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学案+练习)13 《宇宙的边疆》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学案+练习)13 《宇宙的边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4 21:44:01

文档简介

13 宇宙的边疆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晕眩(xuàn)  (2)尘埃(āi)  (3)脚趾(zhǐ)
(4)广袤(mào) (5)椭圆(tuǒ) (6)彗核(huì)
(7)氦气(hài)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秘    (2)壳
(3)旋 (4)济
2.语境辨析法
(5)他有晕(yùn)船的毛病,一次,他竟然晕(yūn)倒在甲板上。
(6)他对中国书法兴趣浓厚,在研究大量古代石刻拓(tà)片的基础上,开拓(tuò)出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5) (6)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诞生·诞辰
二者都有“人出生”的意思。“诞生”指出生,是动词,是中性词,对任何人都可使用。“诞辰”指生日,是名词,是褒义词,多用于所尊敬的人。
2.明确词义
(1)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川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才济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大喜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2)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3)形容德才兼备的人很多。(4)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 (5)形容气息微弱,只存一口气。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飘浮在我们的四周——气息奄奄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gāo)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皂(zào) 飘—漂 气息奄奄—气势磅礴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A.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
B.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
C.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
D.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
D [根据语意连贯原则,年轻—中年—老年,排除A、B、C三项。]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宇宙神秘非常,它有错综的事实,典雅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搭配不当,应为“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
[资料链接]
太空科学和太空探索的化身——卡尔·萨根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长期任康内尔大学天文学与空间科学教授和行星研究室主任。他深深介入美国的太空探测计划,并在行星物理学领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第2709号小行星以其姓氏被命名为“萨根”。他在科普方面的成就更为引人注目: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此外他还写了数十部科普读物。1994年,他被授予第一届阿西莫夫科普奖。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它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说明重点,重在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作者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星际旅行,向我们讲述了有关宇宙的知识,并号召人类用不断探索的勇气去探索我们还知之甚少的宇宙。
解说词
解说词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
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编写的。陈列的各种实物或各个画面有相对的独立性,反映在解说词里,应该节段分明,每一件实物或每一个画面都有一节或一段相对应的文字说明。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确定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于解说的主题之外。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拓展,使读者接收到画面或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含意。
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本鉴赏]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作者按照空间顺序,由大空间向小空间推进,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星系、恒星和太阳系的意义,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我们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地球 ②银河系
[文本深读]
一、阅读引子至课文第6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开篇的两段“引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的“引子”既能引起下文,又可点出探索该项科学活动的意义,还可以把读者形象化、情感化地引入枯燥的知识世界中,更好地说明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宇宙的无边浩渺。
2.怎样理解第1段中的三个“这样”和“晕眩战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样”指宇宙永远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不受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晕眩战栗”形象地表现了人类面对宇宙众多奥秘时激动的心情。
3.第5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列数字。列出具体数字不但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而且让我们对宇宙的辽阔无垠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
4.科普文要求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形象,本部分正体现了这一语言特点,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准确的特点体现在第5段数字说明上,如用“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10万亿公里”来说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约”的运用更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②生动形象体现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如为了说明科学家对宇宙探索的沉醉,运用比喻“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表面比作“汪洋之滨”,生动形象地体现出宇宙的无边无际。“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一句则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很肤浅。
二、阅读课文第12~18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第12段中“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一句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准确形象地揭示了星系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暗示了宇宙的广阔无垠。
6.第12段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宇宙中的恒星进行了细致的说明,你能概括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恒星加以说明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从七个方面说明:①密度和体积。如:“……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②形式上,分为孤独的星和有伴侣的星。如:“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③亮度。如:“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④亮度的稳定性。如:“有些恒星的光彩长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⑤旋转情况。如:“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⑥光彩方面。如:“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⑦年龄方面。如:“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7.课文第16段中,作者举冥王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举冥王星是为了说明他们的热量来自太阳,并且围绕着太阳做近似圆周的运动。
8.第16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段是按照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9.第18段中“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排比的手法,描绘了地球的美丽。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0.本文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至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而独立成篇,请你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并归纳一下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是按照空间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的。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星系;第三部分介绍恒星;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11.天体处于不断运动中,地球会不会受其他天体的冲撞,地球的未来是否也会变得荒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宇宙天体碰撞学说风行一时,科学家开始相信,地球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碰撞密切相关,这些事件的爆发造成了环境的灾变,从而导致生物的大规模灭绝。专家估计,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及超过600米的彗星,原则上都可能成为地球的潜在敌人,有可能使人类文明遭到毁灭,1千米的行星其爆炸威力可达1 000亿吨TNT当量,远远超过当今世界所有核武器同时爆炸的威力。目前,宇宙中直径为1千米的危险分子大约1 200~2 000颗,太阳系中直径达100米的彗星达100万颗,潜在危险很大,但每年都发生的可能性为50万分之一,今后100年发生的可能性为10万分之一,人的一生中遇到的可能性为20万分之一。人类可以通过对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的长期监测,及时发现未来可能发生的碰撞危险,并依靠人类当代的科学技术研究,制定合理的防御方案,在人类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防止灾难的发生。
12.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这样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对宇宙的说明,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观点二)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的议论和抒情很多,但并没有冲淡说明的文字,而是和说明契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这样不仅能感染读者,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巧用拟人增文采
在《宇宙的边疆》一文中,作者善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文中“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做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想象到这些星系的存在状态。再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用“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出了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大海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她的子女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她。
2.写法指导
巧用拟人手法“三方法”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这是锤炼语言、把语言写生动的又一重要方法。拟人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动物拟人化。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这些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
(2)把植物拟人化。如:“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作者把杨梅树比拟成人,生动地描写出了春天的杨梅树生机盎然的可爱形象。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如:“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这里把“浪花”拟人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
3.迁移运用
请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文字,描绘春雨飘落村庄的情景,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这时候,雨滴调皮地从天空跃下,轻轻落在雨伞上,发出银铃般的欢笑声。路边的小花,欢快地昂起小脑袋,想把这些调皮的孩子留下做客;田野里的嫩苗,张着大大的嘴巴,贪婪地吮吸着雨滴的香甜,就像是一群饥渴的孩子;路边的大树,沐浴在风雨中,显得极为惬意。风姑娘忙得不可开交,她温柔地呼喊着:“下雨啦,下雨啦——”不一会儿,这个小村庄就热闹起来了。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一种对宇宙世界奥秘的好奇,对宇宙探索使命的担当以及时不我待的急切和奋力进取的激情。茫茫宇宙中,地球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点上的人们,对于这亘古未变的真理的认识,经历了多么漫长的探索过程啊!地球中心论、太阳中心论、大爆炸理论、黑洞理论……认识是无限的,而地球的资源和环境是有限的,随着对宇宙认识的深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的家园——地球,珍惜宇宙中并不常见的生命——我们自己。
【应用角度】 “环境”“家园”“探索”等。
2.素材应用
一棵树的孤单是一种具有悲悯的大情怀,它以牢固的根须在测量着人类日益萎缩的灵魂,同时,也拯救着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分明看见树的沧桑的躯体上铭刻着人世苍生生死存亡的纹痕——诞生、挣扎、存活、衰亡。然而,生命的颜色在我们的视线中渐渐暗淡,令人茫然无阻。树一棵一棵地被伐倒、运走,荒芜的大地上水泥钢筋铸就的空间在一层一层地升高。当大地像被遗弃的母亲,裸露着身子行走在人类面前之时,我们将如何面对?当她苟延残喘地说出“何处是归宿”之时,我们将如何弥补自己犯下的罪行?我不禁想起一位哲人曾说过的一句话:当人类学会砍第一棵树时,文明便开始;当砍最后一棵树时,文明便结束。
[群文阅读]
导读:“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求知宇宙空间的奥秘成为人类极感兴趣的问题,对宇宙的探索,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勇于探索是人类的可贵品质。
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原本色彩斑斓的翅膀置于显微镜下,变成了有凹凸不平结构的无色翅膀。原来,是因为光线的照射才使其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海上的蜃景,沙漠中的城市,竟只是一片虚像。原来,是光线的折射让你眼花缭乱。由此可见,生活中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探索的心。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探索自然,让你认清自然美的本质。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任何一个细节之处都有可能孕育着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着探求精神。你可曾知道处于洪水或大火中的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它们聚成一个球,越过水流与烈火,最外层的蚂蚁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集体,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你可曾知道,凶恶的鳄鱼也会有温柔的一面,安静地张大嘴巴让千禧鸟觅食,这难道不是一种和谐之美吗?你可曾知道苹果里藏着五角星,海底深处也会有着顽强的海星,海豚会不顾一切地救人,又或者花朵里也许蕴藏着另一个世界。在自然中行走,善于探索,你便会发现自然有其美得令人炫目的一面。
探索社会,让你认清社会美的本质。罗曼·罗兰说:“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发现美的眼睛。”你是否为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的所作所为而寒心?是否为柴静《穹顶之下》所展现的环境污染而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认为它污浊、无可救药?那么,看一看另一群人吧——坚守岗位的木拉提,心系祖国、忧国忧民的师昌绪,拾荒助学的高龄老人,跳水救人的方俊明……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他们才是社会的脊梁,社会的美与否,需要我们去看一看他们的行为,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探索心灵,让你认清心灵美的本质。浮华的世界,我该去何方?朝山谒水,扣经问史,回答是的声音说:“看一看你自己的心灵吧!”静下心来探索,我的心里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决心,我的心里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与傲岸。这些,难道不是心灵的美吗?哦,我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跟着自己的内心,用心灵去探索、去发现。
古语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意并非让我们不相信我们看见或听见的,而是教导我们要学会探索。探索,让你不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勇于探索
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走自己的路,在别人的眼里,就是标新立异,难免招来议论。它是对陈规陋习的一种否定,一种冲击,因而开始时总会遭到世俗的偏见。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一个故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将船一直向西开。为什么哥伦布想到去向西航海,而其他人却没有想到?没有坚持自己的信念?其实这一点最关键,因为哥伦布有探索精神!他要去闯一闯。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探索,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都有这种高贵的品质:古代的人如果没有将字从笨重的竹简搬到轻便的物体上的探索精神,会有纸的发明吗?没有莱特兄弟想像鸟一样翱翔在空中的探索精神,会有飞机的发明吗?所有这一切,没有探索精神,是决然不会成功的。由此可见,探索精神是何等重要。
鲁迅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决心在沿海地区搞经济特区。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踩着高跷往前走,需要的都是探索的精神,需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需要在前人未到的地方闯出一条路。
其实,我们要探索,不仅仅在于获得成就感,更多的是思考和辨别。人生的道路是变幻无常的,每个人都追寻着成功的答案。就算失败了,换个角度想一想,坚信自己的真理,歌德说过:“不经过迷惑,你总不会聪明!要成长,你总要独创才行。”
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而应当遨游于各种有益的书籍中,要敢于对那些经典著作提出为什么,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尤其需要大胆的探索精神,我们只有迎接挑战,勇于探索,克服困难,才能书写出中国新的篇章!
建议阅读篇目:
《宇宙》 卡尔·萨根
《时间简史》 霍金
《杨利伟叔叔讲航天》 杨利伟
[诵国学经典]
1.[先贤语录]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选自《朱子治家格言》)
[古文今译] 凡事先要准备,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不要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知行启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把事情做成功,必须预先做好准备;不要遇到事情再“临时抱佛脚”,要有远见,事事提早一步想好,事业、学业才能够成功,做人也能够做得成功。
2.[先贤语录]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选自《朱子治家格言》)
[古文今译]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知行启迪] 为人处事要留有余地,恰到好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做过头,否则,可能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有了得意事,也要留有余地,见好就收,以免遇到麻烦和意外。
课件69张PPT。第四单元13 宇宙的边疆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
B.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
C.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
D.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B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主要着眼于量上,偏重于“微”。而此语境中强调不值得一提,应该用“微不足道”。“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可指具体数量,也可以不指具体数量,偏重于“不足道”,即不值得一提。]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许久回忆起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B.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
C.银河里大约有4 000亿个左右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D.在气体行星和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
B [A项,语序不当,“许久”挪到“以前”前面。C项,成分赘余,“大约”与“左右”重复,可去掉“左右”。 D项,表意不明,“在气体行星和冰冻卫星的内侧”有歧义,可以把“和”改为“及其”。]
3.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
②我们现在所用的化学推进火箭不能提供完成远程飞行所需的推力,核推进系统就强多了。
③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5.9万亿英里。
④岩石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3秒钟后为96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
A.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B.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列数字
C.下定义 分类别 列数字 作比较
D.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列数字
B [结合几种说明方法的特征分析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一个星系际的优越地位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像海水的泡沫一样遍布在空间浪涛上,这些光须就是星系。”这句话是解说星系,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把遥远的星系说成是“纤细的光须”,把这些光须比作浮在浪涛上的“海水的泡沫”。
B.“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中的“这些”,与电视画面相配,我们在上下文中找不到“这些”指代什么。“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已知”体现了说明语言的模糊性。
C.“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中的“贝壳”“珊瑚”等比喻,带动了热爱的感彩。用对比联想来说明难以估量的事物,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
D.“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样的大距离”指的是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B [“已知”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B [“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一句,既承接第一空中听到的声音,又是第二空的结果,只有②是说明“听到的声音”;第二空可以填③④两句,但第③句与“而是引力波”矛盾,所以只能填④。后两空主要是确定第③句的位置,如果填在前面,就与前一句矛盾,而第四空前“正常情况下”可以与“当黑洞靠近时”区别开来,所以③填在最后一空中。]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①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________________。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_________________,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发电更经济。
[解析] 根据“这种互补性”及前面的叙述不难推出第①空应填“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根据前面“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判断,第②空可填“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根据“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可以推知第③空应填“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
[答案] ①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②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 ③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
7.下面是课文中的有关文字,请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为“行星系”下定义。
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阅读这段文字,将其中的一些有效信息整合成定义的格式,也就是:“行星系是……的星系。”
[答案] 行星系是众多由岩石构成的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围绕恒星运行的星系。
8.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
语文是一位画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春的生机盎然。
材料:
音乐家 诗人 摄影家
吟诵秋的壮阔 捕捉寒冬的美好 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
稻花香里说丰年 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一鹤排云上
千树万树梨花开 听取蛙声一片 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注意题干中要求“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这就要求考生分析所给的材料,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按照“音乐家”“诗人”“摄影家”可将所给的诗句分成三类。能体现“音乐家”这一主题的有: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能体现“诗人”这一主题的有:吟诵秋的壮阔、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一鹤排云上;能体现“摄影家”这一主题的有:捕捉寒冬的美好、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然后再分析仿写的例句,注意仿写的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
[答案] 语文是一位音乐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
语文是一位诗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
语文是一位摄影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她用奇妙的镜头捕捉寒冬的美好。
9.下面是某学校团委组织的“情暖环卫天使”活动的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连标点不超过9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认真梳理题干要求和图表信息,正确理解图表含意,然后运用流畅、准确的语言进行合理说明。“服务性社团”和“文艺性社团”从名字看就能理解这是两个团体组织,此次活动由他们参加。“角色互换”是活动内容之一,结合题干要求,可理解为,服务性社团成员和环卫工人角色互换,然后召开座谈会,谈心得。“跟踪摄影、照相”是文艺性社团的任务,完成之后,组织主题展示活动。
[答案] 本次活动由团委组织,要求“服务性社团”和“文艺性社团”参加。服务性社团在与环卫工人进行角色互换后,召开心得座谈会;文艺性社团负责在活动期间跟踪摄影、照相,然后组织主题展示活动。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陨石坑:地球上的宇宙礼物盒
①2013年2月,俄罗斯中部的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一颗带着耀眼火光的陨石突袭,并在空中解体爆炸,无数建筑的玻璃瞬间粉碎,千名居民受伤。
②牵动全球神经的还有去年的一则爆炸新闻——俄罗斯政府曝光了被雪藏30多年的“玻普盖钻石矿”。据报道,这个藏身于西伯利亚东部大陨石坑中的富矿,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比目前已知的全世界钻石矿储量总和还多10倍。
③如果说陨石是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就是独具匠心的礼物盒,在这场宇宙的馈赠事件里,“椟”和“珠”都价值连城。
④所谓陨石坑,就是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小天体超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宇宙间的陨星撞击频率可能比现在要高出1 000倍,并对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有研究者声称,每6 500万年,一次灾难性的撞击事件就会强势改变地球的命运。许久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派学说认为,一个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直径近200公里的陨石坑,将大量碎片和灰尘送入大气层,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遮挡太阳光数周乃至数月,一举终结了恐龙时代。
⑥散布在地球各处的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的高龄,可直到近几十年,相关研究才突飞猛进。人们惊喜地发现,陨石坑确实与“宝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⑦陨石坑为何与矿产如影随形?其中的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陨石特别是巨型陨石撞击时形成的瞬时极高压高温作用于地壳,会形成一系列特有矿物,如陨击金刚石等。此外,撞击作用也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再者,陨石坑本身的形态和构造特征也可进一步调节和控制矿产,如冲击岩石层带的裂缝、孔穴以及特定的时间和压力都是孕育油田的摇篮。
⑧陨石坑带给人类的宝藏绝不仅限于矿产。加拿大的曼尼古根陨石坑是地球上最醒目的陨石坑之一。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环形水系,冬季,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茂密的原始森林暗绿色的背景上面,冰封的环状银白色湖泊闪闪发光,成为地球上最绮丽的自然景观之一。加拿大政府在曼尼古根河上修建了三座水电站大坝,将这个陨石坑湖变成了世界上第五大水库,350亿立方米的湖水所发出的电不仅点亮了魁北克,还输出到美国东北部。
⑨陨石坑并不都在荒凉之处,世界上还有一个“繁荣文明的陨石坑”,那便是德国的里斯陨石坑——四周的山冈像盘子边,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在盘底。除了拥有“城堡之乡”的美誉外,它还被称为“躲在陨石坑里的小镇”。从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凯尔特人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现代,里斯陨石坑地区都是欧洲中部重要的文化中心,大量的古代教堂、城堡和修道院遗址见证了它文明的辉煌。
⑩陨石坑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它们带来的丰富宇宙信息也异常珍贵,在美国,陨石坑是航天员们重要的训练基地,也是研究宇宙飞船如何软着陆的试验场。
?陨石坑,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它们还会带给人类怎样新鲜的宝藏,激发出怎样的惊喜呢?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
相关链接:
①关于地球生命进化的争论从未停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倾向于相信地球生命来自外太空。德国研究人员在两块陨石样本中发现,其氮含量与人体和地球大气层中的氮含量很类似,证明地球大气层现存的氮很可能来自早期的陨石雨。
(摘编自《科技日报》)
②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内含数十种已知和未知的矿物。科学家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
(摘编自百度百科)
10.文章第③段说“‘椟’和‘珠’都价值连城”。“珠”(陨石)有何价值?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矿产价值:富含矿物,数量可观。
B.有科研价值。
C.有助于人类了解太阳系行星的形成、演化的过程和地球生命进化的起源。
D.解开了恐龙灭绝之谜。
D [“恐龙灭绝之谜”只是一种推测。]
1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援引两则发生于俄罗斯的牵动全球神经的新闻,介绍了陨石强大的破坏力,引出说明对象。
B.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陨石出现的频率高,频繁引发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强势改变地球命运。
C.陨石撞击作用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进而形成钻石、石油等各种矿产“宝藏”。
D.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高龄,散布于地球各处,繁华之地也有它的身影。拥有“城堡之乡”美誉的德国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其中。
D [A项,应该是“分别介绍了陨石强大的破坏力和陨石坑的惊人价值”;B项,“频繁”有误,且只有大的陨石撞击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C项,“进而”前后的因果关系缺乏文本依据。]
12.结尾说陨石坑是“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请探析陨石坑被称为“魔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陨石坑很神奇:催生丰富的矿产,成就独特的景观。②陨石坑很神秘:有未知的宝藏和秘密等待人们探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