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桶者
两把刀的对话
一把刀见另一把刀在石上磨着,便嘲讽道:“你真傻,越磨不是越薄吗?越薄在世上的日子不是越少吗?你看我从来不愿磨,在世的日子自然比你长得多。”
被称为傻瓜的刀听后鄙视地回答道:“你不愿意磨,自然就发挥不了作用。没用的东西在世上存在的时间再长也等于零。”
【哲理启发】 人活在世界上,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要不断地磨炼自己,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不啻( ) 地窖( )
遭殃( ) 蔑视( )
穹顶( ) 煤屑( )
[答案] chì jiào yānɡ miè qiónɡ xiè
2.多音字
奔 槛
供 铺
[答案] bēn bèn kǎn jiàn ɡōnɡ ɡònɡ pù pū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答案] 嗽 蔌 漱 殃 泱泱 怏怏 驰 弛 吸 汲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驱赶·驱使
“驱赶”,①赶;②赶走。
“驱使”,①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②推动。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 ________(驱赶/驱使)起来。
②利益的 ________(驱赶/驱使)让这些商贩不顾后果,想尽一切可能谋求低成本。
[答案] ①驱赶 ②驱使
2.浮升·浮生
“浮升”表示飘浮升腾。
“浮生”,①指短暂虚幻的人生(对人的消极看法);②表示浮在水面上生长。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就这样,我 ________(浮升/浮生)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②从我知道下午茶这个词开始,就觉得那是偷得 ________(浮升/浮生)半日闲换来的美妙。
[答案] ①浮升 ②浮生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在澳门待上几天,你会喜出望外地爱上它——一个有故事的淳朴小城,一个融合中西方文化的浪漫小城,一个有无限发展空间的魅力小城。(×)
请说明理由:本词的意思是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这个词使用有个前提,必须是出乎意料,句中没有这方面的交代。根据语境,应改为“情不自禁”。
(2)这次填土造成排水沟被堵,现在又是下雨季节,一旦雨水积满排水沟,将无法及时排出,周边的民房将奄奄一息。(×)
请说明理由:本词多指人或动物的生命力很脆弱,用于句中,不合语境。应改为“岌岌可危”。
(3)15年前我去瑞士,穿越阿尔卑斯山公路隧道时,曾惊叹此工程之宏大,对比今日中国比比皆是的十八盘,其实也不可尔尔。(√)
请说明理由:本词的意思是指不过如此。句中的意思是,和中国现在的很多大工程相比,阿尔卑斯山公路隧道也不过如此。符合语境。
[常识·速览]
[识作者]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等。
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1、2月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煤桶走着去的,而是骑着煤桶飞着去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和其他短篇小说一样,《骑桶者》也是作者随兴所至的产物,反映了他某一时刻的感触和心境。
[整体·感知]
文章用虚幻的手法叙述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向煤店索求一铲煤而遭到驱赶的事实,展示出现实社会的冷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
表现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是该小说的又一核心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是被抽象化了的,是带“普遍永恒”意义的人的本质的形象,具有十分显著的符号特征。这些抽象化了的人物直接体现了卡夫卡的思想情绪和他对人与世界的基本看法。他认为人是十分软弱可怜的,生存在异己的环境中,无力反抗左右着人类生活和造成人类不幸痛苦的世界,因而不能摆脱悲剧性的命运。(主旨可多义解读)
[文脉·梳理]
①决定借煤 ②最终失败
[文本·精析]
1.小说虚构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个穷得连煤都买不起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桶去,而是骑着桶飞着去的。他自卑得很,根本没有采取任何实在而真诚的行动,基本上全是在胡思乱想,没有下来走进店门,只是期望老板的好心和可怜,结果,非但没借到煤,反而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总之他是一个自卑、畏缩、惶恐、胆小、害怕失败,又耽于虚幻,也渴望新生活,而命运可悲的小人物。
2.“桶”能骑能飞,可信吗?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可信的现实基础,像骑车、骑马、骑板凳、骑笤帚、骑木棍等,所以桶也能骑。关于“飞”,桶里面是空的,很轻,具有可以“飞”的条件,“飞翔”本是很美好的事情,也使人容易产生幻想。而这里的“飞”却是让人辛酸的举动,天寒地冻,贫弱的人也似乎变得轻飘飘的,同时“飞”也代表着快、急切,这是用“轻”来化解“重”。设想如果“我”不是骑着桶去要煤,那就成了读者习以为常的“控诉型”的小说,艺术魅力全无;而“骑着桶”去要煤,就使《骑桶者》显得内容新颖而内涵丰富,发人深省。
3.文章为什么会提到十诫之一的“不可杀人”?这表现了作者思想中的哪一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提到主人公决定向煤店老板索煤的前提是在宗教的“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而结果却是被老板娘用围裙赶走。这样具有戏剧性的情节显示了作者对当时宗教信仰的怀疑与否定。可以说生活的困苦让作者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再信任,包括精神领域。
[话题·互动]
话题:该小说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形象,有人认为“飞翔”纯粹是一种童话中的行为,对表现文中的成人故事不伦不类;但又有人认为“飞翔”是作者的一项创造,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作用。对此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甲:我赞同第一种观点。文中的“我”既然有“骑着木桶飞翔”的本领,怎么还会有为一桶煤而发愁的烦恼呢?再者,“我”有“骑着木桶飞翔”的本领,而煤店的老板娘对此竟然毫不吃惊,这不符合常理。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如果作者用一种沉重的笔触写主人公拎着煤桶去借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变成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煤店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品内涵和指向就比较单一。另外,飞翔的方式避免了煤店老板(娘)和借煤者的正面接触,作者的叙述表面上是冷静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内里却有着深切的同情,而且,他的表达目的不再限于具体事件,而是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以及一种心灵的饥饿。总之,“骑着桶”去要煤,就使《骑桶者》显得新颖而内涵丰富了。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合理的虚构
卡夫卡的《骑桶者》,写了一个赊煤的故事。按照现实主义的方式,主人公应当拎着煤桶走着去店里,但那就是平平常常的一篇作品了。卡夫卡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让主人公骑着煤桶去赊煤,虚构了一个“骑着煤桶飞翔”的人物形象。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虚构呢?
(1)移花接木。即在情节的处理上,采用张冠李戴的手段,把一个人的事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使读者浑然不觉。
(2)杂取种种。指在广泛集中概括大量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典型。正如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3)添枝加叶。在作文中描写某一真实事件,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者只是一个轮廓、梗概,这就要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之曲折、生动、丰富、深刻。
(4)偷梁换柱。即将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换,使之更有利于表达主题。作者一番偷梁换柱,使文意曲折跌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5)无中生有。如果有的作文命题完全超出了自己的生活范围和视野,不能写实,又不能“移花”“添枝”,那就得有“无中生有”的本事。
2.迁移应用
请以“假如生命只有三天”为题,运用上述的写作手法,虚构出自己的期望和梦想,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假如,只剩下三天的生命,我想一直走到最后。
第一天,我要翻一遍自己的“遗产”——原创小说、诗歌和几摞日记本,一个布偶,一柜子喜糖盒子,一盒动漫碟片,以及收藏的各种漂亮或可爱的小玩意儿。这样就算是重新走一遍我的十七年。也许这时,我不会再有悲伤和喜悦,有的只是无憾。
第二天,我要把所有见到的人夸一遍,把未说完的话说完。幸而平时我就不曾遮遮掩掩,不用太多解释与忏悔。我要与每一个路过我生命的人拥抱,感谢在宇宙中两粒尘埃相遇的缘分。
第三天,我要出去走走,要登上最高的地方,给亲友最后一个通话,然后目睹我与世界一同毁灭的壮观景色——一生一次、一世一次的昙现之景。我不会逃离,不会哭泣,我只会流着泪向最后一个落日喊一声“世界我爱你”,让自己蒸发得无影无踪。
[佳作·领悟]
判 决
卡夫卡
乔治手里拿着这封信,长时间地坐在桌子旁边,脸对着窗口。一个熟人从大街走过来向他打招呼,乔治还给他的只是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笑容。
他终于将信放进口袋里,从他房里出来,经过一个小的过道走进他父亲的房间。几个月来他已经没有在父亲的房间里呆过了。平常,父亲也不勉强他进来。他和他父亲的接触经常是在公司里进行的,而且他们天天在一个饭馆里共进午餐。至于晚餐,则各人随意。但要不是乔治事多,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或者去看望未婚妻的话,他们父子还是常常一起坐在客厅各看各的报纸。乔治很惊奇地看到,甚至在今天上午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父亲房间的光线也这样暗淡。对面耸立着的一堵狭窄的院墙挡住了阳光,父亲坐在房间一角的窗口旁边。在这个角落里装饰了许多纪念品,以怀念已经去世的母亲。父亲手里拿着的报纸偏向侧面,以便调节眼力,桌子上放着剩下的早餐,看来父亲并未吃多少。
“啊!乔治。”父亲说着,立即迎面走来。沉重的睡衣在走路时敞开着,下面的衣摆在他周围飘动着。“我的父亲还是一个巨人。”他想。
“这里真是太暗了。”然后他说。
“是的,够暗了。”父亲回答说。
“你把窗户也关上了吗?”
“我喜欢这样。”
“外面已经很暖和了。”他像追怀过去一样,并且坐下。父亲收拾餐具,放在一个柜上。
乔治不再注意他父亲的动作,继续说:
“我想告诉你,我已经把订婚的事告诉彼得堡了。”他在口袋里将信捏了一下,又放下了。
“为什么告诉彼得堡?彼得堡?”父亲问。
“告诉我的朋友。”乔治说,并探索父亲的眼光。——“在公司里,他可是另外一回事,”他想,“他在这里多么大度啊!两臂交叉在胸前。”
“啊,给你的朋友。”父亲说这话时加重了语气。
“你可是知道的,父亲,起先我并没有透露订婚的事。考虑到,并不是出于别的原因,你自己知道,他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人,我是说,虽然他和外界交往很少,不大可能知道我们的情况,但他还是有可能从别的渠道了解到我的婚约,这我无法阻挡。可是就我本心而言,他不宜知道我们的事。”
“而你现在又另有想法了吗?”父亲问,并将报纸搁在窗台上,眼镜又放在报纸上,手正好盖住眼镜。
“是的,我重新考虑过,如果他是我的好朋友,我是说,我的幸福的婚事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不再犹豫了,我就把这事情写信告诉他。然而我发信以前还是给你说一下。”
“乔治,”父亲说,将他无牙的嘴拉宽,“听着,你是为了这事来我这里讨主意的,你当然是出于好心。但这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如果你不把全部事情的真情实况告诉我,我就不会管公司业务以外的事。自你母亲去世以后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许她应该来了,或许她来得比我们想象的要早些。在公司,有些事我已经管不着了,这我知道——我现在根本就不想管,这一点,外人并不知道——我现在精力不够,记忆力衰退,我无力顾及所有事情,一方面这是自然规律,另外,老太太去世以后给我的打击之深超过了你——但是因为我们现在涉及这件事情,涉及这封信。乔治,你不要骗我,这是件小事情,不值一提,所以你不要骗我,在彼得堡你真的有这么一个朋友吗?”
乔治尴尬地站起来,“我们不要谈朋友了,一千个朋友也替代不了我父亲,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你对自己爱护得不够,年龄大了应该得到合理的照顾。你在我的公司里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点你知道得很清楚。但如果公司繁忙的业务影响到你的健康,那是不行的,我明天还是这样说,永远这样说。我们必须给你安排另一种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你的生活。你坐在黑暗之中,在房间里,你本来应该有充足的阳光;你胡乱用点早饭,而不是按规定加强营养;你坐在关着的窗户旁边,而空气流通对你有好处。不行,我的父亲,我要请医生来,我们将按他的指示办事,我们要更换你的房间,你应该住到前面的房子里,我搬到这里。不再另打主意。一切有人料理,料理一切,我们还有时间,现在你就在床上躺一会儿,你绝对需要休息,就这样,我可以帮你换房间,你会明白我能办到。要么你现在就到前房去,要么你就在我床上躺一会。再说,你是很明智的”。
乔治刚站在父亲的身边,父亲这时满头蓬松的白发落在胸前。
“乔治。”父亲站着没动,小声地说。乔治立刻跪在父亲身边,他看着父亲疲倦的脸,觉得他眼角中直愣愣的瞳孔特别的大。“你说有朋友在彼得堡,你本是一个总喜欢开玩笑的人,连对我也不稍事收敛,你怎么会有一个朋友在那里呢?我一点都不相信。”
……
乔治做了一个鬼脸,好像他不相信,父亲仅仅点了点头,然而,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情实况,向着乔治所站的那一角宣布了。
“你今天可来找我谈话,当你来的时候,你问我是否要写信将婚事告诉你的朋友。其实,你的朋友他一切都知道,蠢家伙,他什么都知道!我已经给他写过信,因为你忘记将我的文房四宝拿走。虽然他几年来没有到我们这里,但他了解的情况比你本人要多。你写给他的信,他不看,揉成纸团放在左手里,而他的右手却捧着我的信在读。”由于激动,他的手臂在头上摇晃着。“他知道的事千倍于你!”他叫喊着。
“千倍于我!”乔治嘲笑他父亲,但话还未出口,声音已经消失掉了。
“几年来,我已注意到,你会带着这个问题找我的,你认为,还有别的问题会折磨我吗?你以为我在看报纸吗?这里!”他将一张报纸扔过来。这是压在床下的一张旧报纸,上面有一个乔治完全不认识的名字。
“在你成熟以前你犹豫了多久啊!母亲是要死去的,她看不到这种快乐的日子。朋友在俄罗斯毁灭了,还是三年以前他就因黄热病而被驱逐,我呢?如你所见,我就是这个样子。你可是有眼睛啊!”
“你对我进行伏击!”乔治叫喊起来。
父亲同情地补充说:“你本应说这话,但现在通不过了。”接着又大声地说:“现在你知道了,除你之外,还存在点什么,以前你只知道你自己,你原本是一个天真的小孩,但你原本又是一个魔鬼似的人物!我现在就判决你的死刑,判决你从此消失。”乔治感到自己是从房间里被撵出来的,父亲在他自己背后往床上重重地一击,这一击的声音在他耳朵里回响。
在楼梯上,他下台阶时,犹如在一块倾斜的平板上赶路一样,一下碰到了他的女佣,她正要去收拾房子。“我的天啊!”她用围裙捂着脸,但他已经逃走了。他从大门往外一跳,越过车道直奔大河,作为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他一跃而上,如同一个乞丐一样牢牢地抓住了桥上的栏杆。他本来就是优秀体操运动员,这在他年青时代就曾经是他父母的骄傲。他吊在栏杆上,手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但他仍然坚持着,在大桥的栏杆柱子之间,他看到一辆汽车轻松地驶过,汽车的喧嚣声可能要淹没他落水的悲壮之举。他轻声地叫道:“我的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可是一直爱着你们的啊!”然后落入水中。
在这一瞬间,来往的交通从未中断。
【精要赏析】 现实生活中的卡夫卡不仅一生未婚,而且还有一个极严厉的父亲。某种意义上,作者的这一篇《判决》正好可以被看作是此种生活状况的一种艺术折射。应该注意到,在这篇主要凸显父子冲突的短篇小说中,出现的父亲形象是十分强悍的。与父亲形象的强悍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乔治形象的柔弱。若非如此,他又怎么可能连给朋友写封信都必须征得父亲的同意呢。很显然,小说中提到的诸如乔治准备订婚,乔治开始逐渐地打理公司的业务这样一些细节,传达出的正是儿子意欲摆脱父亲权威的意思。然而,还不等这一切都变成现实,强悍的父亲就先发制人地将自己的儿子置于了死地,判决了他的死刑。这就充分地说明,在这场父与子尖锐激烈的冲突中,柔弱的儿子才是最后的失败者。而这正是卡夫卡对于自我生存体验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课件62张PPT。第八单元 骑桶者× 本词的意思是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这个词使用有个前提,必须是出乎意料,句中没有这方面的交代。根据语境,应改为“情不自禁”。 × 本词多指人或动物的生命力很脆弱,用于句中,不合语境。应改为“岌岌可危”。 √ 本词的意思是指不过如此。句中的意思是,和中国现在的很多大工程相比,阿尔卑斯山公路隧道也不过如此。符合语境。决定借煤最终失败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基础运用层]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实际情况来看,考试与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必须一致, ① ,考试依据《教学大纲》无疑是正确的。 ② ,考试与教学又有所不同。教学是使学生从不知 ③ 知之较少到知 ④ 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 ⑤ 考试则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 ⑥ 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当然
但是
和
和
不过
也
B
因此
但是
或
或
而
则
C
因此
因此
或
或
不过
也
D
当然
因此
和
和
而
则
[解析] 第一句中的两个分句有因果关系,不能用“当然”,排除A、D两项。第一句和后边三句在语意上有转折,不能用“因此”,排除C项。第三句话,最后一条线的前边是讲“教学”如何,后边是讲“考试”如何,两者是并列关系,应填能表示并列关系的“而”。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
B.“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
C.《骑桶者》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它不是刻意地关注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将笔触直抵人的内心,勾勒出现代人孤独与绝望的可怜样。
D.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他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解析] “不是”后面缺少相应的转折词,导致语意混乱。可在“将笔触”前加上“而是”二字。
[答案] C
3.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 ②评书 ③昆曲 ④木偶戏
B.①昆曲 ②评书 ③古琴 ④木偶戏
C.①古琴 ②木偶戏 ③昆曲 ④评书
D.①昆曲 ②木偶戏 ③古琴 ④评书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对联文字整饬、简省,深合“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找到题干内容与备选对联之间的关联词汇。①中的“假笑啼”“真面目”“笙歌”“衣冠”指向昆曲表演艺术,②中的“多关节”“连环”符合评书艺术的特点,③中的“白雪阳春”“雅曲”“高山流水”“知音”等指向古琴,④中的“傀儡”“机关”与木偶戏表演契合。
[答案] B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卡夫卡的《城堡》与《审判》中的主人公都叫K,不仅名字简化为符号,性格也几乎荡然无存。
②这个人是一群人的缩影,甚至就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③怎样看待现代小说人物个性的消失呢?
④在无法获准进入城堡和莫名其妙强加的审判面前,人物被一种莫名的体制所驱使,到处碰壁,又甘受摆布。
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派小说与其说是消灭了人物,不如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排序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语段的话题,从保持话题一致的角度,综合考虑,善于抓中心句,注意指示代词、关联词语、上下语句的整齐等。③提出问题,应放在开头,①承接③举例说明,④是对具体人物的陈述,⑤②是得出的结论,故顺序应为③①④⑤②。
[答案] ③①④⑤②
5.右面是山东济南推出的《中国梦—人民幸福》纪念邮戳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图文转换对象是“中国梦—人民幸福”的纪念邮戳图案,要求写出其构图要素和寓意。找出其中的构图要素不难,有五星、党徽、中国结、大人孩子一家四口等,还有汉字、英文及数字等。解说寓意时,要突出“中国梦—人民幸福”的主题。“五星”“党徽”意味着国家和党的领导,“中国结”意味着社会吉祥安康,“大人孩子一家四口”意味着家庭团圆、幸福。
[答案] (示例)邮戳图案由五星、党徽、中国结和大人孩子一家四口组成,在图案上还标志了“中国梦—人民幸福”、英文“Chinese Dream”、日期“2015.07.25”以及“济南”等字样。邮戳意味着中国梦的意义在于在国家和党英明领导下的人们家庭幸福、社会吉祥安康。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全球的页岩气不仅储量巨大(全球资源量约156万亿立方米), ① ,中国、北美、拉美、中东、澳洲和独联体等世界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堪称全球战略储备能源。长期以来,世界能源格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构建在对中东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上。一旦页岩气在全球范围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开发, ② 。近年来,凭借页岩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已实现了天然气自给。不过, ③ ,诸如气井稳定性差、储运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消耗巨大等,前景尚不确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处由“不仅”这一句式推断,应该是一个递进句式,内容与其后的范围相关;②处由前面的“能源格局”这一明显提示语推断,与“能源格局”相关。
[答案] ①而且分布范围广 ②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③当前页岩气开发还受多重制约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浪 子
[美]华·欧文
现在,美丽温柔的陶洛丽斯的脸上布满忧愁,就像空中的一片乌云,那真是一场灾难,而这一切正发生在阿尔罕伯拉宫里面。这位小姑娘喜欢养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阿尔罕伯拉宫有一座废弃的宫殿,那里是她和小动物的天堂。那只雍容华贵的孔雀和它的配偶似乎已经成为了那里的王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着爱炫耀的火鸡、性子暴躁的珠鸟和一大群乱七八糟的普通的鸟种。但是有一个时期,陶洛丽斯的宠爱完全集中在一对最近婚配的小鸽子身上,这使她无法挤出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其他可爱的小动物。
她做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小房子来作为这对新人的爱巢。这对新人幸福地住在里面,对房子外面晴空万里的天空一无所知,也许也从未想过要飞到城市上空去和高大的山峰一争高低。
下面的故事就要谈谈我们美丽的女主人为何这般不快乐了。这天清早,陶洛丽斯正在喂公鸽子,她忽然想到要使它瞧瞧这个伟大的世界。于是,她打开了俯瞰达罗山谷的那扇窗户,一下子把它扔到阿尔罕伯拉宫的墙外面。
当时,这只受惊的小鸟有生以来头一次被逼得非把全部力量使出来不可。它在空中来来去去,自由翻腾,它从来没飞得这么高过,当然也就没体验过这样飞行的乐趣。这时,它就像一个极度贫穷的人一下子拥有了百万产业不知如何挥霍一般,被面前突然呈现的那片无边无际的可以施展身手的天空,搞得眼花缭乱了。这一整天,它一直在尽情地飞翔,到处盘旋,由这座高楼飞到那座高楼,由这个树梢飞到那个树梢。女主人用尽办法招呼它飞回城堡,但是这些办法的效果显然无效,即使是它美丽的妻子也不能令它变心。使陶洛丽斯更加焦急的是,另外有两只强盗鸽子和它结成了一道,这种家伙专门会引诱飘零的鸽子到它们自己窝里去。这只欣喜若狂的鸽子,正像一般初次踏进社会、毫无头脑的青年人一样,对于那些新结交的堕落的同伴是非常信任,并急于跟随他们去见识广阔的世界。它已经和它们飞遍了格拉那达的每一家房顶、每一座塔尖。暴风雨来了,它也不想回家,夜幕将临的时候,它还是没有回来。
晚上很迟了,女主人得到了最新消息,有人看见这只游荡的鸽子在琴纳拉莱夫宫的高楼上,碰巧那座古宫的管理人也有一间鸽子棚,其中正好有两三只这种四处勾引的鸽子,好多鸽子都因此而受害。“自己的鸽子被勾引走了。”陶洛丽斯马上得出了结论,认为大伙瞧见和她那只游荡的家伙在一块的两只披着羽毛的骗子是琴纳拉莱夫宫里飞出来的。于是陶洛丽斯先决定由派比——花园里的那个口吃的小伙子,作为去见琴纳拉莱夫宫主管人的大使,要求他,如果发现在他的辖区之内有这样一只逃亡的家伙,希望他能把这只鸽子作为阿尔罕伯拉宫的臣民,押送回国。接受了任命的派比出发了,穿过月光笼罩着的树丛,经过一座巨大的山丘,踏上了外交的旅行。不到一个钟头,他就回来了,带回了令人烦恼的情报,说琴纳拉莱夫宫的鸽子柜里,根本没有这样一只鸽子。但主管人倒是满口应允全力以赴帮助寻找。由于那个不负责任的逃犯,它的女主人失眠了一夜,更可怕的是,整个宫殿都忐忑不安。
当然,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早晨我离开房间,头一个遇上的就是陶洛丽斯,她手里抓着那只游荡的鸽子,眼睛里欢喜得闪闪发光,快乐得足以抵消前一天的痛苦。陶洛丽斯放开了手里的鸽子。它在窗外乱飞,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不敢飞进窗户吧!可是它这次回来并没有取得大家的信任。从它狼吞虎咽吃着面前的食物的样子来看,情形就像一个浪子,完全是被饥饿逼回家来的。陶洛丽斯虽然怀着女人的天性,一面给它最知心的呵护,可是一面也在责备它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用各式各样的话骂它是个浪子。我注意到她已经为了使它再不能够远走高飞,特地剪短了它的翅膀。我对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方法是绝对赞成的。这种经验适合的又岂止鸽子,对于人来讲不也是至诚、至真的道理吗?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陶洛丽斯是一个关心小动物、热爱自然的美丽温柔的姑娘,但是这些动物并不理解她的心意,特别是公鸽子逃走不回,这让陶洛丽斯满脸愁绪。
B.阿力罕伯拉宫里有许多动物,但作品重点写小鸽子,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女主人对鸽子的爱,为下文发生的变故张本。
C.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是陶洛丽斯热爱小动物,关心小动物,表现小姑娘的善良;一是一对小鸽子夫妻不能理解女主人的善意,表现它们知恩不报。
D.小说最后一段写那只游荡的鸽子又回来了,陶洛丽斯眼睛里欢喜得闪闪发光,这样的结尾意在表明只要真心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终能打动世人、让人理解这一主题。
[解析] A项,“这些动物并不理解她的心意”说法不准确,文中并没有出现陶洛丽斯与鸽子的交流。C项,“一是一对小鸽子夫妻不能理解女主人的善意,表现它们知恩不报”说法错误,那个被称为“浪子”的鸽子可以看作是行文的线索。D项,主题表述有误。小说的主题并不是表现只要真心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终能打动世人、让人理解,而是通过那个被称为“浪子”的鸽子表现追求自由的主题。
[答案] B
8.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能够准确地划分小说的情节,同时具备相关的解题方法。小说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可以从线索、叙述方式,以及情节本身的特点等角度做出分析。本篇小说以“浪子”的鸽子为线索,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且情节有波澜。
[答案] ①倒叙,小说先写陶洛丽斯的忧愁,后文才交代她忧愁的原因,即最心爱的动物鸽子在外面流浪不归。②以鸽子为线索。小说围绕鸽子展开,写了女主人喂鸽子,寻鸽子,鸽子最终回来等情节。③情节有波澜。小说先写鸽子逃跑,女主人万分着急,多处寻找未果,最终鸽子却又意外归来。
9.小说刻画了“浪子”的形象,请对这一形象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文中的相关评价入手,而本篇小说中“浪子”这一形象表面写鸽子,实际上是借鸽子写人。因此对“浪子”的形象进行概括分析时,要往人类社会的角度靠拢,还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使用术语,要尽可能使用书面语作答。
[答案] “浪子”这一形象表面写鸽子,实际上是借鸽子写人。①不满足于现状。文中写它一旦被放出,就不愿意回到原来的舒适生活。②热爱自由。看到外面的世界,自由翻腾,体验自由的乐趣。③知难而退。鸽子在外面自由飞翔了一天之后,为饥饿所迫,重返巢穴。