼,只好赶去向表姐求教。鲍赛昂夫人告诉他,雷斯多太太便是高里奥的女儿。
鲍赛昂夫人教导拉斯蒂涅社会又卑鄙又残忍,要他以牙还牙去对付这个社会。她说:“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他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按照表姐的指点,拉斯蒂涅决心去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纽沁根太太。
伏脱冷是个目光敏锐的江洋大盗,看出拉斯蒂涅想往上爬的心思。他对拉斯蒂涅说:“在这个互相吞噬的社会里,清白老实一无用处,如果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诚实是一无用处的。”他指点拉斯蒂涅去追求维多莉小姐,他可以叫人杀死泰伊番小姐的哥哥,让她当上继承人,这样银行家的遗产就会落到拉斯蒂涅手中,只要给他二十万法郎作报酬。拉斯蒂涅虽然被伏脱冷的赤裸裸的言辞所打动,但又没敢答应下来。
拉斯蒂涅通过鲍赛昂夫人结识了纽沁根太太,而纽沁根太太并不是他想要追求的对象。她的丈夫在经济上对她控制很严,甚至要求拉斯蒂涅拿自己仅有的100法郎去赌场替她赢6 000法郎回来。于是拉斯蒂涅便转向对泰伊番小姐的进攻。
这时伏脱冷已让同党寻衅跟泰伊番小姐的哥哥决斗,并杀死了他。拉斯蒂涅矛盾重重,是爱维多莉小姐呢,还是爱纽沁根太太呢?最后,他选择了后者,他想“这样的结合既没有罪过,也没有什么能教最严格的道学家皱一皱眉头的地方。”
房客老小姐米旭诺接受了警察局暗探的差使,刺探伏脱冷的身份。她在伏脱冷的饮料中下麻药,伏脱冷被醉倒不省人事。米旭诺脱下伏脱冷的外衣,在肩上打了一巴掌,鲜红的皮肤上立刻现出“苦役犯”的字样。当伏脱冷醒来时,警察已经包围了伏盖公寓。特务长打落了他的假发,伏脱冷全身的血立刻涌上了脸,眼睛像野猫一样发亮,他使出一股蛮劲,大吼一声,把所有的房客吓得大叫起来。暗探们一齐掏出手枪,伏脱冷一见亮晶晶的枪杆,突然变了面孔,镇静下来,主动把两只手伸上去。他承认自己叫雅克·柯冷,诨名“鬼上当”,被判过20年苦役,他被逮捕了。
高老头得知拉斯蒂涅爱自己的二女儿,想为拉斯蒂涅与女儿牵线搭桥,购买了一幢小楼,供他们幽会。一天,纽沁根太太急忙来找高老头,说明她丈夫同意让她和拉斯蒂涅来往,但她不能向他要回陪嫁钱,高老头要女儿不要接受这条件,“钱是性命,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这时,雷斯多夫人也来了。她哭着告诉父亲:她的丈夫用她卖掉了项链的钱去为情人还债,现在她的财产已差不多全部被夺走,她要父亲给她一万二千法郎去救她的情夫。两个女儿吵起嘴来,高老头爱莫能助,他急得晕过去,患了初期脑溢血症。
在他患病期间,小女儿没来看他一次,她关心的是即将参加盼望已久的鲍赛昂夫人的舞会;大女儿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父亲的病的,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欠裁缝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被逼得付出了最后一文钱,致使中风症猛然发作。
鲍赛昂夫人举行盛大的舞会,场面非常壮观,公主、爵爷、名门闺秀都前来参加。500多辆车上的灯烛照得屋内处处明亮。子爵夫人装束素雅,脸上没有表情,仿佛还保持着贵妇人的面目,而在她心中,这座灿烂的宫殿已经变成一片沙漠。她一回到内室,便禁不住泪水长流,周身发抖。舞会结束后,拉斯蒂涅目送表姐鲍赛昂夫人坐上轿车,同她做了最后一次告别。他感到“他的教育已经受完了”,他认为自己“入了地狱,而且还得呆下去”。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了,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涅差人去请他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推三阻四不来。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
只有拉斯蒂涅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只派了两驾空车跟在灵柩后面。棺木是由一个大学生向医院廉价买来的,送葬费由拉斯蒂涅卖掉金表支付。他目睹这一幕幕悲剧,随着高老头的埋葬也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同情的眼泪,他决心向社会挑战,“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随后,他来到纽沁根太太身边与她共进晚餐。后来有了自己的贵族头衔,成了一个无耻的政客,开始了自己的辉煌。
[典型人物]
1.高老头
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高老头是个悲惨的人,是个可悲的人!他是金钱关系的体现者,也是金钱关系的受害者。金钱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顺应时代,追逐金钱。可是,在家庭内,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他还保留着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疯狂的地步,他把血亲之爱摆到高于金钱的地位上,因而钱尽情绝,最终惨死在公寓里。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2.拉斯蒂涅
贵族子弟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由贵族到资产阶级是他阶级属性的改变,由纯朴的外省青年变成寡廉鲜耻的野心家是他道德品质的堕落。起点:涉足巴黎上流社会。他出生于外省破落的贵族家庭,是个涉世未深、未被污染的好青年。刚到巴黎就掉进了大染缸,产生了找女人做靠山向上爬的邪念。两师教唆:在他向上爬、找女人过程中,遇到两个老师。第一个老师是他的远房表姐,上流社会的社交皇后鲍赛昂子爵夫人。她以温文尔雅的语言教导他用不见血的合法手段“利己拜金”。不久他遇到了第二个老师,下层社会被追捕的苦役犯伏脱冷,他用赤裸裸的强盗语言开导拉斯蒂涅,用非法的流血手段“利己拜金”。两师教唆,使其良心萎缩,野心膨胀,堕落加剧。人生三课:第一课: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证明“高贵的门第”“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也在奉行利己拜金原则的冷酷现实,否则将会大难临头。第二课:伏脱冷被捕,证明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金钱,再次让他验证了普通人之间的奉行的利己拜金原则。第三课:高老头的惨死,证明“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使他深深地知道了利己拜金的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也随之埋葬了他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完成了人生三堂大课的教育。他良心泯灭,欲火炎炎地投向利己拜金的赌场,由贵族青年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
课件21张PPT。名著导读《高老头》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Thank you for w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